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风险管控应会应急处置卡风险点名称编号主要的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机械作业01 1.人员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2.操作人员检查过程碰伤手3.设备损坏、防护缺失等人员接触机械伤害、火灾、触电、物体打击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1.明确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岗位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3.定期检查维护4.加强线路检查5.配备相应消防应急救援器材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火灾时,立即通知现在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2.应急救援人员立即佩戴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取用应急救援器材在上风处进行灭火。
3.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救治受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急救。
4.进行现场控制,避免二次事故等发生。
5.发生机械伤害、触电等伤害时,及时切断电源,并及时拨打119、120。
风险等级:底风险/蓝色管控周期:每天管控责任人:岗位风险管控应会应急处置卡风险点名称编号主要的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配电室03 1.无证上岗。
2.用电设备、电缆电线不合格。
3.违章作业。
4.火灾。
5.无标识,误操作。
6.停电维修时,突然送电。
7.恶劣天气过后不排查用电设备。
触电、火灾、其他伤害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1.上岗前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2.电工作业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上岗操作,非电工严禁进行电气作业。
电工作业应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酒后不准进行电气操作。
3.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防护、使用、维修及线路架设必须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4.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电气设备、维修保养、线路检修、安装时,不准带电操作。
5.用电系统必须有保证灵敏可靠的两级及以上保护;施工用电与生活用电线路必须分开架设。
6.各线路不得超过额定容量运行,不可使用超过规定容量保险丝、保险片。
7.现场配电箱要有防雨措施,门锁齐全,有色标,统一编号,开关箱要做到一机一闸一保险,箱内无杂物,开关箱、配电箱内严禁动力、照明混用。
8.维修电器设备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取下熔断丝,挂上警示牌,经验电确认无电才能作业。
通电试验外壳要接地,禁止他人靠近。
9.高空作业必须有人监护、系安全带,使用竹木梯要牢固平稳角度适当,不准上下抛掷工具物品。
10.凡裸体带荷电的空架配电线路,在通过各种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段,应挂有警示标牌,引人注意。
11.遇有异常雷雨时,特别要注意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严防受潮漏电,必要时,应拉闸停电,确保安全。
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有人触电,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进行相应的救治,同时汇报车间主管或值班领导;2.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金属工具作为救护工具,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
应注意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
如其心跳、呼吸还存在,应使其舒适、安静地平卧,保持空气流通。
如其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3.急救电话:火警110、医疗120。
风险等级:一般风险/黄色管控周期:每天管控责任人:岗位风险管控应会应急处置卡风险点名称编号主要的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运输车辆04 1、刹车失灵、失控引发事故。
2、引电器元件失修、老化、线路破损;绝缘、接触不良引发事故。
3、无证操作、违章操作、指挥不当、协调不好、误操作引发事故。
4、未进行检测检验。
车辆伤害、其他伤害等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1.人员操作必须经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2.严格程序控制、定期检验、维修保养设备。
3.加强对设备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每日工作前检查刹车、电器等是否正常。
5.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车辆伤害时即报告本单位当班负责人,组织临时救护,尽快送伤者至医院治疗。
2.发现受伤人员处于电器机械设备附近时,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金属工具作为救护工具,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
3.平台高处装车应注意防止伤者可能的摔伤。
如其心跳、呼吸还存在,应使其舒适、安静地平卧,保持空气流通。
如其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4.急救电话:火警110、医疗120。
风险等级:一般风险/黄色管控周期:每天管控责任人:岗位风险管控应会应急处置卡风险点名称编号主要的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消毒作业05 1.人员操作未佩戴手套。
2.操作人员失误消毒液配置比例不当。
3.地面积水人员滑倒。
腐蚀、火灾、触电,高处坠落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1.消毒区指定专职消毒人员,消毒员经过卫生知识培训。
2.消毒员对消毒后的物品须做好消毒记录。
3.消毒员应对需消毒的物品分类后集中消毒。
4.消毒员应熟练掌握消毒程序,消毒液按规定比例配置。
5.对消毒后的物品分类摆放整齐后备用。
6.接受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应急处置措施1.皮肤与眼睛接触消毒水,用清水及时清理干净。
2.消毒液比例配置不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发生人员滑倒摔伤,立即抢救伤者。
4.发生火灾时,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带,应急救援人员立即佩戴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取用应急救援器材在上风处进行灭火,救治伤员到医院进行处理。
5。
疏散现场人员,救治受伤人员,现场隔离,杜绝火源,报警处理并进行现场控制避免二次事故等。
6.发生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时,立即抢救伤者,并切断电源。
7.紧急拨打119和120电话。
风险等级:底风险/蓝色管控周期:每天管控责任人:岗位风险管控应会应急处置卡风险点名称编号主要的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污水处理设施06 1.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检修或清理作业。
2.人员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
3.设施火灾。
4.设备漏电。
窒息、触电、火灾、物体打击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1.明确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岗位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3.定期检查维护4.检查设备是否破损5.配备相应消防应急救援器材6.做好设备接地接零工作。
