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应用文
三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而公安机 关、检察机关拒绝立案或起诉的公诉案件
2、刑事自诉状的特征
第一,必须是由自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诉 讼的文书,其他人无权提起诉讼。 第二,被告人的行为,必须是构成犯罪的行为, 对于一般的违法行为或已经超过追诉时效以及 被告人已经死亡的,不得提起诉讼。 第三,必须向有管辖权的第一审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 第四,必须是对法定自诉案件提起的诉讼,需 要侦查的刑事案件,则应有人民检察院提起公 诉。
法律应用文
法律应用文的概念
法律应用文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 在参与法律活动、处理法律事务时,依法制 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主要包括民事起诉状、刑事自诉状、上诉 状、申诉状、答辩状。
法律应用文的特点
(一)合法性 (二)特定性 (三)论辩性
第一节 民事起诉状
一、民事起诉状的文体基础知识
1、民事起诉状的概念
二 格式和写法
1 上诉状的格式与写法 首部 包括标题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正文 包括事由、上诉理由、上诉请求三个部 分。 尾部 包括受理上诉状的人民法院名称、上诉 人签名或盖章、上诉状的日期和附件。
二、刑事自诉状的写作方法
由首部、正文、尾部组成。 1、首部 标题 当事人基本情况
2、正文
这部分应依次写明三项内容
诉讼请求 事实与理由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3、尾部
与民事诉讼状基本相同
第三节 上诉状 申诉状 答辩状
一、文体基础知识
1、概念 上诉状,是诉讼当事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依照法定程 序,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撤销、变 更原审裁判,或者重新审理的诉讼文书。 申诉状,是指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害人 及其家属或者其他公民,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裁定认为确有错误,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 申请复查纠正的书状。 答辩状,是指民事、行政案件被告人或被上诉人, 针对起诉和上诉的事实和理由、请求,进行回答或辩 解所用的诉讼文书。
二、民事起诉状的写作方法
组成部分: 首部 正文 尾部
1、首部
⑴标题:“民事起诉状”或“民事诉状”。 要求位置居中。 ⑵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包括: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 工作单位、职务、住所
2、正文 诉讼请求
这部分要简洁明确,有多项请求的,要分 项列写。
事实与理由
一般分开来写。
2 分类与区别
上诉状分为刑事上诉状、民事上诉状、行政上诉状。 申诉状与上诉状的区别:申诉状是对已经发生法律 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而提出的书状,不受 时间的限制;而上诉状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才有 效,逾期不得上诉。 上诉状递交的是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 诉状递交的一般是原审人民法院。 答辩是应诉行为,是与起诉状、上诉状相对应的文 书。 答辩状可分为民事答辩状和行政答辩状。
第二节 刑事自诉状
一、刑事自诉状的文体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识
1、刑事自诉状的概念
刑事自诉状,是指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 或其法定代理人、要求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或 者附带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诉状。
刑事诉讼法对自诉案件的范围作了具体规定, 它包括三方面: 一是起诉后才可受理的刑事案件
二是其他不需要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
事实部分首先应当写明民事案件的案情,如时 间、地点、人物、原因、事件经过、后果等。其 次,叙事要真实、明确,实事求是地反应客观现 实;要组织整理好事实材料。 理由部分,这是诉讼请求的根据之一,要在叙 述事实的基础上,分析认定被告行为或案件事实 的性质。
尾部 写明受理诉讼的人民法院的名称。 副项中写明按被告人数提交起诉状副 本的份数。 最后写起诉人的姓名及起诉时间。
民事起诉状是民事案件的原告或其法 定代理人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依照有 关法律和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文书。
2、民事起诉状的特征 第一 必须是由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诉讼。 第二 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 和理由。 第三 必须向有管辖权的第一审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 第四 争执的焦点是民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