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
1、政府 政府(或政府指定的机构)通常是PPP项目的主要发起 人,他在法律上既不拥有项目,也不经营项目,而是通过给 予某些特许经营权或给予一些政策扶持措施作为项目建设、 开发、融资安排的支持,以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并促进项目 成功。 2、民间资本 民间资本也是PPP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和代表 政府的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成立PPP项目公司,投入的股本形 成公司的权益资本。通常,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合 适的民间资本。 3、PPP项目公司 PPP项目公司是PPP项目的具体实施者, 由政府和民间资本联合组成,负责项目从融资、设计、建设, 运营到项目最后的移交等全过程的运作。项目公司的权益资 本主要由民间资本组成,政府的股权投资机构也可以入股, 但所占股份通常较小。
PPP模式
一、PPP模式的 基本含义
PPP(Private-Public-Partnership),即:公私伙伴关系, 是指公共部门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以特许经营 权协议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这种伙伴关 系通常需要通过正式的协议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 保项目的顺利完成。在这种关系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发 挥各自的优势来提供公共服务,共同分担风险、分享收 益。 PPP模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 营权和收益权,将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中, 以期达到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的目的。PPP代表的是一个 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政府并不是把所有项目的责任全部转 移给私营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 风险。政府的公共部门与私人参与者以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 进行合作,与以往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不 同,他们的合作始于项目的确认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并贯穿 项目的整个过程。
六、PPP模式在公共基础 设施建设管理中的优势
1、提升项目运作与管理技术上的效率。
2、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营资本“有利可图”, 从而提高民营资本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4、有助于降低风险,建立相应的监管体制。
七、PPP模式运作成功 的必要条件
4、金融机构 由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在PPP项目 的资金中,来自民间资本和政府的直接投资所占的比例通常 较小,大部分的资金来自于金融机构,且贷款期限较长。因 此金融机构为PPP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信用担 保。向PPP模式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国际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信托投资机构等。 5、工程承包商 承包商是项目建设过程的主角,一般由项目 公司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承包商必须有较强的建设队伍和 先进的技术,按照协议规定的期限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 务。 6、运营商 运营商负责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因此必须具 有丰富的运营、维护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平。在项目运营过程 中,项目公司每年都应对项目的运营成本进行预算,列出成 本计划,对于成本超支或效益提高,有相应的奖罚措施。 7、其他参与方 其他参与方还包括咨询机构、供应商等相关 机构。由于PPP项目的参与方较多、建设运营时间较长、风 险较大,因此PPP项目公司需要聘请咨询机构来为项目提供 政策咨询、协助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协助确定融
广义的PPP模式包含项目融资中所有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 合作模式。即无论在项目何种阶段,无论以何种形式,只要存在 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我们都可以说是广义的 PPP模式。 广义的PPP有些类似于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引进私人 投资),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PFI主要涉及私人资本的投资, 而PPP不仅包括私人资本的投资,那些非私人资本投资,由私营 部门管理的模式,也可称为PPP。因此,PPP的范围比PFI更广。 广义PPP模式可以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大类。 狭义的PPP模式则是众多项目融资模式中的一种,它与BOT等其 他模式在操作上有很大的不同。国际上对狭义的PPP定义是这样 的:公营部门、政府和私营部门就整个项目的资产和所交付的最 终产品或服务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各方的 责任和商业风险。由此可见,PPP模式中的公营和私营部门之间 的合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双方始终共担责任并按不同方式受 益:公营部门通过私营部门的投资建设和有效率的管理,使投资 成本总额相对减少并使社会公众利益增加。私营部门则通过公营 部门采购本项目的最终产品或服务保证其稳定的利益回报。
二、项目运作
