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如形象(直感)思维一样是一种思维现象。

它是在感性认识形式(感觉、知觉、表象)所取得的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性认识形式(即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地反映过程。

可见,概念、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一、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
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每个教师应该认识到结合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只有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自觉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逻辑因素,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二、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弊病之一。

这样做显然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视思维过程从方法方面讲,要求教师选择最佳教学方法,讲清思维过程。

首先教师要安排好讲解的层次,清楚的讲解层次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对每节课教学的内容一定要理清讲解的层次,除了要安排好复习导入、新授讲解、巩固练习等大层次外,还要理清每个大层次中的小层次。

层次的逻辑性既能为讲清知识服务,又能为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服务。

其次,教师应设计好讲解的方法,讲解方法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讲清思维过程。

好的讲解方法应该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启发式,既要考虑到知识的讲解方法,又要考虑到能力的培养方法。

第三教师要注意总结思维顺序。

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过渡阶段,教师在讲解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出操作的序和思维的序。

三、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鼓励才能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学生不敢质疑问难是许多班级存在的普遍情况,一些教师认为对此不必大惊小怪,须知学生不敢质疑问难将严重影响班级学习气氛和学生智力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呢?总结老师们的经验,首先教师不能扼杀学生中出现的质疑问难的好苗头。

学生敢于提问或发表意见是一个极好的苗头,即使是错误的意见或者问倒老师的问题,教师都应予以重视和欢迎,然后加以适当的引导,千万不要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学生中出现的质疑问难的好苗头。

其次,教师要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第三,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

学生敢不敢质疑问难,教师除了鼓励敢于质疑问难的学生外,还应该根据初中数学的特点,激发全体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达到既透彻理解概念,又诱发质疑问难积极性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