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研课题与论文撰写

科研课题与论文撰写

科研课题与论文撰写一、课题的产生科学研究是人们对未知的自然界规律性所进行的一种探索,并根据这种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使人类向着更高级的文明世界发展。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对客观世界中的种种现象或存在的问题回答“是什么、为什么”。

活动的本质是个“知”字。

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不具有保密性,也没有国界,属人类共有精神财富。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一提到科研工作、首先表示搞课题苦于无题,不知课题从何来,或者感到选题有困难。

其实,这是对“研究课题”本身还不够十分了解的一种表现。

何谓“课题研究”就医学来说,为了揭示某一矛盾,解释某一现象或解决某一问题所进行的工作就是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包括人文科学、信息科学、医学科学。

人文科学即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信息科学即消息与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医学科学研究任务在于认识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本质,揭示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性,从而有效地防止疾病,以增强人民健康,造福于人类。

在医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就是医学的研究课题。

如肥胖易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病因之一;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运动及饮食治疗对高血脂影响研究;小儿胃炎与P H感染关系等。

医学科研人员通过撰写论文,组织材料,参阅大量文献资料,扩大视野,从中摄取新知识和信息,也可使某些朦胧模糊的认识逐渐清晰。

因此课题的产生主要基于实践和思考,两者缺一不可。

若不置身与事物的过程之中,不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就不可能发现矛盾与问题之所在,未参加医学实践的人,请他提出一项医学研究课题是不可想象的事。

然而,有问题也不一定就是有课题,也就是并非所有从事医学活动的人,都能提出有关医学上的研究课题,如长期从事基层第一线的人,在社区搞流行病学调查,有很多第一手数据与资料,但大多数同志在论文答辩中坦示是首次,这就在于思考。

科研形式就在于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注意观察并善于思考则是提出问题的基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只有不断地提出重大的医学科学问题,才会吸引同代人和后代人去研究探索,从而推动医学科学向前发展。

在自己的医学专业活动中,通过较长期的实践与思考,若能十分恰当地提出一个问题,则对研究这一课题来说,就已经奠定了一个良好而重要的基础,因为下一步的“解决问题”只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答案的过程。

当然,这里事实所说的提出问题,也包括了解决此问题的初步科研构思和解决方法的早期孕育。

所以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是关键,需要不断地培养与加强自己的观察力与注意力,并及时捕捉思维活动中刹那间爆发出来的思想火花(或称闪光点)。

只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密的注意力,就能在极其复杂的客观事物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当然,观察和注意力有时也需要有机遇,但机遇只给予它的追求者,没有准备的头脑即使遇到机遇也会相觑而过。

“解决问题”则需要在专长、兴趣、热情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

因此,提出问题只是一项科研工作的始点,通过实验解决了这一问题才是达到终点。

按照一定程序,由始至终完成全部过程,乃为一项合乎要求的科研工作所必须。

未能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的科研工作,其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

所以结论也难以令人置信。

只要我们勤动手、善观察、勤动脑,并具有丰富的知识,那么就能够找到合适的课题。

二、医学研究类型1、根据研究性质分类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分类,可将医学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大类型:(1)基础研究(fundamental research)旨在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和发现探索领域的任何创造性活动,而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实际目的。

当一项研究是为获得对自然(广义的)更充分的了解,或要获得对新的探索领域的发现,但又没有考虑近期的实用目标时,这项研究就可以称为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的成果常常对广泛的科学领域产生影响,并常常说明一般的和普遍的真理,它的成果也常常成为普遍的原则、理论或定律。

在基础研究中,又是常常针对医学实践中提出的科技问题进行理论探索,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这部分研究有人称为应用基础研究或定向基础研究,过去也有人称为相应理论研究。

医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研究基本属于这类性质。

(2)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 是指任何旨在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的系统活动,但它考虑到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

区分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主要标志是目的性。

这类研究的不确定性比基础研究小,研究方向也较确定。

当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有时其界限也不是那么清楚。

前者致力于概括、抽象、升华,以得到普遍性规律,而后者的目的则是弄清某些普遍性规律在一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应用。

应用研究既具有针对一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去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的性质,又是为达到某些特定的和预先确定的实际目标提供新的方法或途径。

(3)发展研究(experimental develpment) 即我们通常所称的开发研究或实验发展。

是运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及实验的知识,为了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和新方法,或为了对现有样机和中间生产进行重大改进的任何系统的创造性活动。

