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阅读在现代外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必经之路。
而且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加强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初中生学好英语意义重大。
本文从目前初中阅读存在得到弊病入手,阐述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初中教学、能力
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应试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英语的阅读教学,尤其是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客观问题
1、教学观念上的问题。
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获取更多知识,拓展视野和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从而来提高学生分析和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综合语言的能力。
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只是单纯地做题目,没有通过阅读教学来作为语言技能的培养。
因此对阅读教学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2、日常教学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基本在于对语法和词汇的解说上。
过分拘泥于课文的字、词、句,而忽略了整篇层次上的教学。
许多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把阅读当作精读或者课外阅读,整个过程就是在解释生词,讲说语法,用标准答案来一统全文。
大部分的学生因此感到乏味而没有学习的热情。
3、课程设计上的问题。
学生上英语课的时间有限,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英语阅读训练的课程更加稀少,整个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教师都用来讲解和翻译,使得本身用来阅读的时间被限制住了,并且为数不多的给初中学生的阅读材料都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很难提高。
4、教学方法上的问题。
现在看来,许多教师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语阅读的课程标准。
对于英语的阅读教学都把握不定,整个教学就是在补充词语,翻译篇章。
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存在的主观问题
学生在英语知识的积累量上是远远不够的,第一是初中学生在英语知识上着重表现为词汇量的严重不足,阅读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第二是语法知识的不扎实,在阅读中遇到长难句的时候往往会理解失误。
第三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导致阅读障碍,影响理解能力,对于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等都不了解等等因素,使得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
加之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较弱,很容易在阅读多次不理解后就不愿意再去学习,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这些因素都为英语阅读教育产生了极大的障碍。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科学地指导学生按步骤进行阅读
第一,快速浏览全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或抓住主要内容。
阅读教学需要围绕文章的main idea进行,Main idea是文章的枝,是重点。
具体的词句不必一一搞得太清楚,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一些词句的意思。
[1]凡是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之中解决。
第二,带着一些问题阅读。
我们必须阅读文后题目,暂不作答,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文章,准确理解文章细节和主题思想,一边读一边完成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
第三,分析全文,进行推理,比较和归纳,解决难度较大的题目。
最后,再次通读全文,检查所答题目是否正确。
有时还要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
插图和有关问题讨论预测文章内容,也可根据已有事实,对文章的结,,隐含的事实进行发掘。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应试教育,传统的教育方法只注重训练形式,采用题海战术的模式,忽略对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这些做法对阅读能力没有很大帮助。
而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必须靠平时的不断训练。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纠正以考试为目的的麻木阅读。
首先,合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一般都是经典之作,要求学生每天朗读单词、背诵课文并以此制定阅读计划。
这一则让学生养成大声朗诵的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加深记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二则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感悟一些语法规律和习惯。
其次,扩充阅读材料,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有计划地让学生涉猎课外的一些优秀的,和实际相关的读物,来扩大学生的认识面。
此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和英语阅读相关的课外活动,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可以组织类似英语夏令营和各种演讲比赛等等,让英语阅读充满乐趣。
再次,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任何一种技能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阅读训练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计时和限时阅读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计算学生的阅读速度。
例如,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500个单词文章的阅读,理解率在75%以上。
最后,所谓默读就是由视觉器官直接地迅速感知文字信号,将文字反映的思维直接映入大脑,是视觉中心直接至大脑阅读中心的阅读方法。
初级阶段学生还没有掌握默读技巧,应从朗读做起,在学生具有基本朗读能力时,及时地转向培养默读能力。
[2]正确的默读速度可比朗读快三倍左右。
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用眼读而不是用嘴读。
逐句读而不是逐字读,否则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还往往抓不住文章的中心大意,阅读时停顿,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
不要一见生词就查字典,可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也可利用构词法的知识去猜词的意思。
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前提下,要舍得跳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三)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
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阅读技能。
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方能厚积薄发。
[3]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牢牢把握那些关于英语国家文化、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真实材料,设计中外文化对比的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词汇短语的情境教学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词汇短语的积累,因为阅读的文章就是由这些词汇、短语和句子构成,在语法掌握程度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词汇短语积累得越多的同学,其阅读水平势必会越高。
所以,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第一步便是词汇短语的积累。
那么怎样来进行词汇短语的课堂教学呢?根据教学实际,在教学中发现词汇短语的情境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在阅读课之前,布置学生将阅读短文的生词短语找出来,并查词典弄清它们的基础意思。
(二)、阅读问答的互动教学
传统的阅读教学无非是教师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对问题答案的分析讲解,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浮于表面的,学生打不起精神,没有兴趣去听枯燥的分析讲解。
那么这便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怎样将阅读课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使学生有兴趣地去听讲?例如有一篇文章介绍的是新加坡的人文和自然,是一篇人文地理文章。
在阅读之前,师生可以用汉语自由交流一下对新加坡的印象,借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
然后通读整篇文章,让学生分组讨论这篇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新加坡的。
新加坡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自然会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国家和家乡有哪些著名的景点,教师鼓励学生用英语说出来。
经过以上的师生问答,课堂的气氛基本已经调动起来了,然后再进行师生角色互换,一个学生当老师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其他学生作补充,老师再作最后的补充分析,这样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阅读的分析学习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就跟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截然不同,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对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三)、同类题材的分析教学
多做多练是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的关键,对同一题材阅读理解文章的集中阅读训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师可以再集中讲解同类型题材的文章,来加强学生对此类题材文章的阅读技巧的掌握。
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学习是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学习,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而阅读对初中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摒弃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上要有一种突破和创新。
本文所阐述的几种策略和方法是以学生为本的主动教学,而非以课本为本的被动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在初中英语阅读的学习中,更快更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刘小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O],中学英语之友:下旬刊,2000
[3]钟启泉,吕良环。
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