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零件图
差,根据它的大小和正负,就可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 线的位置。
国家标准规定了基本偏差系列,孔和轴各有28个基 本偏差,它们的代号 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为孔,小写为轴,
60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61
四、 配合
62
1.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2.配合种类 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第八章
零件图
第一节 零件图概述
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第二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第三节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知识 第四节 读零件图
第五节 零件测绘
1
从动齿轮轴
齿 轮
闷头 弹簧
泵
螺母
轴
测
装
配
图 调节螺钉
钢球 泵盖 螺钉
垫片
泵体 填料 填料压盖
主动齿轮轴 螺钉
2
第一节 零件图概述 零件图的作用
• 一台机器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 • 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我们把构成机器的最 • 小单元称为零件。 • 在生产中,零件图是指导零件的加工制造、 • 检验的技术文件。
17
法 兰 盘 零 件 图
18
3. 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一般是机器的主体,起容纳、 支承、定位、密封和保护等作用,多为铸件。
如图所示泵体的轴测图,沿A向为泵体的 工作位置,沿B向不符合泵体的工作位置,故 选A向为主视图方向。
19
泵体
进油口 B
出油口 A
泵体的结构分析
底板 填料盒 支承
20
A—A
57
7.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
限定的一个区域。 8.标准公差
在极限和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由国家标准表规 定的。 9.基本偏差 在极限与配合制中,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 个极限偏差,它可以是上偏差,也可以是下偏差,一般为 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58
22
图7–8 叉架零件图
23
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中的尺寸是加工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 尺寸标 注除了要满足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外,还 要标注得合理。即要考虑设计要求还要考虑工艺要求。
24
一、零件图的尺寸基准及选择
1. 尺寸基准的确定 零件的尺寸基准是指零件在设计、加工、
测量和装配时,用来确定尺寸起始点的一些面、 线或点。 (1)设计基准是指根据零件的结构和设计要求 而选定的尺寸起始点; (2)工艺基准是指根据零件在加工、测量、安 装时的要求而选定的尺寸起始点。
15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由于轴上零件的固定及定位要求,其形状为阶梯 形,并有键槽。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状态:加工状态,轴线 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选择反映键槽形状最清楚的方向 ⑶ 选择其它视图用断面图表达键槽结构
16
2. 轮(盘)类零件
轮类零件一般通过键、 销与轴联接来传递扭矩;盘 类零件可起支承、定位和密 封等作用。
68
优先配合和常用配合
69
基孔制优先、常用的配合
(续表)
70
基轴制优先、常用的配合
71
基轴制优先、常用的配合
(续表)
72
六、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及查表
1.在零件图中的注法
73
2.在装配图上的注法
图8-26 装配图上配合的表示 74
75
表示标准件、外购件与零件的配合时,可以只标注相 配零件的公差带,如图所示
基孔制配合中的孔为基准孔,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基准孔的下 偏差EI=0
65
五、 配合制度 ②基轴制配合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
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66
• 配合制度
67
一般情况下,优先使用基孔制配合,这是因为加工孔比加工轴困难。当 用冷拉钢作轴(不需要进行切削加工),或者是在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要求 不同配合时(如图(a)),或与标准件如滚动轴外圈配合(如图 (b))等情况下,才采用基轴制配合。
63
(1)间隙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2)过盈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3)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叠。
64
五、 配合制度
①基孔制配合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 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教学重点:
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和箱体类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原则和尺寸标注方法,能针对零件的结构形状特点,正 确确定视图表达方案。
教学难点:
叉架类和箱体类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原则和尺寸标注方 法。
8
• 一.主视图选择 • 1 形状特征原则
9
• 2 工作位置原则
10
工 作 位 置 原 则
11
• 3 加工位置原则
12