区分实验发展与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要增加科学技术知识,而实验发展则是推广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新技术等)。

如临床基础研究表明,结肠性溃疡的预后与吸烟习惯有关,吸烟者的溃疡复发率低于不吸烟者。

根据这一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有人就想到可以开发尼古丁作为治疗结肠性溃疡的药物,这就属于一种发展性研究。

实验一般被看做是研究与开发的主要特点。

绝大多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都具有实验的特点,但严格地说,并不是所有实验发展工作都具有实验特征。

为对现有一般的技术进行重大改进以及与改进技术相配套的工作,被明确称为实验发展工作。

2、根据医学专业分类医学科研按不同专业可分为4种: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康复医学研究。

这种分类方法是以各专业主要研究对象的不同来分的。

(1)基础医学研究这类研究主要以探索人体生命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为目的。

研究对象在微观水平上研究生命变化的规律。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学科开展的研究大多属于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对象主要为动物、微生物等,以动物的基本变化规律来推测人类相同状况下的变化情况。

这类选题对实验条件要求很高。

(2)临床医学研究临床各科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药物疗效和毒性的临床观察,以及新疗法、新技术的引进等研究。

研究对象主要为临床病例。

(3)预防医学研究多属于流行病学、地方病学、卫生学以及社会医学方面的研究,它是在宏观水平上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以制定预防、控制、最终消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

多属于流行病学、地方病学、卫生学以及社会医学方面的研究,如疾病分布、地理状况与疾病、行为和营养与疾病、人口构成等研究。

这类选题多涉及到现场工作,往往要在现场进行。

(4)康复医学研究为改善病人预后进行的研究。

如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等开展的研究;以及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早期恢复劳动力,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保存其创造精神价值和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所开展的研究等。

三、选题1、选题在科研工作中的意义科学研究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选题就是提出问题。

确定研究题目,明确要认识或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关键性第一步,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取得成果的前提。

选错了课题将会使研究工作误入歧途或成效甚微,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立题过程是科学思维的过程,确定一个完整的、严谨的、具有明确目的性、先进性与科学性、可行性的研究课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拥有大量的实践知识与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有比较多的了解。

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与清晰的思路,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提出有发展前景、意义重大的课题。

因此,选题本身也是对科学工作者的智慧、才能、经验的考验。

选定题目提出问题,是科研工作成败之关键。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科研选题是一种创造,抓不住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选择好的科学研究的课题。

选题既包括科学研究课题的选定,也包括论文题目的选定。

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科研课题是研究者对某一问题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手段上的概括,是经过充分的思维酝酿和实践准备之后提出来的。

它集中地体现了选题者的科学思维,理论认识、实验能力以及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论文题目通常是科研课题完成之后,以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撰写论文的中心思想。

2、选题的原则(1)科学性科学性原则就是选题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和事实材料为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借助文献资料和个人的经验体会,经过归纳、演绎、类比、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而形成科学假说。

一个好的选题,首先必须符合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做指导。

最常见的问题是课题缺乏构思成熟的科学理论,或目标不明确。

(2)创新性选题的起点要高,有所创新。

所谓创新可以是全新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新颖。

创新性是科研选题应具备的重要条件,是科研课题得以成功的基本保证和价值所在。

选题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所研究的内容和提出的问题是前人未曾研究和涉及的,需要开辟新的领域或建立新的技术方法等,即填补某个学科中的一点空白;前人对此问题虽有研究,但尚存在一些疑点和争论的问题,可以补充完善、发展、解决新的问题;已有的理论不能完全解释的自然现象,某些客观事实与解释它的理论相抵触的问题;国外对此间题虽有研究,但国内比较薄弱或尚未起步,需结合我国实际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而填补国内空白。

(3)适用性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社会需求及科学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

恩格斯说过:“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

”选题既要考虑当前的迫切需要,也要考虑远期的要求。

.科学研究旨在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基础理论研究最终也将应用于生产领域。

无论是科研选题还是论文选题都应本着适用性的原则。

选择那些对社会和生产有直接或间接效益的课题。

当然,并不排除纯理论的基础研究,有些纯理论研究暂时还看不出其应用价值,但随着科学发展,其适用性会显示出来。

(4)可行性选课题时,要慎重考虑本人的技术水平和单位的设备条件能否保证在方法手段上达到课题要求。

有时为了验证所掌握的手段是否切实可行,还要在选题之前进行预备实验,以便有把握地选定力所能及的课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