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培训资料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培训资料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培训资料本文由zbs3270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培训资料(2010 年 9 月)集团公司是集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工程安装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的服务对象是向建材行业的客户提供建材机械成套设备。

目前的主要产品是系列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和承重砌块生产线。

自公司成立十多年来,规模逐年扩大。

到目前为止,我公司的产品覆盖大半个中国,已累计承接一百多个混凝土搅拌站工程,安装了二百多条搅拌站生产线和近十条砌块生产线。

混凝土搅拌站就是产出混凝土的生产企业。

一个搅拌站的核心是混凝土生产线。

下面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有关混凝土的简介1. 混凝土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商品(预拌)混凝土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的预拌混凝土已占到现浇混凝土总量的 80% 以上。

我国的预拌混凝土起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是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到七十年代开始用于城市工程建设。

到八十年代中期,建设部将推行混凝土集中搅拌列为建筑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政策。

随后在全国得到迅速地发展,目前在全国已建有 2000 多条搅拌站生产线,而北京的数量占了全国总数的 1/10。

如上所述,我公司已完成的生产线数量也占到了全国总数的 1/10。

混凝土商品化集中生产,不但降低了环境污染,而且明显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降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

它使建设工程的结构形式,施工方式都获得了较大的改善与进步。

2. 土木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一般由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这五种物料组成。

其比重约为 2.4t/m3。

其中水泥与水起胶凝作用,水泥与水接触后进行水化反应,形成坚硬的水泥石,它们将砂、石骨料颗粒牢固地粘结成整体,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质。

为了调节混凝土的性质,常在其中加入各种化学外加剂,这些化学外加剂常常是液态的,所以一般称为液体外加剂。

另外,在混凝土中还常加入一些粉状掺和料,如粉煤灰、矿粉等掺和料。

从搅拌站的搅拌机中所排出的混凝土称为新拌混凝土,新拌混凝土经 28 天养护后达到其最大强度。

水泥:通用水泥主要包括五大品种,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水泥常见的标号有 32.5,42.5,52.5 等。

砂与石:统称为骨料或集料。

在混凝土中起骨架填充作用。

石子的极限强度应大于所筑混凝土强度的 1.5 倍。

按其粒径的大小在使用时可分为 2~3 种,按粒型可分成卵石和碎石,按石质可分为火成岩、水成岩、变质岩等。

砂子按其粒径的规格以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等,按其来源分为海砂、河砂、湖砂、山砂等水: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以拌制及养护混凝土。

不明成分的水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

以上这四种物料是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

在混凝土行业中这四种物料常用 4 个字母表示,即水泥:C,水:W,砂:S,石:G。

此外还有外加剂和掺和料。

如果加入量小于水泥用量的 5%(一般只占 2%),就称为外加剂;若大于水泥用量的 5%,就称为掺和料。

外加剂:在搅拌站的生产中多见液体外加剂,也有固体外加剂。

常见的液体外加剂-1-有减水剂(在保证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获得较高的强度)缓凝剂,(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便于现场施工),早强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泵送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提高泵送性能),防冻剂(用于北方冬季施工,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冰点,保证水泥的水化作用,防止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被冻坏)等。

掺和料:常见的掺和料主要是粉煤灰、也有矿粉、石英砂等。

均有各自的作用。

其中使用的最多的是粉煤灰,它属于活性掺和料,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可起到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流动性,提高混凝土抗冻、抗渗性能的作用。

,是混凝土工艺性能的统称。

它是指混凝土混合 3. 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或称和易性)物在搅拌、运输、振捣过程中便于施工的性质。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的含义。

如果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比较大,称为塑性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的流动性用坍落度表示。

所谓坍落度,是将新拌混凝土分三层装入圆台形坍落度料筒,经过逐层插捣,顶面抹平后,将料筒垂直提起,测量混凝土坍落下去的数值,即为坍落度。

单位 mm。

坍落度在搅拌混凝土的生产中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性能指标。

粘聚性、保水性用目测观察的方法判定。

4.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本身的强度和它与骨料之间的黏结以及骨料与骨料之间的咬合作用。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如砂石粒径、砂石级配、水灰比、养护条件、杂质含量等。

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强度等。

其中抗压强度最大,它也是混凝土性能的主要指标。

抗压强度用强度等级表示。

将混凝土 150mm 见方的标准立方体试块,经过 28 天标准养护(指温度为 20±3℃,相对湿度大于 90%)后,在压力机上得出的单位压强的 MPa 数值,就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值前面以符号 C 表示。

常用的强度等级是:C10,C15,C20,C25,C30….C60 等。

二、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工艺流程(参见所附的搅拌站工艺配置图)下面以一座 120m3/h 型生产线为例叙述搅拌站的生产工艺流程。

所谓 120m3/h 型搅拌站是指该搅拌站每小时的设计生产能力可以达到搅拌产出 120m3 的合格的混凝土。

相应 3 3 的,还有其他类型的搅拌站,如 60m /h 搅拌站(楼),90m /h 搅拌站(楼),180m3/h 搅拌站(楼)等。

以上所说的是单机站,即只有一台搅拌机的生产线,如果在一个搅拌站里有并联的两条生产线,则称为双机站(楼)。

3 3 120m /h 型搅拌(单机)站使用的是 2m 的搅拌机,即每搅拌一盘(亦称一拌,一锅)混凝土(搅拌混凝土亦称打灰)可产出 2m3 的体积。

打灰的一个周期一般为 60 秒钟,即 1 小时可以打 60 盘,每盘出 2m3 灰,60×2=120m3/h 便由此得来。

我们一般统称的搅拌站,其实有搅拌楼与搅拌站之分。

所谓搅拌楼是指骨料经一次提升而完成全部生产流程的系统。

而搅拌站是指骨料经二次或二次以上提升而完成全部生产流程的系统。

从统计上来看,大约有 80%以上的用户建造的是搅拌站而不是搅拌楼,其主要原因是前者的总造价要低些。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习惯上无论是搅拌楼还是搅拌站,一般都统称为××搅拌站。

