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中国青年思想的主旋律是()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2、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改革创新B 、不屈不挠C 、爱国主义D 、民族融合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怎样的爱国情怀()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抗御外辱4、关于改革创新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B、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C、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D、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不需要改革创新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于()。

A、强化国家意识、民族观念B、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C、保卫祖国、抵抗侵略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C、国际主义D、D.共产主义7、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人生目的B、时代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C、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D、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理想8、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

A、思想情感B、法律规范C、精神追求D、社会责任9、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改革创新C、艰苦奋斗D、无私奉献10、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

A、制度创新B、文化创新C、科技创新D、理论创新1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B、迎接经济全球化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维护祖国统一和主权完整1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团结统一B、爱国主义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13.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 、爱国兴邦B、实事求是C 、改革创新D 、八荣八耻14、()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A、四项基本原则B 、国防C 、改革开放的大局D、社会主义制度15、以下关于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主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要求B、它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C 、它主要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D 、它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一切人的基本要求16、以下关于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对全体中华儿女提出的基本要求B 、它主要是对生活在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C 、它是对一切生活在中国的人提出的基本要求D 、它对海外侨胞不作要求17、以下关于爱国主义说法错误的是()A 、爱国主义具有历史性B 、爱国主义具有具体性C 、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D 、爱国主义具有时代性18、以下关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时代精神以民族精神为重要基础B、时代精神就是民族精神C、民族精神就是时代精神D 、民族精神以时代精神为重要基础19、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B、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C、它是时代精神的依托,时代精神则是它的时代性体现D、它的基本内涵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0、爱国主义包含着()三个基本方面A、情感、思想和行为B、理想、信念和行为C、学习、健康和行为D、心理、人格和行为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爱国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爱国主义不但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要爱祖国的灿烂文化B、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C、民族主义是爱国主义的高级阶段D、民族主义不等于爱国主义2、做忠诚的爱国者,要求()A、自觉维护国家利益B、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C、增强国防观念D、以振兴中华为己任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有()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E、建设现代化国家4、我国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有()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B、维护统一、反对分裂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5、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6、改革创新包括()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7、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8、爱国主义是()A、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B、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政治原则C、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D、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生活方式9、爱国主义与()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A、爱社会主义B、爱中国共产党C、爱人民政府D、爱社会团体10、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的总和。

A、价值取向B、思维方式C、道德规范D、精神气质E、行为方式11、所谓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的总和。

A、思想观念B、行为方式C、价值取向D、精神面貌E、社会风尚12、改革创新是()A、时代精神的核心B、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C、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D、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E、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13、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A、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B、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C、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D、树立科学发展观14、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A、国防忧患意识B、国防目标意识C、国防价值意识D、国防责任意识E、国防法制意识15、增强国防观念,是()。

A、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B、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C、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D、大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

16、爱国主义具有()A、历史性B、阶级性C、民族性D、专业性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C、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D、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8、爱国主义包含着()几个基本方面。

A、情感B、思想C、行为D、道德19、改革创新是()。

A、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B、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C、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0、在新的的历史时期,当代大学生应当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努力做到()。

A、树立报国之志B、练就建国之才C、实践爱国之行D、培养爱国之情三、简答题1、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2、简述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2、为什么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什么?4、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5、弘扬爱国主义为什么要增强国防观念?四、论述题1、联系实际,试论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2、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3、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请联系实际,谈应如何评价爱国主义传统的价值和意义4、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5、现阶段大学生应如何弘扬爱国主义。

五、材料分析题1、2001年4月3日,日本政府不顾全亚洲人民的反对,宣布审查了一年多的、2002年度开始使用的几种日本中学教科书全部获得通过。

在这些教科书中,把二战时日本的侵略战争说成了一场正义的战争,歪曲了历史。

把“侵略”说成是“进入”,并否认了对其它国家,特别是对中国人民的杀害行为。

对此全世界都表示了强烈的抗议,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并对其表示深切的忧虑。

结合材料分析: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日本给我们提出的挑战?2、1896年4月6日,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首都雅典开幕,此时的中国正经历着外国列强屡次蹂躏的屈辱。

1932年7月28日,原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带着华侨的零碎资助,作为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运动员,赤脚参加了100米和200米跑的比赛,名落孙山,洛杉矶的奥运赛场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1952年8月,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比赛接近尾声时,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奥运赛场上,由于一些人蓄意制造“两个中国”,代表团受阻迟到,仅游泳运动员吴传玉一人参加了比赛。

1959年4月6日,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祖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

由此,中国乒乓球运动在近半个世纪里长盛不衰,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巨大荣誉。

十年动乱,在被迫脱离国际体育主渠道的困难日子里,贺龙元帅仍自信地说:“谁也孤立不了我们,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总有一天,他们会请我们回去的。

占人类1/4人口的中国谁能永远闭着眼睛说不存在?!” 。

1981年,中国体育开始腾飞。

中国男排力挽狂澜,3:2战胜南朝鲜队;中国乒乓球队在世乒赛上囊括7项冠军,创造历史新记录;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赛冠军,由此开始“五连冠”的霸业。

无数中国人热血沸腾,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振臂呐喊出时代的最强音:“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1992年,中华体育健儿在巴塞罗那连创佳绩,位居奖牌榜第四,实现了冲击第二集团首位的目标,谱写下中华体育史光辉的篇章。

热情奔放的体坛盛会,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点燃几乎所有中国人的一个梦想:“新北京,新奥运”。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萨马兰奇主席宣布投票结果:“……中国北京!”结合中国的奥运会历程,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发扬爱国主义?3、据统计,1978年至1997年,我国有30万人出国留学,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员超过一半。

但20年间,学成回国的人员不到1/3,其中自费留学生回国率只有4%左右。

绝大多数的北大、清华学生都是靠奖学金出去的,属于自费留学生的群体。

如果按照上述比例推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滞留海外。

这引起不少人的担忧。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这就如同国内种树、国外结果。

在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国家投入大量的资源去培养这些学生。

到他们为国出力时,他们却又出国了。

” 清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陈基和坦率地承认:“这么多优秀毕业生直接出国留学,确实是一种人才流失,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一种损失。

” 但陈基和也认为“高校出国热”也存在好的一面:“我们现在不是缺高科技人才、国际化人才吗?他们选择出国留学,等于在这方面为我们储备了大批人才。

关键是能不能吸引他们回来为国效力。

”请结合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爱国主义的关系来谈谈“出国热”是否与“爱国主义”相矛盾?4、1910 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民的家庭。

上中学时,他最喜欢的功课是数学,在数学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华罗庚刻苦自学,19岁时就敢于著文反驳著名教授的文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初中毕业生,因此受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赏识,并被请到清华大学工作和深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