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备课格式

电子备课格式

电子备课格式————————————————————————————————作者:————————————————————————————————日期:电子备课用纸二年级科目:语文教学时间:年月日课题22 我为你骄傲页码及说明教学目标1、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流程个性设计第一课一.谈话激趣,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板书“骄傲”)你知道骄傲是什么意思吗?(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补充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为“我为你骄傲”(生齐答)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老奶奶“我”送报的孩子“你”)老奶奶为什么要说“我为你骄傲”呢?让我们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吧!二、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2、再读全文,做到通顺、流利。

三、交流1、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全班正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老师用“我为你们骄傲”这句话来评价,请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为他们骄傲,铺垫“骄傲”在文中的意思。

四、朗读课文,学习词句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或者自己喜欢的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五、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六、指导书写。

1、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点评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新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自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思考。

а.是什么事情,使老奶奶写了“我为你骄傲”这句话?(1)想象“我”和小伙伴扔小石头时那开心、有趣的场面,想象在这种情景中“我”和小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2)当老奶奶知道玻璃窗被打碎了,她没有去追问,她在想什么?(3)当老奶奶天天收到“我”送的报纸时,她又会想起什么?当老奶奶收到“我”积攒的七美元和一封道歉信时,又会想些什么?ь.老奶奶为“我”的什么品质感到骄傲?(引导学生懂得做了错事,要勇敢地承认并及时弥补)2、分组交流,全班汇报。

三、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分组练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做了错事应当怎么办?是怎么解决的?3、回家把课文读给你的好朋友听,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听听他们的想法。

四练习书写。

听写生字词。

五、积累语言。

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用横线画出来。

六、作业:读读抄抄课后词语。

七、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bào zhǐbō li shí qǐpò suìɡuānɡ huájìxù( ) ( ) ( ) ( )( ) ( )xìn fēnɡjiāo ào(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我们看着石头像( )一样射出,又像( )一样( ),觉得很( ),很( )。

我( )一块( )的小石子,把它( )了出去。

(),石头砸在了老奶奶家的后窗户上。

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像( )一样飞快地( )了。

2、因为老奶奶觉得“我”是一个()的好孩子,所以她要写“我为你骄傲”。

三、小练笔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做错了事,应当怎么办?想一想,写一写。

答案:二2、知错就改、诚实教学后记《我为你骄傲》教学反思《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件很生活化的小事,故事虽小,却真实感人,贴近学生的生活。

文中的孩子“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承认,但愧疚的心理始终伴随着“我”。

内心的懊悔,担心“做贼心虚”似的心理及自我解脱的办法描写得细致而动人,而老奶奶回赠的那句包含着疼爱宽容和鼓励的话更是出乎意料。

课文中有两条线索:“我”的情感变化为明线,老奶奶的情感变化为暗线,考虑到学段特点,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我”的情感变化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发现。

以下谈谈对这堂课的教学认识。

一、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义低段学生的教学重在字词句的理解。

教师的传授教学并非单方面的授予,而是让学生能够习得、理解并运用。

根据低段学生的特点在理解字词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比如“骄傲”一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部分还停留在“自以为是”的贬义理解,而因此在课堂当中的我为你骄傲则是褒义。

我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让先说说自己对骄傲的理解,再出示运动员图让学生理解骄傲还有另一种褒义。

最后让学生再举例说说班级中还有谁值得我们骄傲的,并自豪地对他说一说。

再是“不自在”的理解,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有过不自在,再放入课文中朗读理解感悟。

