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所说:日本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 才能面向未来。我们敦促日本切实恪守深刻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 和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国际社会,否则日本同亚洲邻国的关 系就没有未来。
安倍态度
今年9月自民党总裁选举时,他一度表示,“任 首相时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参拜靖国神社,这 让我一直悔恨不已”。但被问及如果再次担任首相 是否会参拜靖国神社时,他表示“要酌情考虑”。
17日参拜完靖国神社后,安倍面对媒体同样的问 题时说:“日中、日韩关系处于目前的状况,不便 就担任首相后的情况表态。” 他还表示,“我此次参拜是以自民党总裁身份 对战争中为国捐躯士兵的灵魂表示尊重,我想任何 国家都会对为国阵亡将士的灵魂予以抚慰。这是一 种表达维护地区和平的方式。”
日本政府对晋国神社的参拜
2001年——2006年期间,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竟连续六 次参拜靖国神社(其中一次在 8月15日)。
日本政府对晋国神社的参拜
2013年4月23日日本168 名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人数为 1989年来最多
日本政府对晋国神社的参拜
而自2006年小泉纯一郎之 后,6年多来就是2014年迎来甲 午马年,也就是正值日本发动甲 午战争120周年,中日关系严重 恶化,处在新的历史十字口之际。 造成中日关系雪上加霜的是, 2013年12月26日,日本现任首 相安倍晋三在第二次执政一周年 之际,悍然前往参拜靖国神社, 并以“总理大臣”名义献上白色 菊花
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
-----靖国神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靖国神社供奉对象。
2、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 3、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甲 军数 侵 级 官是 略 该 战 兵在 主 神 犯 及中 义 社 。 殖日 战 供 民战 死 奉 地争 的 自 募及 军 明 集太 人 治 兵平 及 维 。洋 军 新 其战 属 以 中争 , 来 包中 其 为 括阵 中 日 了亡 绝 本 的大 军 名日 多 国 14
靖国神社大门外两 侧是建于19两座10余 米高的石灯笼状纪念 塔。
塔身底座嵌有16块浮雕, 描绘了甲午战争等历次 战争的画面,并都配有 文字说明。这些浮雕在 变相地炫耀日军当年帝 国军人“丰功伟业”。
靖国神社是日本侵略历 史的罪证。对靖国神社的态 度,直接反映着日本政府对 过去侵略历史的认识和未来 发展的态度。
中国的反应
1、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率先在日本《每日新闻》发表题 为《发表“不战誓言”找错了地方》的署名文章,批驳安倍 参拜的错误观点。 2、近40余人次中国驻外使节通过发表署名文章、召开 记者会等方式批驳安倍政府错误言行,频率之高、规模之 大十分鲜见。 3、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当天下午即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木寺 昌人,表示如果日方蓄意继续挑战中日关系底线,中方必将 奉陪到底。 4、国务委员杨洁篪发表谈话表示中国人民不可侮,奉劝安 倍改弦易辙。
全 国 政 协 十 二 届 二 次 会 议 新 闻 发 言 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靖国神社问题事关日本的 当政者能否坦诚面对自己国家 的过去,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 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能 否尊重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包 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 民拭目以待的。
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犯下的侵略罪行铁证 如山。日本只有正视和深刻反省过去的侵略历史,才有 可能开辟未来,才能真正同亚洲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日本各方态度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3月14日 报道,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3年12月参拜靖国神社一事, 时事通信社日前进行了一次与理 论调查,结果显示,44.6%的被 访者认为“不应该参拜”, 38.0%的被访者认为“应该参 拜”。
由此可见,除了部分右翼分子, 大部分日本人还是正视历史,希望两 国友好发展的。
靖国神社 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中日关系进入“冰封”状态。
不要走!!! 等你思想高大上了再说吧!
中国群众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参拜靖国神社。
如何改善中日关系:
日本领导人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 靖国神社,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 基础,他已经失信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 民。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持续发展, 未来的发展令人担忧。 我们希望日本领导人认识到其倒行逆 吕新华 施的严重后果。如果他真心想改善与周 边国家的关系,就必须以实际行动纠正 其错误,立即停止破坏中日关系、制造地区紧张局 势的一切言行。只有这样才可能重新打开中日对话 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