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位细部作法标准化手册》编写提纲前言第一章地基与基础工程1、基础筏板后浇带留置2、地下外墙止水钢板做法3、抗浮锚杆防水收头构造4、地下室超前止水构造5、桩头防水做法第二章主体结构工程1、混凝土墙柱顶部及根部防漏浆措施2、梁柱核心区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3、填充墙拉接筋预埋做法4、填充墙顶部砌筑做法5、构造柱马牙槎砌筑6、预制构件中穿线管、套管7、砌体上管线刻槽及填补8、构造柱与主体结构软连接构造9、钢筋直螺纹连接车丝做法10、剪力墙洞口工具式定型模板11、劲性结构梁柱节点深化设计与施工12、PC墙板套筒灌浆13、PC构件竖向接缝14、叠合楼板板底水平拼缝12、沥青道路管井周边基础做法13、路沿石转角处做法14、地下管廊预制构件节段拼装缝防水做法第三章屋面工程1、排烟(风)道做法:2、屋面排气孔做法3、屋面防水细部做法4、出屋面管道栈桥做法第四章装饰装修工程第一节外墙面工程1、室外构件顶部找坡及滴水槽做法2、外墙大角粉刷做法3、外墙变形缝做法4、幕墙装饰及不规则部位采用定制材料做法第二节内墙饰面及吊顶工程1、填充墙与混凝土墙交界处理2、室内楼梯滴水线做法3、涂料内墙面阳角粉刷第三节建筑地面1、水泥砂浆楼梯踏步阳角保护2、地暖楼地面面层抗裂做法:3、室外散水防沉降、开裂做法4、大面积地坪基层抗裂做法5、大面积地坪分隔缝填充做法第四节门窗工程1、外窗打胶质量控制:2、门窗框与洞口填充处理做法3、卫生间等多水部位门套防潮做法第五章安装工程1、穿墙管道、桥架封堵做法2、配电室扁钢接地转角部位做法3、吊顶内电线管敷设4、屋顶风机电源管敷设做法5、桥架伸缩节、吊架做法6、联合支架、阶梯型联合支架做法7、配电柜上部排线做法(主要是省去做电缆沟和电缆敷设的麻烦)8、地暖工程地暖管固定、面层防开裂做法9、接地端子蝴蝶卡做法10、管道保温铁皮包裹做法11、吊架丝杆做法12、屋面避雷带敷设做法第二章,第九条钢筋直螺纹连接车丝做法施工要点:钢筋直螺纹车丝前,应采用砂轮片切割机对钢筋端头进行切割,切口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切除马蹄形或者有扭曲的部分,不得用气割或者钢筋切断机进行切割。
加工钢筋螺纹的丝头、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牙形、螺距一致。
丝扣加工长度大于1/2套筒长度。
然后采用磨光机将加工的直螺纹丝头的毛刺打磨平整,加套塑料保护帽。
做法详图:实例图:钢筋下料端头切除车丝检查丝扣长度端头毛刺打磨加套保护帽第二章,第十条剪力墙洞口工具式定型模板施工要点:使用木方、木模板制作成“口”型基本框架,通过钢制转角夹具对直角处进行固定形成整体定型模板。
将制作好的门窗洞口定型模板安装到洞口位置;使用钢丝绳与花篮螺栓对就位后的定型模板进行纠偏;达到垂直要求后的定型模板,在其上下用钢筋头焊在钢筋骨架上,固定上下位置;再在洞口的左右两侧焊接钢筋头,固定定型模板的左右位置;为防止定型模板变形,在水平及竖直方向采用钢架管(4)对顶加固,间距为200mm-400mm。
做法详图:第二章,第十一条劲性结构梁柱节点深化设计与施工施工要点:因BIM技术具有模拟性及可视化特点,利用已有的CAD结构模型和Tekla Structures系列软件先进行钢构件模型搭建,实现钢构件3D实体建模,给予形象而直观化的认知,其次在钢构件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钢筋模型搭建,然后分析劲性节点及交叉关系,对其进行调整并优化。
1、采用Tekla Structures软件开展钢构件复杂节点深化设计,实现钢构件3D实体建模,给予形象而直观化的认知,3D模型包含了设计、制造、安装的全部信息需求,提高了制造和安装效率。
2、在钢构件复杂节点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平面设计图纸中梁、柱配筋信息,建立钢筋与钢构件的关系模型,发现节点连接问题及冲突,并对其进行处理,同时优化节点设计,确保构件制作质量,从而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3、混凝土梁与钢柱连接,为了减少钢筋搭接,一端采用接驳器连接,一端采用连接板连接。
做法详图:实例图:第二章,第十二条PC构件竖向接缝施工要点:套筒灌浆连接是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
PC构件与现浇构件的接合部,PC构件间的连接,PC构件与梁的连接,都采用了现浇混凝土。
这些部位转角比较多,可采用定型模板。
模板加固都使用对拉螺栓固定。
在预制墙板时留好对拉螺栓预留孔。
采用连通灌浆还需要进行划分灌浆区域,通常任意两个灌浆套筒间距不超过1.5米。
灌浆前,对预制构件底部缝隙进行封闭,封闭材料通常使用高强砂浆。
做法详图:第二章,第十三条PC墙板套筒灌浆施工要点:套筒灌浆连接是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
