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免疫学》演示PPT
神经-内分泌系统主要通过神经纤维、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免疫系统则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反馈信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
免疫功能在神经及内分泌组织中的体现
• 中枢神经系统(CNS) • 外周神经系统 • 垂体前叶 • 胎盘
CNS
• 脑是免疫效应器官----既往认为脑是免疫特许器官,表现为:①脑内移 植物存活时间长、存活率较高,且免疫排斥反应较弱;②中枢神经系 统损伤后,较少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③存在血脑屏障;④脑内无明 显的淋巴引流。然而,近年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可视为脑内免疫细胞 并行使一定的免疫功能。另外,中枢神经部位缺乏血脑屏障,由此免 疫系统的信息分子如IL-1等可影响中枢部位,且Ig可进入脑脊液中。 这些事实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也是免疫效应部位。
相关症状
• 舌苔有绒毛 • 全身多处淋巴肿胀疼痛 • 皮肤出现大块血斑、皮疹 • 肌肉跳动 • 关节离奇作响及疼痛 • 肌肉有不寻常的虫爬感及疼痛 • 肠胃胀气及腹泻 • 咽喉炎 • 盗汗 • 全身乏力、手脚麻痹 • 牙龈发炎 • 口腔溃烂 • 厌食 • 迅速消瘦 • 心律失常 • 睡觉抽搐 • 白色念珠菌感染
“阴性艾滋病”-----EBV
• 5月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他的科研团队对60例“疑 似艾滋病人”最新的研究成果。他说,“阴性艾滋病”的说 法没有根据,半数病人存在心理障碍,其中80%的人查出一 种或多种病原体感染。
• 在已检测的60人中,总检出病原体阳性患者数为48人,占 80%。在这48名阳性病原感染者中,EB病毒检出阳性共33 人,沙眼衣原体(CT)检出阳性共12人,解脲脲原体(UU )检出阳性共9人,淋球菌(NG)检出阳性共7人,巨细胞 病毒(CMV)检出阳性共8人,单纯疱疹病毒(HSV)检出 阳性1人。其中有16人检出1种以上的病原体。
HIV的传播特征
• 传播途径 1.HIV的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垂直传播
• 传染的危险性:与血浆病毒载量有正相关性,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 相关性。
艾滋病期的临床表现
• 皮肤、黏膜 • 肺、支气管 • 神经系统 • 消化系统 • 血液系统
HIV抗体检查
• 大多数HIV感染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血清抗体阳转; • ELISA法敏感性好,且操作简便,但有一定的假阳性,
状虽然和艾滋病有些相似,但是和艾滋病发病期完全不一致,艾滋病只有 发病期、急性期才有一些症状,其他阶段基本上没有症状。 • 诱因:高危行为。 • “躯体化障碍”、“疑病症”:“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及“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一个疾病分类。 • 世卫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化障碍的终身 患病率为0.2%~2%。
• 杂志: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Brain Behav Imm-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间的关系
• 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间的共性 • 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间的关系
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间的共性
• 细胞组成:三大系统的细胞组成 • 信息分子和细胞表面标志:三大系统共享!! • 周期性变化:NS------睡眠;ES------激素分泌节律;IS-------淋巴细胞数目、抗体量 • 信息存储和记忆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 • 与性别和衰老的关系: • 作用途径:三个环节---感受阶段、中枢处理阶段、传出效应阶段 • 正负反馈调节机制:多重双向相互作用
---------
• 神经免疫学(neuroimmunology) •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 • 行为免疫学(behavioral immunology) • 免疫精神病学(immunopsychiatry) • 神经免疫调节(neuroimmunomodulation) •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neuroimmunoendocrine network)
故目前用做初筛检查; • WB法是目前最特异敏感的证实HIV感染的方法,用做确
认试验。
“阴性艾滋病”
• 报告:2009年-2011年 • 地区:10个省市及香港等,1000余人。 • 症状:低热、淋巴肿胀、皮下出血、关节离奇作响及疼痛、
舌苔生绒毛、全身乏力、盗汗、口腔溃疡、腹泻、迅速消瘦 等。 • 有过高危性行为。 •(2011.04.06)
• 卫生部权威实验室检测 • 美国实验室检测:可以查验1.5万种病毒,还可以进行未知病毒检测,均未
发现新病毒。 • 自述症状与XMRV(异嗜性鼠白血病病毒相关病毒)导致的慢性疲劳综
合征临床症状相似,对59人又检测了XMRV病毒,结果均为阴性。 • 症状特征:非特异性临床症状,持续很久的,而且发病很快,所以这些症
从“阴性艾滋病”谈神经免疫学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IDS
CD4+T细胞功能缺失导致进展至艾滋期
AIDS
CD4
白念菌
带状疱疹 卡泼西肉瘤
HIV
淋巴瘤
卡氏肺囊虫肺炎 弓形体
200
巨细胞病毒
鸟分支杆菌
3-6个月
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期
5-8年
艾滋期
艾滋病期的的常见病原学
• 细菌:肺炎球菌,流杆杆菌 • 病毒:CMV,单疱病毒 • 原虫:PC,弓型体 • 真菌:隐球菌,白念菌,青霉菌 • 分枝杆菌:结核,MAIC • 肿瘤:卡波济肉瘤,淋巴瘤
心理因素-------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疾病 ???
神经免疫学
研究发展史
• 直觉和经验性的描述:古希腊医生Galen曾注意到忧郁的妇女 较乐观的女生易罹患癌症。祖国医学对七性(喜、怒、衷、 思、悲、恐、惊)致病。
• 实验:
1、Metalnikov等于1924年证明,经典式条件反射可改变免疫反应,说明 免疫系统亦接受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有力影响。这一事实得到反复证实, 并已成为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重要研究领域。 2、1936年,Selye发现“应激”(stress)(缺氧、冷冻、感染、失血、 中毒和情绪紧张)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肥大,胸腺萎缩,外周血中淋巴细胞 减少等变化,由此证明了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3、1972年Korneva等发现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脑内某些区域神经元放电 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