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火灾时,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带,应急救援人员立即佩戴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取用应急救援器材在上风处进行灭火,救治伤员到医院进行处理;2、发生人员窒息、晕倒时,救治人员必须佩戴供氧瓶,报警处理并进行现场控制,避免二次事故等。
3.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时,立即抢救伤者,并及时拨打119、120。
风险等级:较大风险/橙色管控周期:每天管控责任人:岗位风险管控应会应急处置卡风险点名称编号主要的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粉碎机07 1.人员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
2.操作人员作业中碰伤手。
3.设备损坏、防护缺失等人员接触。
机械伤害、火灾、触电、物体打击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1.明确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岗位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
3.定期检查维护。
4.加强线路检查。
5.配备相应消防应急救援器材。
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火灾时,立即通知现在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2.应急救援人员立即佩戴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取用应急救援器材在上风处进行灭火。
3.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救治受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急救。
4.进行现场控制,避免二次事故等发生。
5.发生机械伤害、触电等伤害时,及时切断电源,并及时拨打119、120。
风险等级:一般风险/黄色管控周期:每天管控责任人:岗位风险管控应会应急处置卡风险点名称编号主要的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筛动机08 1.人员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
2.操作人员过早启动夹送辊碰伤手。
3.设备损坏、防护缺失等人员接触。
机械伤害、火灾、触电、物体打击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1.明确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岗位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
3.定期检查维护。
4.加强线路检查。
5.配备相应消防应急救援器材。
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火灾时,立即通知现在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2.应急救援人员立即佩戴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取用应急救援器材在上风处进行灭火。
3.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救治受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急救。
4.进行现场控制,避免二次事故等发生。
5.发生机械伤害、触电等伤害时,及时切断电源,并及时拨打119、120。
风险等级:一般风险/黄色管控周期:每天管控责任人:岗位风险管控应会应急处置卡风险点名称编号主要的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提升机03 1.护罩完全缺失、损坏。
2.提升装置无破损泄漏。
3.人员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
4.各挡块有缺失。
5.设备损坏、防护缺失等人员接触。
6.限位异常。
7.声光报警设备异常。
机械伤害、触电、火灾、高处坠落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1.明确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岗位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
3.定期检查维护。
4.加强提升装置检查。
5.配备相应消防应急救援器材。
6.做好设备接地接零工作。
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火灾时,立即通知现在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2.应急救援人员立即佩戴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取用应急救援器材在上风处进行灭火。
3.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救治受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急救。
4.进行现场控制,避免二次事故等发生。
5.发生机械伤害、触电等伤害时,及时切断电源,并及时拨打119、120。
风险等级:一般风险/黄色管控周期:每天管控责任人:岗位风险管控应会应急处置卡风险点名称编号主要的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混合机04 1.护罩缺失、损坏。
2.手与设备旋转部位接触。
3.人员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
4.设备损坏、防护缺失等人员接触。
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物体打击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1.明确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岗位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
3.定期检查维护。
4.设置警示标志。
5.配备相应消防应急救援器材。
6.做好设备接地接零工作。
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火灾时,立即通知现在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2.应急救援人员立即佩戴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取用应急救援器材在上风处进行灭火。
3.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救治受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急救。
4.进行现场控制,避免二次事故等发生。
5.发生机械伤害、触电等伤害时,及时切断电源,并及时拨打119、120。
风险等级:一般风险/黄色管控周期:每天管控责任人:岗位风险管控应会应急处置卡风险点名称编号主要的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制粒机05 1.护罩缺失、损坏。
2.人员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
3.设备损坏、防护缺失等人员接触。
4.料护罩破损或变型。
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物体打击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1.明确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岗位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
3.定期检查维护。
4.检查料槽是否破损。
5.配备相应消防应急救援器材。
6.做好设备接地接零工作。
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火灾时,立即通知现在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2.应急救援人员立即佩戴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取用应急救援器材在上风处进行灭火。
3.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救治受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