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1.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网络的基本要素:
•从系统功能角度看,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
•资源子网中的设备通常又叫做数据终端设备DTE,通信子网中的设备通常又叫做数据通信设备DCE。
1.4网络的功能和特点
1.5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总线型课程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
①能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个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
②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解网络基本原理;
③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网络操作,了解网络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1. 1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网络的发展及趋势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从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演变过程。
◆能正确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能正确的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网络的形成与发展2、网络的基本概念3、网络的组成4、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
教学难点:
1、资源子网2、通信子网3、网络的拓扑结构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授课时间:
具体分配: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二、回顾上节内容
•组成:由中央节点与各站点通过传输介质连接而成。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实行集中式控制。该节点可能是转接设备,也可是主机。
•特点:结构简单,建网、扩充、管理、控制和诊断维护容易;但可靠性差,分布式处理能力差,电缆长度大。
(2)树型网络:
•组成:多级星型,分级连接。
•特点: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故障隔离容易;但结构较复杂,传输延时较大。
四、演示案例(见课件)
五、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04
单位:攸县职业中专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基础
单元或章
第一章
授课教师
授课名称
计算机网络概述
学时
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
2.了解网络的基本要素与组成;了解网络的分类方法、功能和特点;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4.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特点和应用。
能力目标:
(3)总线型网络:
•组成:各站点通过相应的连接器连接到公共传输介质(总线)上,各站信息均在总线上传输,属广播式信道。
•特点:结构简单,扩充容易,可靠性较高;但控制复杂且时延不确定,受总线长度限制而使系统范围小,诊断维护较困难。
(4)环型网络:
•组成:各站点由传输介质连接构成闭合环路,数据在一个环路中单向传输。要双向传输时,必须有双环支持。
三、传授本节知识: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和深入,原来单个使用的计算机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尽管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在不断倍升,但每台计算机所具有的资源还是有限的,如存储容量不够大、打印机质量低等。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对信息的处理不仅仅是归纳、计算、分类等,还需进行大量的信息传递。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互,计算机网络技术应运而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阶段
(2)多机系统的互连阶段
(3)标准化计算机网络阶段
(4)网络互连和高速网络阶段
2.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
Internet起源于ARPANET(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1969年建立的分组交换网),使用TCP/IP协议。后来ARPENET分为军事和民用两部分。其中民用部分与NFSNET (国家科学基金会网,1986年组建的学术性计算机网络)及其不同的兼容网络一起,成为Internet的基础。
•特点:节省线路,路径选择简单;但故障诊断困难,不容易扩充,节点多时响应时间长。
(5)网型网络:
•组成:节点间连线较多,各节点间都有直线连接时为全连通网,大多数连接不规则。
•特点:可靠性较高,节点共享资源容易,便于信息流量分配及负荷均衡,可选择较佳路径,传输延时小;但控制和管理复杂,协议和软件复杂,布线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
1.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网络定义
利用①通信线路将②地理上分散的、具有③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④通信设备按⑤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⑥以功能完善的⑦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⑧复合系统。
2.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3.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4.互连网
5.无线网
6.公用网和专用网
7.透明和虚拟
8.虚拟局域网与虚拟专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