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

2012年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考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题1分)1、水痘病例应隔离至,但不得少于发病后天。

2、流脑病例临床分型为、、。

3、麻疹的潜伏期平均为天。

4、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

5、风疹是由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和传播,也可经传播,使胎儿受感染导致CRS。

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和管理的传染病共三类种,分为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应当引导至进行初诊。

8、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可高达40℃以上。

9、艾滋病的传染源是、。

10、医务人员人员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对伤口立即进行处理并向,再由单位向所在地报告。

11、流感样病例是指腋下体温,伴之一者。

12、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为:、。

13、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四不特征,分别是、、、。

1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以,,为主要特点15、寄生虫感染的来源有,,。

16、碘缺乏病预防的重点人群有、、、。

17、布氏杆菌病主要经传染,以、、为主要表现。

18、霍乱疫情处理的五字原则:。

19、在人间鼠疫或疑似人间鼠疫疫情诊断后,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20、感染性腹泻好发于季节,主要传播途径是。

临床诊断病例应同时符合、。

二、选择(15分,每题1分)1、麻疹疑似病例的定义是:出现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麻疹疑似病例A 发热、皮疹B 发热、头痛C 皮疹、乏力D 发热、乏力2、风疹的控制措施中,病人隔离期是以出疹第1天起至出疹第天,有合并症者延长至第天A 10,20B 5,15C 10,15D 5,103、水痘应急接种应在发现疫情后天内完成,接种率≥95%A 5B 10C 3D 74、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公斤体重计算。

A 40IU∕kgB 10IU∕kgC 20IU∕kgD 30IU∕kg、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主要是通过传播A. 蚊B.蜱C.接触D. 垂直6、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的指标为A.血清HBV DNA,HBeAgB.血清抗HBcIgMC.肝内HBcAgD.以上全对7、甲型、戊型肝炎爆发或流行时应采取的措施A.及时发现病人、尽快隔离、及时报告,密切注意疫情动态,疫点消毒B.流行病学调查C.甲型肝炎密切接触者可接种普通免疫球蛋白,对周围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D.以上全对8、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A.5岁以下儿童B.成人C.学龄儿童D.人群普遍易感9、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完成后应保存在A. 常温B.4℃C.-20℃D. -70℃10、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是指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A. 2例及以上B.3例及以上C.4例及以上D.5例及以上11、典型霍乱大便的特点为:A.血水样便 B.米泔水样便 C.脓血便 D.果酱样便12、霍乱最新诊断标准是那一年下发的?A.2008年(WS289-2008)B.2007年C.1995年(GB 15984-1995)D.2009年13、鼠疫主要以为媒介而传播。

A.蚊虫B.鼠蚤C.昆虫D.家禽14、在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中痢疾被列为A 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15、菌痢的流行特点不包括A 多见于温带、亚热带地区B 全年皆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C一般呈散发D 雨量和气温与疾病的流行有关三、判断题(20分,每题1分)1、被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后应该就地隔离。

()2、学校托幼机构和集体单位集中发热病例监测是指发热病例体温超过38℃的就诊病例。

()3、医护人员感染肝炎病毒几率比普通人群大,因此医护人员应接种相关的肝炎疫苗()4、抗-HBs、抗-HCV、抗-HDV均为保护性抗体()5、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感染的共同特征()6、手足口病潜伏期为7-10天,伴有38℃左右的发热()7、流感样病例是指腋下体温≥40℃的发热病例()8、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必须有人类的参与才能完成其传染过程的一类疾病()9、灭鼠、防鼠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关键的措施()10、布氏杆菌病主要经蚊虫传播而引起。

()11、多汗是布氏杆菌病的突出症状之一。

()12、碘摄入量的安全范围:每天不超过1000µg。

()13、在稳定条件下,人体排出的碘等于摄入的碘。

()14、预防饮水型氟中毒最好的措施是多吃蔬菜、水果。

()15、霍乱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

16、霍乱患者痊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17、鼠疫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18、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19、着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暴饮暴食均有利于菌痢的发生。

()20、喹诺酮类是目前治疗菌痢较理想的药物。

()四、答题(45分,每题5分)1、流行性腮腺炎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依据?2、临床上我们俗称的“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分别是哪三项阳性?各有何临床意义?3、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4、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标准?5、发热疫情发生后,采集咽拭子标本的数量是怎么定义的6、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临床上主要有哪几期?7.什么是高度可疑霍乱病人?8. 当肠道门诊发现便培养阳性的霍乱病例时将如何处理?9、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是什么?实验室检测标准是什么传染病考试题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题1分)1、水痘病例应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15天。

