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GD/FS-2290(管理制度范本系列)某地铁项目设备安装安全监理细则详细版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某地铁项目设备安装安全监理细则详细版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了科学地组织好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生产施工的管理水平,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实现本工程安全控制目标。
在本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及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强制性标准以及省、市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以外,还依据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3、《施工现场供电安全技术标准(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128-2000)》、《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33-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和标准;4、监理规划;5、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6、施工组织设计一、本工程安全特点及安全目标:(一)工程概况、特点:深圳地铁9号线起于南山区红树湾站,止于罗湖区文锦站;线路主要经过南山区、福田区和罗湖区,总体呈几字型布置;线路全长25.464km,共设车站22座,其中换乘站10座,分别为:11号线(红树湾)、7号线(车公庙、红岭北)、1号线(车公庙、大剧院)、2号线(景田、大剧院)、4号线(上梅林)、6号线(银湖)、16号线(孖岭)、3号线(红岭)、8号线(文锦),全部为地下线路,平均站间距为1.172km,最大站间距为3.377km(深圳湾公园站-下沙站),最小站间距为0.647km(梅景站-下梅林站);全线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处,车辆段位于深圳湾公园站东北侧,停车场位于孖岭站东南侧;全线设110KV主变电站两座,分别位于侨城东和银湖。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BT项目轨道工程共设置4个铺轨基地:侨城东车辆段铺轨基地,基地面积约6000m2,利用出入段线U型槽进行下料;香梅铺轨基地,基地面积约6500m2,下料口大小约为30m×20m;笔架山停车场铺轨基地,基地面积约9000m2,下料口大小约为30m×9m;圆岭铺轨基地,基地面积4000m2,下料口大小约为30m ×16m。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BT项目9201标段轨道工程范围包括:正线、辅助线(含联络线)、出入线及侨城东车辆段、笔架山停车场内轨道工程施工。
轨道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临建工程施工、道床施工、道岔施工、检查坑施工、无缝线路施工、线路和信号标志施工、车挡及附属设施安装施工、配合进行调试工作等。
道床形式有:普通整体道床、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减振垫浮置板整体道床、道岔整体道床、碎石道岔、碎石道床、立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等;道岔形式有: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50kg/m钢轨7号单开道岔、60kg/m钢轨9号5m间距交叉渡线、50kg/m钢轨7号5m间距交叉渡线等。
轨道工程施工里程为:正线轨道施工里程:Y(Z)CK0+438.000~Y(Z) CK25+845.000。
侨城东车辆段出入段线轨道施工里程:RDK0+000.000~RDK1+220.649,CDK0+000.000~CDK0+908.094。
笔架山停车场轨道出入段线轨道施工里程:RDK0+000.000~RDK1+010.338,CDK0+000.000~CDK2+015.120。
联络线轨道施工里程:LDK0+000.000~LDK0+460.925。
(二)安全目标:安全管理监理目标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关念,坚决落实国家、市政府和业主制定的安全管理条例和制度,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杜绝工程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的发生,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
二、监理的监控方法(一)循环动态监控方法针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内容,按程序进行循环动态控制,使得各施工阶段、各个分项分部工程、各施工工序等全过程处于动态受控状态,其基本循环为:(1)编制安全监理规划和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确定安全监控目标、机构及人员岗位的分工、监控制度和实施方案等;(2)严格按规程规范详细全面定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与措施;(3)施工过程巡视与施工现场监督和监督性检查;(4)做好安全状况的评审、分析和评价;(5)对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的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6)监督落实整改措施,并反馈处理结果的信息;(7)对监理无法解决的安全问题报告建设单位或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二)审查安全技术文件等事前预控法(1)审查承包单位监理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有关文件,确保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花;(2)审查各分包单位的技术资质证明文件,确认合共的分包单位;(3)审查承包单位的开工报告及开工条件,避免盲目开工造成的安全隐患;(4)审查项目安全组织体系和安全人员的配备能否满足规定要求和安全生产需求;(5)审查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安全方案。
包括是否按程序报批,是否满足强制性条文规定,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分部是否都编制了专项施工安全方案,并邀请专家进行评审等。
(6)审查进场施工机械设备、器具、防护器材等使用证明文件,防止不合格品用于工程施工;(7)审查承包单位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安全检查记录、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等资料,掌握施工安全动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三)见证检验监控法按照规定对安全措施工程所用的材料,如防护网、脚手架管材及连接件、电线等进行现场抽样检验,并跟踪见证现场取样及时送检试验全过程,杜绝不合格的材料投入到工程。