其连接性能应满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 中的Ⅰ级接头的要求,预制剪力墙中钢筋接头处套筒外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预制柱中钢筋接头处套筒外侧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套筒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
做法详图:实例图:第二章,第十四条叠合楼板板底水平拼缝施工要点:首先确定叠合楼板钢模具加工尺寸,对预埋构件进行精准定位;搭设临时支撑→调整支撑龙骨→叠合板安装→安装板上层钢筋网片→浇筑混凝土→养护→拆除临时支撑→板底拼缝的处理;清理板面及板缝→将叠合楼板钢筋锚入支座中→绑扎支座处负弯矩短钢筋。
做法详图:实例图:第二章,第十五条沥青道路管井周边基础做法施工要点:沥青道路管井周边易塌陷,主要原因为周边基础夯实不密实或者砌筑管井漏水等原因导致周边下沉,在施工时,具备条件时,尽可能现浇钢筋混凝土管井,杜绝漏水,另一方面,周边采用粘土按每层250mm进行人工夯实,确保不沉陷。
实例图:第二章,第十六条路沿石转角做法施工要点:1.路沿石必须按线码砌侧平石,侧平石要安正,切忌前仰后合,侧面顶线顺直圆滑平顺,无高低错牙现象,平面无上下错台、内外错牙现象。
2.路沿石必须座浆砌筑,座浆必须密实,严禁塞缝砌筑;3.路沿石接缝处错位不超过1mm;侧石和平石必须在中间均匀错缝。
4.路沿石侧平石应保证尺寸和光洁度满足设计要求。
外观美观,对弯道部分侧石应按设计半径专门加工弯道石,砌筑时保证线形流畅、圆顺、拼缝紧密。
弧形侧石必须人工精凿后抛光处理。
5.路沿石后背应还土夯实,夯实宽度不小于50mm,厚度不小于15mm。
6.路沿石勾缝:勾缝时必须再挂线,把侧石缝内的杂物剔除干净,用水润湿,然后用1:2.5水泥砂浆灌缝填实勾干。
7.侧平石勾缝、安砌后适当浇水养护。
做法详图:第二章,第十七条地下管廊预制构件节段拼装缝防水做法施工要点:采用插口工作面密封+端面密封的防水构造形式,插口深度为100~130mm,接口转角为1.5°~2.5°,接口防水采用2道橡胶圈主防水,插口橡胶采用三元乙丙楔形弹性橡胶圈,断面为CEPZ150型遇水膨胀弹性复合胶垫。
插口胶条采用滑动就位安装,针对外侧漏水进入管廊,楔形圈张口方向朝外,抵抗外部水压。
预制管廊接口处设置注浆管对管廊接口处进行注胶、注浆封装等维护措施。
做法详图:实例图:第三章,第三条屋面防水细部做法施工要点:(1)檐口、天沟、檐沟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天沟、檐沟应增铺附加层。
当采用沥青防水卷材时应增铺一层卷材;当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时宜采用防水涂膜增强层。
2)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应为200mm。
3)卷材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沟外檐顶部,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应用水泥钉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4)在天沟、檐沟与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交接应留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5)高低跨内排水天沟与立墙交接处应采取适应变形的密封处理。
(2)檐口的防水构造做法:无组织排水檐口8OOmm范围内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并用金属压条固定,密封材料封口;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檐口下端应抹出鹰嘴或滴水槽。
(3)女儿墙泛水的防水构造做法1)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
泛水收头应根据泛水高度和泛水墙体材料确定收头密封形式;砖墙上的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也可压人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最低高度不应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混凝土墙上的卷材收头应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2)泛水宜采取隔热防晒措施,可在泛水卷材面砌砖后抹水泥砂浆或浇细石混凝上保护;亦可采用涂刷浅色涂料或粘贴铝箔保护层。
(4)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做法1)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应铺贴到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
