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德清县节能降耗实施方案工作目标责任分解
德清县节能降耗实施方案工作目标责任分解
4
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全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强物流信息化、综合性交通物流基地建设和交通物流龙头企业培育,提高物流效率。
商业
及民
用节
能行
动
到2012年,完成对全县商业领域重点耗能单位能源监察工作,通过规X管理和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五年累计实现商业领域单位营业额能耗降低20%,节约标准煤1万吨。
1
印染行业。推广高效短流程节能型工艺、设备,普及变频调速、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探索供热压差再利用新技术。到2012年,印染布可比单耗低于行业能耗限额标准。
4
其他行业。除上述高耗能行业外,其它各行业重点耗能单位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尤其是普及各类高效节电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手段,提高能源(电能)利用效率。
1
政府机构起表率作用。政府机构应作为节能降耗示X点,强制、优先采购纳入国家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名录的产品,同时应制定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评审标准和方法,以体现强制、优先采购的政策导向。
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能耗较上年下降4%
县直属机关党工委
县机关事务局
县发改委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
县文广新闻局
县卫生局
县统计局
2
加强能耗定额和限额管理。制定公共机构能耗限额标准,实行定额管理,财政部门根据该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制定年度节能推进计划,加强用能系统管理,强化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
淘汰
落后
产能
节能
行动
到2012年,通过淘汰小火电、小建材、小印染、小化工、小造纸等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能,节约标准煤10万吨。
1
淘汰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运行满20年的单机1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及设计寿命服役期满、单机20万千瓦以下的各类机组。推进中压及以下低参数热电机组改造。淘汰在役S7变压器。
1
在培大育强企业上有新突破、在项目推进上有新突破、在发展旅游业上有新突破、在提升商贸业上有新突破、在培育物流业上有新突破、在发展房地产业上有新突破
确保年度服务业发展增速比GDP增速快1.5个百分点
县发改委
县贸粮局
县旅游局
县供销社
县文广新闻局
县建设局
2
加快发展金融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工业服务类中介机构,促进房地产业理性发展。
3
其它各行业均要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能耗不达标的企业和设备均要进行达标治理,在整治期限内不能达标的企业和设备应予淘汰。在集中供热区内淘汰所有小锅炉,改造低效工业锅炉,提高热效利用率。
拆除集中供热区域工业小锅炉16台
装备
制造
业节
能行
动
产值年均增长35%左右,至2012年占全县产值比重提高到28%以上,增加值能耗下降20%以上,节约标准煤8万吨。
3
加快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节能技术转移中心,深化节能创新型企业试点示X工作,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特色优势明显的节能服务企业。
资源
综合
利用
清洁
生产
节能
行动
到2012年,全县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能耗高、用水量大的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60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节约标准煤4万吨。
1
成套设备制造业。大力发展工业成套设备,机电产品、机电组件、汽车零配件、皮革机械、电梯、仓储物流机械、液压及农业机械。
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35%
县发改委
县科技局
县财政局
县统计局
县质量技监局
2
加快节能产品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引导风力发电设备、LED照明器件的生产,发展高压和超高压、智能化断路器、变频调速系统和交直流伺服系统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年度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与各重点耗能企业签订年度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
单位GDP能耗确保下降4.5%以上,力争下降4.68%
县人民政府
县发
改委
重点
单位
节能
行动
在目标期内,对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每年实施50项以上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约标准煤20万吨。
1
电力行业。普及高压变频、电动泵改气动泵等高效节能技术;热电企业严格实行“以热定电”的产业政策。火电企业发电标煤耗下降15克/千瓦时,热电企业平均热效率提高10%。
各
乡
镇
人
民
政
府
2
促进废弃资源再利用。以保持和稳步提高粉煤灰、煤渣等传统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拓展资源综合利用品种,引导资源综合利用向纵深发展,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旧木材、污泥等废弃物的利用率。