(四)现场监督监控方法现场监督不仅是过程控制,也是一种预防控制手段,所以,本项目安全监理人员对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序实行现场监督,即到施工现场监督施工操作工人按照安全技术规范措施和按施工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用视觉检查或测量工具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及验证,实施监控施工全过程安全状况,及时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施工单位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五)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视抽查监控方法总监和各安全监理人员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工地巡视检查,对工地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和报告,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并跟踪处理。
安全监理人员、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专职安全管理员等共同参加对工地的定期安全大检查,并依照《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进行评分和评价。
(六)监理指令监控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若发现安全隐患,安全监理人员将在权限范围内及时下达书面预防指令、限期整改指令或停工整改指令,并对每一项指令进行跟踪落实,并且要求施工单位对每一条书面监理指令的处理结果要书面给予答复。
(七)会议协调监控方法工地协调会是本项目安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工地每周一次的协调会通报工地安全状况,听取各方安全工作情况和需要协同解决的安全事项,并进行协调处理。
对复杂的安全问题或急需解决的安全问题,召开专项协调会或现场碰头会进行解决。
三、安全监理的控制要点(一)基本建设程序和安全生产管理的安全检查监控要点1)是否按规定办理了安监、质监申报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手续;是否按照规定落实安全施工措施费用;2)是否按照规定委托专业机构对施工图进行审查;3)工程中危险性较大工程是否按规定编审了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组织专家论证,并通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4)施工单位是否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资质是否合格;5)工程项目是否存在违法分包;分包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格;6)项目监理是否到位,项目部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数量、到位情况;7)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证;8)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是否有效实施;9)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制度;检查是否按规定进行评分,存在的问题是否已整改并已书面回复、复查;10)、特殊工程作业人员是否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施工管理人员是否对现场正在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检查指导与考核;11)施工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是否对作业班组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双方签字确认;技术交底记录是否完善;12)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新岗位或新的施工现场前,是否已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三级教育记录是否完善;13)施工单位是否为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14)施工单位是否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是否符合程序,内容是否有可操作性;15)施工单位是否按《江西省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统一用表》以及安监站、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的要求使用相关表格;是否按规定对施工设备设施、安全警示标志、消防设施等进行专项验收;是否办理了临时用电、动火、起重、高处作业等审批手续。
(二)施工临时用电的安全检查监控要点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批准是否符合规定程序。
临时用电组织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并由项目总监审查签字后方可实施;2)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过方案、编制、审批部门和施工、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投入使用;3)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是否及时和完善。
现场电气技术人员和电工是否履行安全职责;4)施工现场临电设施是否安全可靠,施工单位是否执行“安全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规定,其现场管理水平和状况是否完善,检查的内容应包括:①三级配电系统(包括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②TN-S接零保护系统;③二级漏电保护系统;④电源线、电缆线架设状况;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管理状况;5)对外电的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电工的资格证件是否符合要求;7)临时用电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是否符合要求;(三)防火安全检查监控要点1)是否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2)消防器材、设施是否配置到位,齐全、有效、合理;3)消防车通道、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布置是否合理、通畅;4)消防水源布局是否合理,供水通畅,水压充足;5)防火帽、消防标志、应急照明是否设置到位,完好、有效;6).用火、用电是否手续齐全,安全措施落实,无违章、隐患;防雷、防静电措施符合安全要求;7)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场所及其他重要物资、可燃物品是否落实防火防爆措施;(四)防高处坠落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检查监控要点1)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已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将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保证条件列入其中;2)施工单位在高处作业前,是否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并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高处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3)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现场管理状况和现场管理水平是否完善;4)脚手架材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