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 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 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4、借吟咏燕、柳、梅、杨花等,寄寓身世 之感,抒难以明言之意。
作家们常以花草、闺房、送春、惜春
为题材,表现自己的生活情趣,寄寓他们
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以及受到挫折时的悲伤
在秦观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 轼。元丰元年夏天,秦观去京城应举,顺道 前去徐州拜谒苏轼(当时苏轼出任徐州知州 ),两人相见甚欢,临别时,互作诗惜别。 其中秦观有两句:“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 一识苏徐州。”表达自己对苏轼的仰慕之情 。苏轼看了秦观的诗后,对其才华极为赏识 ,并称赞他有屈原和宋玉一般的才华。
情绪。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 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 作尘,只有香如故。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 词的主要特点。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 欢离合,喜怒哀乐。 文采灿烂的《花间集》,就是一部言情 之作;晏殊的《珠玉词》,抒情委婉;欧阳 修的抒情小词,写得婉媚轻柔,情致缠绵;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工文章,精骑射, 而小词却委婉传情,凄恻动人。
用美的意象创造美的意境,是婉约词 的基本特征。作家们把美的语言、美的形 象、美的意境,和谐地统一起来,创作出 大量具有诗情画意的绝妙好词。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把读者带入美的 意境。
秦观词
1、生平 秦观,字少游 ,号淮海居士,少有才名, 研习经史,喜读兵书。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 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 。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晁补之、 张耒),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 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 精细,风格凄迷幽婉,清丽曲雅,音律谐美, 情韵兼胜。
45岁以前,李清照基本上过着这种学者 式的比较平静的书斋生活。一年重阳节,李 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 作官的丈夫,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 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 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 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 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 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 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
婉约词,宋词风格流派中与豪放词比 肩的一种,这一类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 、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 润清丽,取材上多涉儿女之情、离别之意 ,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 绪,有一种柔婉之美。
晚唐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 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 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 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 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 美之风。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 ,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坛名家,词 风虽不无差别、各擅胜场,大体上都可归诸 婉约范畴。
三个创作阶段: 第一阶段,创作多为游记,间或有抒发 落第之憾,写作手法则是把身世之感融入艳 情,借男女之情抒发不得志的失意。如《满 庭芳》 第二阶段:词作内容仍不脱艳情,但风 格清新婉约,高雅蕴藉。如《鹊桥仙》 第三阶段:词风由清新婉约一变而为哀 婉凄清,名作甚多,并引起当时和后世很多 人的共鸣。如《踏莎行》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 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 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新旧两 党斗争激烈。元祐间新党重新执政,苏轼因为 旧党而坐罪,秦观受牵连同遭贬谪,他先贬杭 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 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 接二连三的贬官,少游内心的悲苦绝望可想而 知。他来到郴州后写下了这首词,以委婉曲折 的笔法,抒写了谪居之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 古绝唱。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郴江啊,你生来就围绕着郴山,为什么,竟 向潇湘水流去? “幸自”和“为谁”两个词,表现出那山山 水水仿佛都活了,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这 两句是借景抒情,写词人纵目郴江,抒发远 望怀乡之思,是作者郁闷心情曲折委婉的发 泄。