2)变形缝内宜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沥青麻丝,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应用卷材封盖,顶部应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混凝土盖板的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5)水落口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落口杯上口的标高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
2)防水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
3)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o4)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6)凝土压顶女儿墙、山墙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混也可采用金属制品或合成高分子卷材封顶。
(7)反梁过水孔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排水坡度要求留设反梁过水孔,图纸应注明孔底标高。
2)留置的过水孔高度不应小于150mm,宽度不应小于250mrxi;当采用预留管做过水孔时,管径不得小于75mm。
3)过水孔可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做防水处理。
预埋管道两端周围与混凝土接触处应留凹槽,用密封材料封严。
(8)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根部直径5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 的圆台。
2)管道周围与找平层或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防水层收头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3)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和高度不应小于300mm。
(9)屋面垂直出人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压顶圈下(图13.6.1—16);水平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防水层的泛水应设护墙。
做法详图:檐沟防水细部做法1一防水层;2一附加层;3一水泥钉;4一密封材料檐沟卷材收头做法1一防水层;2一附加层;3一水泥钉;4一密封材料;5—钢压条高低跨变形缝做法1一密封材料;2一金属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盖板;3—防水层;4一金属压条水泥钉固定;5一水泥钉无组织排水檐口做法1一防水层;2一密封材料;3一水泥钉砖墙卷材泛水收头做法1—密封材料;2一附加层;3一防水层;4一水泥钉;5一防水处理混凝土墙卷材泛水收头做法1一密封材料;2一附加层;3一防水层;4一金属、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盖板;5一水泥钉变形缝构造(砖墙)做法1一衬垫材料;2一卷材封盖;3一防水层;4一附加增强层;5一沥青麻丝;6一水泥砂浆;7—混凝土盖板变形缝构造(混凝土墙)做法1一防水层;2一附加防水层;3一合成高分子卷材;4—聚乙烯泡沫棒;5一混凝土压顶;6一保护层;7一保温层;8一衬垫材料(聚乙烯泡沫板)高低跨变形缝做法1一找平层;2一防水层;3一合成高分子卷材;4—聚乙烯泡沫棒;5一衬垫材料(聚乙烯泡沫板);6一金属板;7一固定、密封;8一附加防水层;9一保护层;10一保温层变形缝(结构为预制板)做法变形缝防水层;.1—13横式水落口2一附加层;3—密封材料;4一水落口直式水落口1一防水层;2一附加层;3一密封材料;4一水落口杯伸出屋面管道防水构造1一防水层;2—附加层;3一密封材料;4一金属箍垂直出入口防水构造1一防水层;2一附加层;3一人孔盖;4—混凝土压顶圈水平出人口防水构造1一防水层;2一附加层;3一护墙;4一踏步第三章,第四条出屋面管道栈桥做法施工要点:出屋面管道栈桥需结合排砖的分割和颜色进行加工,对于高度小于500mm的管道栈桥,宜采用铁艺成品栈桥,造型美观,对于高度超过500mm的管道栈桥,可采用型钢进行加工制作,在栈桥两侧设置不小于1.2m高的栏杆扶手,防止人员失足摔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