3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重点推动高能耗、高用水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推广清洁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到2012年,高能耗、高用水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规X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的服务,培育清洁生产技术市场,加强清洁生产标准的宣贯,鼓励企业持续清洁生产,取得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德清县节能降耗实施方案工作目标责任分解
领域
主要目标
序号
主要任务
2008年度
主要目标
监督指导单位
责任单位
节能
降耗
总目
标
到2010年全县单位GDP能耗下降到1吨标煤,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以上的约束性指标;2011年—2012年,年均单位GDP能耗下降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年形成节能能力40万吨标煤。
完成10辆客货车辆报废更新
县交通局
县公安局
县发改委
县财政局
县统计局
2
水路运输节能。淘汰落后船型和推进船型标准化,鼓励运输企业使用适应航道等级的大吨位船舶;积极组织回程货物运输,减少空载,运输能效提高5%。
3
强化年检年审,按期淘汰高油耗落后车辆,推广使用大吨位和标准化交通运输工具,全县货运车辆重型化、标准化率有明显提高;优先发展双燃料动力等环保车型,降低营运车辆单位能耗5%。
3
促进民用设施节能。广泛开展节能进社区、节能进家庭的宣传活动,在居民家庭倡导节能型消费,推广使用变频空调、高能效家用电器等节能型产品,在有条件的社区、农村推广太阳能路灯,普及绿色照明。
公共
机构
节能
行动
2008-2012年,机关事务管理、教育、卫生、文体、公安等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能耗年均下降4%,到2012年,年耗电100万千瓦时以上的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办公楼完成能源监察工作。
技术
创新
节能
行动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相对节约标准煤4万吨。
1
加快高新技术赶超。以工艺节能为起点,产品关键共性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实施企业技术赶超,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三大高技术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5%
2
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广应用。重点实施兆瓦级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太阳电池多晶硅、LED等技术开发。重点扶持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先进企业,形成良好的推广机制。
完成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面积5万平方米,开展新建建筑实施65%节能设计标准试点
县建设局
县发改委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
县卫生局
县统计局
县旅游局
县贸粮局
县机关事务局
各
乡
镇
人
民
政
府
2
既有建筑节能。健全建筑节能改造标准,推广网络化建筑能耗统计监测系统,到2012年,基本完成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3
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新建12层以下的建筑,全部采用与建筑物统一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公共场所推广采用LED照明灯具。在有条件的区域推广水源、地源热泵技术。
建筑
节能
行动
到2012年,全县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比例不低于5%),全面建立政府机关办公楼和一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管系统,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普遍应用,其中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超过100万平方米。节约标准煤2万吨。
1
新建建筑节能。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严格执行城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节能新技术,拓展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X围。
4
促进中水回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3%以上。减少供水管网漏损率,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小于12%,提倡全民节水,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大于20%。推进重点灌区节水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5以上。
发展
服务
业节
能行
动
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由2007年的30.1%提高到2010年后的35%以上。节约标准煤10万吨。
交通
运输
节能
行动
到2012年,营运车船单位能耗较2007年降低8%,其中,内河运输船舶千吨公里油耗降低8%,公路营运车辆每万吨公里油耗下降20升,节约标准煤3万吨。
1
公路运输节能。强化年检年审,按期淘汰高油耗落后车辆,推广使用大吨位和标准化交通运输工具,全市货运车辆重型化、标准化率有明显提高;优先发展双燃料动力等环保车型,降低营运车辆单位能耗5%。
重点用能单位实施50项重点节能技改项目
县发改委
县财政局
县环保局
县统计局
县质量技监局
县供电局
各
乡
镇
人
民
政
府
2
水泥行业。2010年前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全面实施余热发电;推广采用高效节能粉磨配辊压机等联合粉磨生产工艺,吨水泥粉磨电耗低于34千瓦时。提升窑外分解技术,吨熟料标煤耗下降到110千克标煤以下。
3
县旅游局
县供销社
县财政局
县统计局
团县委
县文广新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