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管癌的靶区勾画及综合治疗

食管癌的靶区勾画及综合治疗

6. 扩散主要沿组织间隙蔓延,同时也累及 淋巴管、血管。局部常伴有炎症。
㈡ 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 1. 每一段淋巴管上下连通,形成侧副通道, 都可能与静脉交通,直接注入胸导管。 2. 转移部位与食管引流方向有关。如颈段 转移多至气管旁、颈深、锁骨上,胸段 多至食管旁、肺门,下段多至食管旁、 贲门、胃左淋巴结。 3. 可同时向上下两个方向转移。
治疗在食管癌的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使得食管癌的单纯放射治疗的疗效得以提高, 这也就使食管癌的治疗靶区的研究成为热点。
• • 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局部复发43.1% 淋巴结转移35.8% 远地转移21.1%
局部:吻合口、食管床和纵隔 淋巴结:锁骨上和腹腔
㈠ 食管癌的壁内播散 1. 癌细胞浸润食管粘膜下层淋巴管后,可沿
3区气管前、后或后纵 隔(3P)和前纵隔 (3a)淋巴结
5区主动脉或Botallo淋 巴结
6区主动脉(升主动脉) 旁淋巴结
奇静脉弓水平 上叶支气管开口水平
下叶支气管开口水平 OR 隆突下3cm
ⅠRⅠL ⅡR ⅡL
ⅣR ⅣL Ⅴ ⅩⅪR

Ⅰ-Ⅱ
头臂静脉弓水平 头臂静脉弓水平
主动脉弓水平 隆突水平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前方 及两侧的淋巴结-为升主动 脉旁组(6组)
7组淋巴结
位于隆突下3cm范围以 内的淋巴结-为隆突下组 (7组 )
7、10R组淋巴结
位于纵隔胸膜外肺门区 (包括右侧中间支气管 旁)的淋巴结-为右/左 肺门组(10R/L组)
8、10R/L组淋巴结
位于隆突下3cm范围以 下,紧邻食管周围的淋 巴结-为食管旁组,分 右/左(8R/L)组
1R/L、3A/P组淋巴结
肺尖至主动脉弓上缘层 面, 位于主动脉弓3个主要分 支 (左锁骨下、左颈总、 无名 动脉)前方的淋巴结-为血 管 前组(3A组) 位于气管后方的淋巴结为 气管后组( 3P组)
2R/L组淋巴结
头臂静脉弓至主动脉弓上, 沿气管两侧的淋巴结-为右 /左上气管旁组2R/L组)
4R/L、6组淋巴结
不同部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
淋巴结分布 上段(67%)* 中段(51%)* 下段(71%)*
胸部淋巴结
上纵隔
29.4
11.4
9.8
中纵隔
27.3
20.7
14.3
下纵隔28.618 Nhomakorabea27.4
腹腔淋巴结
胃上部淋巴结
31.8
32.8
61.5
腹腔动脉淋巴结
0
4.4
21.2
肝动脉淋巴结
0
2.0
9.8
脾动脉淋巴结
大多数位于气管,支气管附近和大血管及食道周围。
Ⅰ ⅡⅣ
主要是位于气管旁的淋巴结
ⅢAⅤ Ⅵ ⅦⅩ
主要是位于大血管旁的淋巴结 主要是位于支气管旁的淋巴结
ⅢP Ⅷ
主要是位于食管周围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分区
l区 最高位纵隔气管前淋巴结 2区 气管旁淋巴结 3区 气管前、后或后纵隔(3p)和
前纵隔(3a)淋巴结 4区 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淋巴结 5区 主动脉或Botallo淋巴结 6区 升主动脉旁淋巴结 7区 隆突下淋巴结 8区 隆突下食管旁淋巴结 9区 下肺韧带淋巴结 10区 肺门(主支气管)淋巴结 11区 肺叶间淋巴结 12区 叶(上、中、下叶)支气管淋巴 结 13区 段支气管淋巴结 14区 段以下远支气管淋巴结
•食管癌的靶区勾画及综合治疗
• 四川省肿瘤医院
李 涛 主任医师/博士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 北方的广大农村地区 • 四川省 •据WHO报告,全世界约50%的食管癌发
生在中国
•全国肿瘤防办的统计资料显示,食管癌居恶
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前列,严重威胁人民 健康。
•我国肿瘤防治重点。
目前治疗水平:
食管固有膜及粘膜下层淋巴管浸润播散。 2. 向上播散的距离大于向下播散,超过主病
灶5~6㎝并不少见,向下播散一般不超过 5㎝。
3. 癌细胞沿食管粘膜下播散并非连续性, 在粘膜下形成的癌灶可以是跳跃式的。
4. 粘膜下有癌浸润播散时食管粘膜呈苍白 色结节状,一般肉眼不易分辨,只有镜 检才能证实。
5. 肿瘤累及食管全层后,常直接浸润出食 管纤维膜而与食管周围组织或器官粘连 并浸润相邻的器官。
结-为 右/左亚段组(14R/L组) 邻
左上叶支气管开口水平

锁骨上和斜角肌组淋巴结
以1996年AJCC胸内淋 巴结分组法在CT中的 应用:扫描从锁骨上至 膈上层面,系增强CT 扫描,以纵隔窗显示锁 骨上和斜角肌组:为肺 尖以上位于气管中线两 侧的锁骨上窝内和沿斜 角肌排列的淋巴结。
1R/L组淋巴结
肺尖至左头臂静脉弓 横过中线汇入右头臂 静脉之间层面,沿气管 中线两侧排列的淋巴 结-为最上纵隔组(分 右侧/左侧,缩写: 1R/L)
早期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90% 病人就诊时可手术者占20% 可手术者切除率80%,术后5年生存率30%
放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80%左右的食管癌主要依靠放疗和其他 学科的综合治疗。 而单纯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10%左右
•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物理学
的发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
0
6.3
15.0
食管癌淋巴结的转移率 (尸检和手术时两野/三野淋巴结清扫)
病变部位 锁骨上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隔下淋巴结(%)
上段
6~46.3
56.1~75
9~40
中段
6~35
53~55
25~46
下段
4~38
38~52
42~74.1
食管淋巴结分布
3.胸内淋巴结分区及引流
纵隔淋巴结解剖特点:纵隔淋巴结平均数目为64个,
9、11R组淋巴结
位于两侧肺韧带附 近(包括两下肺静 脉周围)的淋巴结为右/左肺韧带组 (9R/L组) 位于两侧肺叶支气 管之间的淋巴结-为 右/左叶间组 (11R/L组)
12、13、14R/L组淋巴结
近叶支气管远端的淋巴结 -为
右/左叶内组(12R/L组) 邻近各肺段支气管的淋巴
结-为 右/左段内组(13R/L组) 围绕各亚段支气管的淋巴
主动脉弓上缘到右/左上叶 支气管开口(隆突)之间,位 于气管周围的淋巴结-为下 气管旁组(4R/L组) 还可以奇静脉弓为界,将 右侧(4R)组分为4上(S) 和4下(i)组
R/L、5、6组淋巴结
位于动脉韧带、主动脉弓左 侧,肺动脉至左上肺动脉之 间的淋巴结-为主动脉弓下或 升主动脉组(5组)
位于主动脉弓上缘以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