郴江流向了潇湘,本是自然现象,而词人却 说“幸自绕郴山”,这是他的主观愿望,就像 词人自己,他本希望仕途顺利,实现自己的理 想,可是现实却是自己被贬郴州,理想迷失。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 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生于 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曾以文章 受知于苏轼,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精通经史,长于散文,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知书能文,很有 文学修养。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 赵明诚结婚。明诚21岁,在太学当学生,聪明 好学,喜好收藏考订金石刻词,热爱文学艺术 的李清照嫁给这样一个醉心于文化艺术品的收 藏与鉴赏的丈夫,是情投意合,生活十分美满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他们婚后在 汴京的生活时说,赵明诚每逢初一、十五,便 从太学请假回家,到相国寺买回一些碑文刻本 ,拿回家中,两人共同品赏,校勘,惬意美满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感时伤世 作家们把家国之恨、身世之感,寓于咏物,表面 看似抒写爱情,描摹物象,实际上却别有寄托。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 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李煜《望江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词人通过孤馆、杜鹃、斜阳等意象,描绘 出了在寒风中紧闭门窗的孤寂的旅馆,以 及窗外杜鹃的哀鸣声,和那斜阳无声落下 去的画面,营造出了一个凄清的意境,表 达了作者凄凉、悲苦的心情。
“孤”
描绘了一个旅馆地处偏僻,周围的 环境冷冷清清的画面,营造了一个清冷 ,孤独的意境,表达了词人贬谪客居他 乡的孤独愁苦以及无人来往的孤寂之情 。
3、悼亡
作者结合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形象地
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 的忆念。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 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 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 ,短松冈。
鹧鸪天·半死梧桐
“闭” 写出了清冷的旅馆门窗紧闭,以防止 料峭的春寒闯入的画面,使原本就清冷的 旅馆更加的无人问津。营造了一个清冷、孤 寂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孤独、冷落、无人 关心的寂寞心情。
一个羁旅之身,
所居寂寞孤馆,
所感料峭春寒, 所听杜鹃啼血, 所见日暮残阳, 贬所凄清冷漠,词人愁云惨淡。 此情此景,少游只能以“可堪”道之。
人文传播学院
婉约词
目录
一
婉约词概述 二 秦观词 三 李清照词 附 纳兰性德词
婉约词概述
一、产生与发展
婉约,即婉转含蓄。词本来是为合乐 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 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 ,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乎离愁别绪、闺情 绮怨,伤春悲秋,光景留连,表达方式含 蓄蕴藉,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 语言圆润清丽,风格绮丽。
无理之语,却是至情之辞。正是那生活遭遇 到极大忧患挫伤苦难的人,才对天地之间的不 平发出这样的诘问。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我之境,以我 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 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秦观的词能以境胜,把自己的心情移到景 物上去,创造“有我之境”。
李清照词
一、生平
婚后不久,新党蔡京当政,赵挺之升任尚 书右丞。他们极力打击旧党,“籍记元佑党姓 名,不得与差遣”。李格非时为提点京东刑狱 ,竟因在党籍而被罢官。李清照当时曾献诗给 赵挺之试图救援其父,诗中有“炙手可热心可 寒”的话,可见在她婚后李家曾遭到政治上的 不幸,她对赵挺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的。
约在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开始出 仕,曾任鸿胪少卿。四年后,赵挺之去世, 李清照即随赵明诚离开汴京,迁居山东青州 赵氏故家,在这里一住十年。后来赵明诚复 仕,连任山东莱州和淄州太守多年。在这前 后二十来年的时间内,李清照一直帮助丈夫 搜集、考订、整理金石文物,夫妻二人在学 术上共同商讨,互相切磋。二人互敬互爱, 平等和谐。夫妻志同道合,她把整个身心都 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 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 技法日臻成熟。
“失”、“迷” 使动用法,使„„失(迷),准确地勾 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的画面,营 造了一个烟雾迷茫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凄迷 、失落的心情。 “断” 描绘出了词人长久的伫立在那里,苦 苦的寻幻想中的美好境界,却未找到的愁 苦画面,营造了一个迷茫飘渺的意境,表 达了作者对前途渺茫的失望痛苦的心情。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 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 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 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 惹啼痕。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云汉迢迢暗渡。金风玉 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踏鹊桥归路。两情若 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 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 作家们把肺腑 中的真情、悲愁与欢愉,通过抒情的婉约词 ,曲折细腻地透露出来,赢得古今无数读者 的同情与共鸣。
三、婉约词的意象
主要意象有:自然景物、庭院楼阁、女 子妆容。这使婉约词缺少历史沧桑感,他们 虽然也写历史,但都是对过去的欢乐与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