根据北京在北京地铁4 号线项目竣工验收后,特许经营公司根据与4 号线 公司签订的《资产租赁协议》,取得A 部分资产的使用权。特许经营公司 负责地铁4 号线的运营管理、全部设施( 包括A 和B两部分) 的维护和除洞 体外的资产更新以及站内的商业经营,并通过地铁票款收入及站内商业 经营收入回收投资。与站内商业经营收入相比,地铁票款收入是特许期 内特许经营公司的主要收入,其收入的多少是由乘坐地铁的客流量决定 的。为使客流量的预测更加科学客观并能被市场部门认同,项目专门聘 请了国际上著名的客流量预测机构MVA 公司,MVA 公司在确保独立性的 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对4 号线项目作了一份专业预测报告。按 照协议约定,特许经营期为自试运营开始后的30 年。在如何确定特许经 营期的问题上,考虑到轨道交通项目所具有的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 ,主要根据财务模型来计算投资回收期并设计了合理的盈利年限。特许 经营期结束后,特许经营公司将B 部分项目设施完好、无偿地移交给市政 府,将A 部分项目设施归还给4 号线公司。根据相关财务指标测算,在 30 年特许经营期内,按8% 的回报率计算,新建地铁项目30 年财务净现 值的总额,约占项目总投资的30%,约46 亿元。实际上,该项目的回报 率超过了8%,达到了10% 左右。
中国的PPP模式 案例:
1、2005年2月,我国首次运PPP模式 进行北京地铁4号线的建设(16号再次使用PPP)。
2、国家体育场(鸟巢的案例)
3.北京亦庄的天然气项目 4.武汉的高铁
北京地铁四号线PPP运作案例分析:
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介绍 : 北京地铁4 号线项目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第一个正式 批复实施的特许经营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运用PPP 模式、 引入市场部门运作的地铁项目。4 号线项目运用PPP 模式 进行融资,有效缓解了当时北京市政府的资金压力,实现 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投资、运营主体的多元化,通 过引入市场部门的参与,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服 务水平的提升。北京4 号线项目在研究PPP 模式上具有典 型意义,集中体现了PPP 模式在打破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 困境的创新价值,使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的力量形成一股 合力,对于在现有预算框架下缓解地方债务,完善基础设 施建设乃至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践 价值。
1、外部条件 (1)清晰、完善的政策法规制度。 (2)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运用要有“增值” 的条件。 (3)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 (4)完善、成熟的市场竞争环境。 2、内部条件 (1)有效的组织管理机构。 (2)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3)合理的风险分配。
八、PPP项目参与 各方的职责
四、PPP模式的 目标及运作思路
PPP模式的目标有两种,一是低层次目标,指特定项目 的短期目标;二是高层次目标,指引入私营部门参与基 础设施建设的综合长期合作的目标。项目机构目标层次 如下表所示。
五、PPP模式的 特征
1、项目为主体。
2、有限追索贷款。
3、合理分配投资风险。 4、资产负债表之外的融资。 5、灵活的信用结构。
九、PPP项目 基本运作流程
十、PPP模式面临 的主要风险
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政 府政策的变化而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 2、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在当地获取的现金收入 不能按预期 的汇率兑换成外汇。 3、技术分析。技术风险直接与项目实际建设与运营 相联系,技术风险应由私营合作方承担。 4、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大小与债务偿付能力直接相 关。 5、运营风险。营运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财务效益的 不确定性 。
一、项目概况
德语北京地铁4 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中的主干道之一,南起丰台区公益西桥,北至海淀区安河 桥北,全长28.2 公里。4 号线工程概算总投资153 亿元,于2004年8月正式开工,2009年9月28日通 车并开始试运营,目前日均客流量达到70 万人次。根据北京地铁4 号线的项目设计概算,工程投资 建设总体划分为A、B 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其中A 部分主要为土建工程部分,投资额约为107亿元 ,占4 号线项目总投资的70%。A 部分由已成立的4 号线公司负责投资建设;B部分主要包括车辆、 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机电设备,投资额约为46 亿元,占4 号线项目总投资的30%,由通过市场 化方法组建的特许经营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实施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公司是在PPP项 目中通过审批取得特许经营权、实施特许经营的公司。在北京地铁4 号线项目中的PPP特许经营公 司是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京投公司、香港地铁公司和首创集团公司按照2 :49 : 49 的出资比例组建。京投公司作为业主单位和项目的实际运作人,负责项目方案的设计、招商、 谈判等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在特许经营公司的组建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实施方案的 要求。如果特许公司是内资企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的 规定,资本金比例应不低于总投资的35%,而北京市的标准是资本金比例应不低于总投资的40%, 这是因为地方性法规的要求一般都要高一些。如果 特许公司是外商投资企业,须遵守《国家工商 行政管理局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的要求,中方投资者占有 的权益不应小于51%。资本金以外的部分由特许经营公司通过融资解决。在正式签署特许协议之前 ,特许经营公司还应签署有关融资协议,以确保融资过程的稳定性。针对本案例而言,城市轨道交 通行业的PPP 项目专业性极强,对项目的建设、运营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且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施 工质量、运营状况都与公共安全紧密相关,因此政府在选择社会投资者时需要格外谨慎。此外, PPP 项目中对资本金比例的要求,也将直接影响社会投资者的股权投资回报率,因此采用竞争性谈 判的方式来确定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