二、紧抓情感主线,理解课文课文的理解认识主要以男孩的心里变化为主线贯穿始终。

因此课堂中我以“开心、害怕、不自在、轻松”一组词语出示让学生对课文的中心主线进行大概的梳理整体感知。

接着根据情感主线让学生感悟“开心、害怕、不自在”三个心情变化的理解。

通过比喻句“……像……又像……”、“像……一样”的抓读,感悟。

做做动作,体会男孩的开心,害怕。

联系生活实际、换位思考理解男孩心里的不自在。

当然课堂当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课堂朗读指导不深入。

在让学生理解害怕时并没有让学生更多深入地如体会,除了害怕以外,甚至没有更多的体会。

因此这里费时多而效果却一般。

在理解不自在时没能放开让学生更好地去畅谈,从而导致朗读效果一般。

二、课堂关注生本不清晰。

在学生对“攒”字的意思理解产生误区时,我没有及时进行牵引指正,而让机会悄悄溜走。

在学生对“攒”字的理解在“赚”“挣”的层面上时我该及时追问“你说的是把这些钱赚过来之后要去买一样东西就要——攒钱,这就是——”引出学生对“攒”字的理解。

三、课堂引导语需加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往往一句话的差距就会错过众多的精彩。

课堂当中,我的教学语言还过于生硬,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这点的锻炼是我不可或缺的要点。

我为你骄傲》是一个常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小故事。

讲述“我”怎样由“打破玻璃”到“攒钱赔偿”以及最终得到老奶奶巧妙地宽容与鼓励的经过。

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亲切真实、贴近儿童生活。

孩子内心的懊悔、担心、“做贼心虚”的心理以及自我解脱的办法描写得细致感人。

课题揭题后,我启发学生思考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我”是谁?“你”又是谁?“为什么我为你骄傲”等问题。

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朗读课文,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激发学生读文的热情,营造学习的氛围,增强了读书活动的目的性。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开火车扩词等多种游戏识字方式,让学生体会词语在读书中,在生活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在与同学的相互交流中识字,记字,丰富了学生的识字经验。

多种形式的巩固,促进了学生的识记,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读书是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为了使学生从孩子纯真、悔过的表现和老奶奶博大胸怀中受到深刻地教育和启迪。

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感悟,设计中注意读书的层次性、目的性、趣味性,引导学生读书的热情,给学生足够的个性化表达的机会。

让他们以各种形式,反复读课文,自读自悟,从而使学生在读中领悟,读中体会。

获得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

引导学生在体验人物心理,评价人物表现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是本节课的又一个特点。

如“模仿兔子逃跑”“换算7美元是多少人民币”“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这些问题的设计,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把学习的领域拓宽到课外,充分体现语文了学科的人文性。

课内外的有效结合,启发学生的思考,挖掘学生的心理体验,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学生在充分交流过程中,学会面对错误,承认错误。

学会宽容,学会感动。

提高了认识,促进了良好品质的形成。

课文的结尾我设计了续编故事,让学生设想后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样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习作和想像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续编过程中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熏陶和影响。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件很生活化的小事,故事虽小,却真实感人,贴近学生的生活。

文中的孩子“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承认,但愧疚的心理始终伴随着“我”。

内心的懊悔,担心“做贼心虚”似的心理及自我解脱的办法描写得细致而动人,而老奶奶回赠的那句包含着疼爱宽容和鼓励的话更是出乎意料。

教学中,我以小男孩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让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在出示课题后,我采取的是从问题入手的方法。

引导学生先整体朗读课文,利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先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小男孩的感情线索。

这一环节,既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也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抓主要内容的意识。

然后再逐层深入研读。

抓住小男孩“开心——害怕、担心——不自在——一阵轻松”的句子,再让学生从句子中找出重点词语进行理解和体会情感,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与训练。

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引导者,引导学生按照理清的先后顺序来自主交流,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通过学生发言,抓住学生所说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多元理解。

如在理解小男孩担心的内心世界时,我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此时你就是那位小男孩你会担心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我会担心老奶奶批评我”,有的说:“我担心老奶奶打我”,有的说:“我担心老奶奶以后讨厌我”,有的说:“我担心老奶奶以后不让我给她送报纸”,有的说:“我担心老奶奶去我家告诉爸爸妈妈”,有的说:“我担心老奶奶让我陪钱”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与文本对话交流。

并启发学生谈“不自在是什么感觉”“你遇到过像课文中的小男孩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这样也就把文中的人物情感转移到学生自身上,表里结合,自然宣泄。

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使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