轴
尾座
轴类零件的加工位置
13
二、 选择其它视图
主视图确定后,再按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 各部分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的要求,针对零 件内外结构的具体情况,选择其它必要的视 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零件某些方面 的结构,并尽量减少视图的个数,以便画图 和读图。
14
1. 轴(套)类零件
轴类零件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如齿轮、皮带轮 等)和传递动力;套类零件一般装在轴上或孔中,用 来定位、支承、保护传动零件。
25
长度方向主要基
A—A
准
B—B
宽度方向主要基
准 高度方向辅助基
准
设计基准
高度方向辅助基
准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泵体的尺寸基准
26
2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 任何一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或轴向、径向两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 的尺寸至少有一个基准,这三个基准就是主要 基准。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基准,即辅助基 准。 主要基准应尽量为设计基准同时也为工艺基准, 辅助基准可为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
40
• 表面粗糙度的高度评定参数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 观不平十点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Ry)。零件图中多采 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41
• Ra值的优先选用系列
42
•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意义
43
•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44
• 表面粗糙度应用举例
45
• 表面粗糙度应用举例
46
正确地在图样上标注的极限与配合和形位公差。
52
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1. 互换性和公差 在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个,不经过任何修配就 能装到机器(或部件)上,并能保证使用性能的要 求,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
对于机械工业现代化协作生产、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提供了重要条件。 为了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并不要求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 而是要求在保证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互换性的前提下,允许零
3.2 3.2
Φ16+0.012 -0.011
轴套类零件
1×45ο
18
A
2
0.8
4
18
B
1.6
1×45ο
Φ13
2
A
1.6
A-A
3.2
0 5 -0.030
6.3
11
0 -0.1
12
4
80
B-B
13
0 -0.1
6.3
3.2
0 5 -0.030
0.8
B
38
技术要求
1、调质处理230~280HB; 2、锐边倒角0.5×45ο
27
二. 标注尺寸 从基准出发,标注尺寸有以下几种形式。 1链状式 零件同一方向的几个尺寸依次首尾相连, 称为链状式。链状式可保证各端尺寸的精度要 求,但由于基准依次推移,使各端尺寸的位置 误差受到影响。
28
1链状式零件同一方向的几个尺寸依次首尾 相连,称为链状式。
29
2坐标式 零件同一方向的几个尺寸由同一基准出发, 称为坐标式。坐标式能保证所注尺寸误差的精 度要求,各段尺寸精度互不影响,不产生位置 误差积累。B、C两段尺寸分别为(b–a)±0.2、 (c–b)±0.2。
• 表面粗糙度应用举例
47
• 表面粗糙度应用举例
48
49
50
51
第五节 极限与配合
教学目的:
1.了解极限与配合的相关概念意义、掌握极限与配合的标 注方法。 2.了解形位公差的项目,意义,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方 法。
教学重点:
1.极限与配合的概念及标注。 2.形位公差的概念及标注。
教学难点:
76
查表举例 【例8-1】 确定Φ50中孔和轴的上下、
偏差值。
77
【例8-2】 确定Φ28S7/h6中孔和轴的上、 下偏差值。
78
【例8-3】 确定Φ25K8/h7中孔和轴的上、 下偏差值。
79
第六节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1.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初步概念 。形状误差是指加工后实际表面形状对理想表面形状的误 差,如图中的小轴,由于加工后产生直线度误差如图中细双点画线所 示,致使装配困难,使用受到影响。位置误差是指零件的各表面之间、轴线 之间或表面与轴线之间的实际相对位置对理想相对位置的误差,如图8-32中 的轴套,其左端面对轴线产生了垂直度误差,使其难以与其他零件的表面紧 密接触。可见,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会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因此,必须对 零件的重要表面和轴线规定出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即形状和位置 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件尺寸有一个变动量,这个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公差。
53
二、 极限与配合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如图所示为一已注出尺寸公差的孔和轴术语和定义。
54
1.基本尺寸 设计给定的尺寸如图的Φ50。基本尺寸可以是一个整数值,也可以是一个 小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