关于一座搅拌站的生产能力,也可很快估算出来:如果该站使用的是一台 2m3 的搅拌机,每小时应产出 120m3 混凝土,现按 100 m3 计算,每天按机器工作 12 小时,每月打灰 20 天,每年按10 个月计算,那么一年可生产100×12×20×10=240000m3-2-灰。

显然,上面计算所留的余量还是比较大的。

1. 原材料的存放与输送混凝土的原材料如上所述,分为骨料:砂和石,粉料:水泥、粉煤灰、固体外加剂、矿粉等,液体料:水及液体外加剂。

砂、石骨料:由砂石场购入,经汽车衡称量后按不同的规格堆放在搅拌站的砂石料场。

采用装载机或推土机上料,经砂石料地仓漏斗的气动阀门放料,骨料分别落入水平胶带秤中。

水平胶带秤分别计量后间歇启动,将物料输送到一条斜胶带机上,经提升,物料流入砂石中间斗内,等待指令进入搅拌机。

水泥与粉煤灰等:在搅拌站是用几个钢仓罐存放粉料的。

水泥与粉煤灰等装在散装水泥车中,分别自水泥厂和热电厂运到搅拌站。

利用 0.2MPa 的压缩空气,将物料吹送到高度约 20 米的粉仓罐内(吹灰)每一座粉仓罐下都安装了一条螺旋输送机。

(也称为搅龙)。

生产时,螺旋输送机间歇启动,将仓内的物料分别送入水泥秤和粉煤灰秤中,计量完毕后,等待指令进入搅拌机。

水:供水管网向水池或水箱内注水,在水池或水箱内安装有 2 台潜水泵,生产时,1 台水泵启动,将水送入水秤中,计量完毕后,等待指令进入搅拌机。

另 1 台水泵是做为清洗及备用的。

混凝土拌和物运致浇筑现场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 35℃,最低不宜低于 5℃。

因此在北方冬季生产时,必须要有锅炉将生产用水加热(如在北京地区一般将水加热到 60~65℃,以保证搅拌出的混凝土到现场时不低于 5℃。

地区越北,水温越高。

)液体外加剂各种液体外加剂由生产厂家不断地送来,将不同的外加剂注入各自的外加剂储槽中存放。

在外加剂储槽的外面安装有耐腐蚀的磁力泵,生产时,磁力泵启动,将水送入液外秤中,计量完毕后,等待指令打开秤下的阀门,先流入水秤的水箱中,然后与水一起进入搅拌机。

2. 配料与计量混凝土的生产配方单是由搅拌站的实验室下达的。

操作室内的工作人员先将需要使用的生产配方输入的计算机中,或从计算机的配方库中提出所需要的生产配方,接通电源,启动搅拌机、胶带机、空气压缩机等设备后便可进入生产状态。

计算机中装有全自动生产的程序软件,在操作台上按下按钮,混凝土的生产搅拌就开始了。

作为组成混凝土的所有原料都是由搅拌站外购的,而搅拌站的任务只是按照生产配方准确地称量物料并把它们搅拌均匀。

因此,计量准确、搅拌均匀是搅拌站产品的质量核心所在。

而计量工作是由计量秤完成的,搅拌工作则是由搅拌机完成的。

3. 搅拌与排料当各种物料都已计量完毕,依照程序的设定,各计量秤和砂石中间斗的气动阀门分先后顺序打开,先后向运转中的搅拌机内投料,物料被机器筒体内主轴上的叶片及刮片强制挤压、搅拌,将物料推向筒体中部并强迫物料上下翻转,使物料拌和均匀。

拌和一般标号的混凝土大约需要 20~35 秒钟,然后搅拌机打开设在其下方的排料门,在主轴叶片的推动下,混凝土经排料斗,流进等候在下面的混凝土运输罐车之中。

罐车的容积大小不等,常见的规格有 6 方车,7 方车,8 方车,10 方车等。

若以 8 方车为例,每分钟一盘出 2m3 混凝土,则 4 分钟可装满一车灰。

物料从计量秤中向搅拌机内投料→在搅拌机内搅拌→从搅拌机中向罐车排料,就是一个生产循环过程。

这个投料→搅拌→排料的周期时间约为 60 秒钟,其中投料 10~15 秒,搅拌 20~35 秒,排料 10 秒。

下一盘物料的输送及计量工作是与上述循环平行进-3-行的。

显然,机器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要加进物料的输送及计量时间,所以,首盘打灰的时间会超过 60 秒钟。

4. 供电及自动控制对于一条 120 搅拌站生产线来说,正式生产用电约为 200~220kVA,主要用电设备大致为:搅拌机 1 台, 75kW,搅龙按 4 条计, 55kW,水平及斜胶带机各 1 条, 42kW,空压机 1 台,11kW,水泵及磁力泵 4 台,12kW,照明用电 3 kW,振动电机 2kW,以及其他零星用电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