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连州市科技和农业局发布时间:2018-11-02 10:41字体大小:大中小浏览次数:1612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市科农局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农业“3个三”工程、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农业补贴“三合一”改革、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关闭和搬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两区)划定等农业工作,大力实施工业科技创新,抓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入库组织、高新技术产品申报工作,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亮点(一)大力推进国家和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和清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今年1月,连州市被确定为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6月初升级为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
目前,资产量化、股权设置工作将近收尾,全市1012个经济组织已进行资产量化,已量化资产1.373亿元,配股成员312183人,村民变股民步伐加快,集体资产逐渐盘活,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健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省级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国家试点工作迈向纵深推进。
(二)以农业“3个三”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结合连州实际制定《连州市农业“3个三”工程实施方案》和《连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报市政府审定。
二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走地鸡、草食动物养殖,目前,全市共有清远鸡规模养殖场80家,年出栏清远鸡300万羽,新增柑橘种植面积7000亩、水晶梨种植面积5000亩、优质野生茶种植基地1500亩。
三是推进农业“三品”工程,预计今年可新增广东省名牌产品2个,广东省第三届“十大名牌”产品2个,“三品一标”认证6个。
(三)成功申报连州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兴村强县项目和广东省2018年适度规模发展产业项目,加快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
2018年,我市成功申报连州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5000万元;成功申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500万元;成功申报2018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成功申报广东省2018年适度规模发展产业项目,项目资金900万元。
目前,我局正抓紧实施以上四个项目,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创新发展富硒功能农业。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发展富硒农业的工作部署,市科农局积极推进富硒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引进,推动我市富硒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我局已按政府购买服务程序和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签订了开展土壤硒元素地址勘查相关合同,和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所在机构中农硒科富硒农业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实现在三年内把连州建成全国知名富硒农业大县的目标,该公司已组织有关专家启动了连州富硒农业规划工作。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农业增加值。
我市2018年前三季度农业增加值为262989万元,平均增长率为6.3%,预计可完成全年增长6%的目标任务。
2.种植业方面。
2018年,完成水稻播种面积13.04万亩,玉米播种3.9万亩,粮食生产优质率达到95%以上。
全市完成连州菜心播种面积7.2万亩(全年任务的60%),柑橘品种面积达5万亩以上,水晶梨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
进一步推进茶叶产业基地建设,新建优质生态茶种植基地1500亩。
预计可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畜牧业方面。
2018年,全市生猪饲养量109.5万头,其中年底存栏38.3万头,全年出栏71.2万头;能繁母猪年底存栏4.11万头;“三鸟”饲养量644万只,其中现存栏201万只,全年出栏443万只;牛羊年底存栏6.86万头(其中羊5.8万头),全年出栏3.87万头(其中羊3.5万头);畜禽肉类总产量5.0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约9.8亿元。
4.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山区特色渔业。
结合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继续优化区域、产业、品种结构,积极推进名特优品种养殖。
2018年,中华草龟养殖面积80亩,放龟苗30万只,龟苗长势良好。
台湾泥鳅养殖面积120亩,今年投放鱼苗800万尾,2口实验塘都达到了1500斤的亩产。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面积140亩,5月投放虾苗30万尾,10月份陆续出虾,5口实验塘虾苗的成活率都在85%以上,亩产450斤,亩效益超万元,形成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截至2018年10月25日,全市完成外业实测面积57.6万亩,占国土二调面积105.53%。
公示改错工作已完成,可颁农户90566户,可颁证率95.9%。
已实际发证到户85602本,占总农户数的90.64%。
已归档资料的农户85602户,占比90.64%。
2018年4月30日我市二次数据汇交已通过省检,汇交面积34.8万亩,占国土二调面积的63.79%,占应确权耕地面积96.68%,占二轮承包面积的107.3%,汇交农户90613户,占总户数的95.95%。
土地纠纷解决率100%,没有出现越级上访现象。
(三)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今年1月,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今年5月底被确定为农业农村部2018年试点单位。
我市严格按照省农业厅批复的《连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广东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流程图规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和督查指导组,制定配套工作指引,分解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和业务培训,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工作。
截至现阶段,我市已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全市农村集体资产已清查核实13.256亿元,农村集体资产“一本台帐”已基本建立,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进一步明晰。
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一个身份”的工作基本完成,全市1605个经济合作社已确认成员人数449376人。
目前,资产量化、股权设置工作将近收尾,全市各镇(乡)已量化资产10881万元,村民变股民步伐加快,集体资产逐渐盘活,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健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省级试点工作全面落实。
今年10月底,我市基本完成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在此基础上,于明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国家级试点任务。
(四)重点落实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
划定和建立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是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我局高度重视,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加快落实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招标工作,做好落实我市20.44万亩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确保完成省政府提出的今年年底基本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工作。
(五)认真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规范建设工作。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截至2018年10月,全市合作社新增36家,总数达652家,家庭农场新增45家,总数达144家。
二是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
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了摸底调查、现场指导,对建设到位、经营规范的积极向上级部门推荐。
三是及时做好家庭农场监测网的数据和信息录入工作。
(六)认真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载明事项变更和经济社成立、合并、分立等工作。
截至10月底,完成了70多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载明事项变更。
二是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和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指导工作。
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我市进入交易平台交易的农村集体资产共有445宗,标的物总金额达21752.08万元,成交价格比交易底价溢价约1.81%,实现增值387.5万元。
(七)深入实施“三品一标”工程,积极做好农民科教培训工作。
一是积极创建名特优新名牌产品。
2018年申报绿色食品产品2个,广东省第三届“十大名牌”产品2个,三品一标总数达14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95个、绿色食品认证21个、有机食品认证2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
全市已被省、市授牌确认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6家(其中省级11家,清远市25家)。
预计今年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清远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
二是积极做好农村青年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2018年与省农业厅、省高等院校、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清远市农业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种养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户、互联网和农机安全等培训班共30期,培训人数1336人,组织科技人员下乡16人次,开展农技咨询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共11期,解答咨询4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6000多份。
(八)着力加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
一是加快农业补贴“三合一”改革,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种粮效益。
二是做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重点对2017申报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扫尾工作。
2017年市政府批复88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财政奖补资金866.5万元,目前,已请款662.7867万。
同时对2018年申报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着手进行批复。
三是做好禁渔期渔民生活补助发放的审核工作,2018年度符合发放条件渔民为81人,合计应发放2018年休(禁)渔期间渔民生活补助金额17.82万元。
四是抓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积极引导农民购机用机,2018年共受理农户申请购机补贴21台,安排中央补贴专项资金3.778万元。
(九)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做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检测。
一是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66人次,执法车辆15辆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市68家次,检查农资182品类。
二是加强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
2018年,在全市主要乡镇河流张贴打击电炸毒鱼和禁渔期制度通告15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0幅;渔政快艇出航次数89次,执法车辆出勤115车次,出动执法人员991人次;全年查获电鱼案件11宗,其中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案件9宗,电鱼违法案件2宗;全年查获电鱼机17台,蓄电池23个,电鱼杆26根,电线130余米,非机动玻璃钢质小艇2艘。
禁渔期执法检查,清除违规虾笼200余个,地笼3个。
通过两法衔接工作机制移送公安部门案件9宗,公安部门立案9宗,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当事人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