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与宗教

国家与宗教


宗教产生的根源
生产力水平低下、 知识水平落后。 定发展,但思维 能力很差。 人们有了认识、改 ②主观原因: 造自然及社会的要 求。
认 识 根 源
①客观原因: 人类思维有了一

自 然 压 迫 社 会 压 迫

社 会 根 源
2.宗教的本质
• 1)宗教是现实生活的的歪曲反应。 • 2)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2、二元竞争模式
• 神权与政权的合作与冲突。 •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3、政教分离模式
• 取消国教,宗教自由与平等 • 教会与国教政权分离 • 宗教不得干预政治事务 • 实际上,宗教与政治事务千丝万缕 • 如美国的宣誓口号
4、宗教政党
• 个别政党的党纲是宗教的教义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教与宗教
• 一、欧洲早期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 二、近现代资本主义国教与宗教的关系 • 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
一、欧洲早期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 1、古罗马压迫基督教徒 • 2、基督教成为古罗马国教,两者相互利 用与制衡
二、近现代资本主义国教与宗教
的关系
• 1、宗教改革运动 • 2、政教分离 •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教与宗教
第六章 宗教与国家
宗教的本质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 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
第一节 宗教的本质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 一、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 二、宗教的政治作用 • 三、宗教与国家关系模式
一、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 1、宗教的起源
• 宗教是图腾崇拜 • ——普列汉诺夫
中国 姓氏 图腾
彝族的虎图腾崇拜
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
• • • • • 1.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 2.多元竞争与教派林立 3.世俗化与理性化 世俗化:宗教日益关注世俗事务 理性化:不再固守教会某些愚昧教条, 与时俱进
教宗指出正义和尊重人权是和平的根基
教宗说:维护和平是每一个国家的责任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
• • • • 一、宗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将长期存在 二、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特征 三、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的两重性 四、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
神“安拉”(真主 释迦牟尼 )及其旨意 新月 古兰经 逊尼派、什叶派 亚洲、非洲、西欧 、北美 约11.54亿人 “万”字 佛 经 大乘佛教、小乘佛 教 亚洲 约3.28亿人
世界的三大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世界宗教的分布