2、流脑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轻型、爆发型。

3、麻疹的潜伏期平均为10-11 天。

4、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至25天。

5、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也可经胎盘传播,使胎儿受感染导致CRS。

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和管理的传染病共三类 39 种,分为甲类 2 种、乙类 26 种、丙类 11 种。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8、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

9、艾滋病的传染源是患者、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10、医务人员人员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对伤口立即进行处理并向本单位领导报告,再由单位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1、流感样病例是指腋下体温 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12、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为: HAV 、 HEV 。

13、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四不特征,分别是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1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以发热,白细胞或者血小板减少,多功能脏器损害为主要特点15、寄生虫感染的来源有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16、碘缺乏病预防的重点人群有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妇女、婴幼儿、学龄儿童。

17、布氏杆菌病主要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以寒战、高热、多汗和游走性关节痛为主要表现。

18、霍乱疫情处理的五字原则:早、小、严、实、密。

19、在人间鼠疫或疑似人间鼠疫疫情诊断后,按规定 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20、感染性腹泻好发于夏秋季节,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

临床诊断病例应同时符合临床表现、粪便常规检查。

二、选择(15分,每题1分)1、麻疹疑似病例的定义是:出现 A 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麻疹疑似病例A 发热、皮疹B 发热、头痛C 皮疹、乏力D 发热、乏力2、风疹的控制措施中,病人隔离期是以出疹第1天起至出疹第 D 天,有合并症者延长至第 D 天A 10,20B 5,15C 10,15D 5,103、水痘应急接种应在发现疫情后 C 天内完成,接种率≥95%A 5B 10C 3D 74、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公斤体重 A 计算。

A 40IU∕kgB 10IU∕kgC 20IU∕kgD 30IU∕kg、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主要是通过 B 传播A. 蚊B.蜱C.接触D. 垂直6、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的指标为 DA.血清HBV DNA,HBeAgB.血清抗HBcIgMC.肝内HBcAgD.以上全对7、甲型、戊型肝炎爆发或流行时应采取的措施 DA.及时发现病人、尽快隔离、及时报告,密切注意疫情动态,疫点消毒B.流行病学调查C.甲型肝炎密切接触者可接种普通免疫球蛋白,对周围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D.以上全对8、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 AA.5岁以下儿童B.成人C.学龄儿童D.人群普遍易感9、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完成后应保存在BA. 常温B.4℃C.-20℃D. -70℃10、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是指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A 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A. 2例及以上B.3例及以上C.4例及以上D.5例及以上11、典型霍乱大便的特点为:BA.血水样便 B.米泔水样便 C.脓血便 D.果酱样便12、霍乱最新诊断标准是那一年下发的?AA.2008年(WS289-2008)B.2007年C.1995年(GB 15984-1995)D.2009年13、鼠疫主要以(B)为媒介而传播。

A.蚊虫B.鼠蚤C.昆虫D.家禽14、在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中痢疾被列为 BA 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15、菌痢的流行特点不包括 BA 多见于温带、亚热带地区B 全年皆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C一般呈散发D 雨量和气温与疾病的流行有关三、判断题(20分,每题1分)1、被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后应该就地隔离。

(×)2、学校托幼机构和集体单位集中发热病例监测是指发热病例体温超过38℃的就诊病例。

(×)3、医护人员感染肝炎病毒几率比普通人群大,因此医护人员应接种相关的肝炎疫苗(×)4、抗-HBs、抗-HCV、抗-HDV均为保护性抗体(√)5、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感染的共同特征(√)6、手足口病潜伏期为7-10天,伴有38℃左右的发热(×)7、流感样病例是指腋下体温≥40℃的发热病例(×)8、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必须有人类的参与才能完成其传染过程的一类疾病(×)9、灭鼠、防鼠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关键的措施(√)10、布氏杆菌病主要经蚊虫传播而引起。

(×)11、多汗是布氏杆菌病的突出症状之一。

(√)12、碘摄入量的安全范围:每天不超过1000µg。

(√)13、在稳定条件下,人体排出的碘等于摄入的碘。

(√)14、预防饮水型氟中毒最好的措施是多吃蔬菜、水果。

(×)15、霍乱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

16、霍乱患者痊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17、鼠疫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