看一看,三大宗教主要的分布地区。
宗教建筑
意 大 利 米 兰 大 教 堂 泰国寺庙
(点击图片观看更多资料)
土耳其清真寺
法国巴黎教堂
意大利圣米盖尔教堂
基督教建筑
2
巴黎圣母院
科隆大教堂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目前信徒约 15.7亿人。
耶稣是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又称基督。基督是 “救世主”的意思,耶稣是基督的人间名字。
《圣经》是基督教经书的汇集,是基督各派宗教思想 的核心和指南。它分《旧约》、《新约》两个部分。
• • • • • •
宗教是心理压抑的升华 ——弗洛伊德 宗教是人类对社会的崇拜 ——涂尔干 宗教是人类的超越意识 ——丹尼尔。贝尔
• It is only fear first in the world that made gods. • -----Johnson • 最早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众神的,无非是恐惧而已。 • ——[英]约翰逊
•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 • ——马克思
• .
佛教
• 苦谛,讲人世间充满痛苦。有“三苦”和“八苦”之 说 人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痛苦过程 一言以蔽之曰:“苦海无边。”
佛教
• 灭谛,讲述断灭世俗诸苦的根本,就是 消除欲望(渴求),达到无苦的境界,即摆 脱轮回,进入欲爱遍尽、烦恼尽灭、不 生不死的涅槃之境。
基督教
• 原罪说。 • 原罪论是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根据,在基督教看来,人 的本性就是有罪的,所以,人在尘世的最高职责就是 向上帝赎罪,赎罪的重要内容就是禁欲。神学家认为 ,人的罪孽的根源就在肉体的欲望。 • 既然罪恶是从肉体中长起来的,那么就必须用灵魂战 胜肉体、牺牲肉体。
救赎说。 基督教认为,整个人类都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原罪”是 无法自救的。人既然犯了“罪”,就需要付出“赎价” 来补偿,而人又无力自己补偿,所以上帝便差遣其独 生子耶酥基督为人类代受死亡,流出他的血以赎信教 者的罪。 耶酥基督虽然被钉死于十字架上,但不久又复活升天, 他将再一次降临人世,拯救信仰基督教的人。
•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 阶段、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而产生的。 • 古代,人们对雷电,风雨,地震,山崩等突如其来 的自然现象感到恐慌,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 宰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就是神。顶礼膜拜、歌舞祈 祷就是人类对神的友好表示。
女娲造人
上帝创造亚当
宗教产生于社会不平等与压迫
伊斯兰教信徒的祈祷
“古尔邦节
信仰 伊斯 兰教 诸民 族的 传统 节日
伊斯兰教建筑
1
埃及开罗伊斯兰教寺庙
伊斯兰教建筑
2
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
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
佛教始创于古印度,目前信徒约3.05亿人。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名 字叫悉达多,生活在距今两千五六百年以前,与 我国的孔子同时,活了80岁。他是释迦族人。 “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
一、宗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将长期存在
• 自学
二、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特征
• 自学
三、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的两重性
• • • • • 1、积极作用 有利于社会稳定 有利于民族团结 有利于文化建设 有利于国际交往
• • • •
2、消极影响 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消极影响 可能影响民族团结 不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起源
人创造了宗教, 而不是宗教创造了 人。 ——马克思
• 宗教产生于落后的生产力
经常出没在田峒里的青蛙,因其肺小且皮薄,吸氧
有限,需要依靠表皮黏液帮助吸收氧气,而天之阴 晴又影响到黏液浓度,若浓度大则妨碍吸氧,叫声 变得沙哑不响亮,意味着天要大旱。而天旱对水稻 是致命的威胁。 壮族祖先当时不了解这些科学道理,以为蛙可呼风 唤雨,灭虫除害,便尊其为图腾。
四、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
• • • • • 宗教信仰自由 尊重与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反对利用宗教进行违法活动 反对我国势力的宗教干预与控制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2)法国 • 法国大革命以激进的态度斩断国家与宗 教的关系 • 1830年大宪章确立政教分离的原则,教 派平等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教与宗教
• • • • • 首先,宗教与意识形态相互渗透。 其次,宗教影响政府政策。 宗教教义与思想成为批评政府政策的工具 宗教组织成为影响政府是重要力量。 再次,宗教影响选举。
祈祷与唱诗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清真教或回教, 目前信徒约8.51亿人。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大约在公元610年前后, 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宣传伊斯兰教教义,以伊斯兰教为号 召,把阿拉伯半岛的各个部落统一了起来,成为一个强大 的民族。 《古兰经》(又称为《可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立 法依据。“古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诵读”。
佛教建筑
1
少林寺山门
泰国寺庙
佛教建筑
2
布达拉宫
佛教僧侣与法会
雪 顿 节
藏 族 的 传 统 节 日
二、宗教的政治作用
• 自学
三、国家与宗教的关系模式
• • • • 1、政教合一模式 2、二元竞争模式 3、政教分离模式 4、宗教政为一 • 世俗法律以宗教为依据,宗教教义是处理一切 民间事务的准则 • 国教 • 伊朗
•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反映,也是对
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司息,
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3.当今世界主要宗教
产生时间 产生地点 创始人 信仰 标志 基本经典 大的教派 当代流行地方 教徒人数 公元1世纪 亚洲西部 耶稣 上帝和它的独生子 耶稣 十字架 圣经 天主教、东正教、 新教 全世界 约19.9亿人 公元7世纪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公元前6-5世纪 古印度 释迦牟尼
1、宗教改革运动
• 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 • 德意志成为“教皇的奶牛” • (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要高
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神圣罗马帝国”年 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 )
• 出售“赎罪券” • 马丁。路德:因信得救!
2、政教分离
• 1)英国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天主教的国教地 位,主张宗教多元化 • 洛克:《论宗教宽容》 • 英国的宗教与国家逐渐分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