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财政学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公共财政学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个人边际效用=社会边际效用 PA = PB=P0 =MC Q0 = QA+QB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P DB SS P1 P0 DA G E
DD=DA+DB O QA QB Q0 Q
2-1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1.平均成本定价法 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指政府在保持企业收支平衡的情 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2.二部定价方法 二部定价是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二者合一的定价体 系,也是反映成本结构的定价体系 3.负荷定价法 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 同的价格
Q1
Q
2-2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二)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免费搭便车:经济学中把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 或使用共用品的行为称为免费搭车行为,有这种 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共用品收 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来提供,这是由市场和政府 不同运行机制决定的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 财政监督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私人产品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MSR=MRi = MSC(i=1,2,…,n)
D E F a b
c
= MPU(私人边际效用)
图2-7公共物品最优资源配置的边际效用理论
配置点 在D点:MU>MD或MSU>MPU 在F点:MU<MD或MSU<MPU 在E点:MU=MD 或MSU=MPU 配置结果 公共物品配置不足,私人物品配置过度 公共物品配置过度,私人物品配置不足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部门间配置最优
3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2.外在成本与效益分析思路


直接量化 间接估值
3.贴现率的确定 公共项目投资的回报率要大于社会贴现率 4.时间期限的确定 5.政府预算规模对投资项目支出的约束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二)成本-效用分析法 “成本——效用”分析法是在实物目标确定之后,通过对各 种可能方案的成本计算,帮助选择效率最高方案的方法 。

在管制行业:定价水平=正常成本+合理报酬

定价体系:是把费用结构和需求结构考虑进来的 各种定价组合。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法
单 价 Pm G Pat F Pmt O 图2-5 MR C B A 数量 D
I
H E AR MC AC
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法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 政府通过无偿征税提供公共产品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三)混合产品的提供

具有非竞争性,技术上可排他的产品;


一是公共提供:政府征税弥补,免费使用
二是市场提供:收费弥补 最终选择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 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
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效益的区别


两者的选优标准不同
两者计算的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பைடு நூலகம்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 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 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 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三、公共定价
(一)什么是公共定价

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 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即公共产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公共定价包括两个方面:


纯公共定价 管制定价或者价格管制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定价水平:政府提供每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收 费是多少。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投票悖论发生的可能性
投票悖论发生的概率(%)
方案数
投票者数 3 5
3 5.6 6.9
4 11.1 13.9
(2)简单多数投票原则 指的是每人一票,对提案进行赞成或反对的投票, 若有一半以上的人投赞成票,则提案获得通过。 两个提案:超过半数投票者胜出 多个提案:要求提案两两进行比较,并按照传 递性公理得出最后的结论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公共选择理论、财政决策法制化与民主化
例1: 三个投票者:甲,乙,丙 对三个方案:A,B,C进行表决 对三个方案的评价:甲, A > B > C 乙, C > B > A 丙, B > C > A 配对投票: 对AB,乙、丙投B,甲投A,B胜出 对BC,甲、丙投B,乙投C,B胜出 对AC,乙、丙投C,甲投A,C胜出 B胜两次,决策结果是B

具有利益外溢性的产品。

混合提供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P
DD dd
E1
SS A
E0
O
Q1
Q0
Q
2-3 准公共产品的效率损失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P DD
E0
C
SS
dd
E1 P0
SS'
D
O
Q1
Q0
Q
2-4 准公共产品的政府提供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公共选择理论、财政决策法制化与民主化
配对投票: 对A、B,甲、乙投A,丙投B,A胜出 对B、C,甲、丙投B ,乙投C, B胜出 对A、C,乙、丙投C,甲投A,C胜出 结果出现循环,没有一个方案胜出,也就是 说,虽然每个人的偏好前后一致,但最终整个社 会的偏好无法保持一致,这就是投票悖论或循环投 票困境(Paradox of cyclical voting)

公共产品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MSR= ∑ MRi = MSC
个人边际效用的总和=社会边际效用
PA+PB=P0 =MSC
Q0 = QA = QB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P DD、MSR SS、MC
E
P0 PB
G
PA DA Q0 DB
O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财政决策法制化与民主化

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二、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the democrat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in Chinese fiscal decisions)
Bi - Ci NPV (1 r )i i 0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n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项目
0
1 0.952
2 0.907
3 0.864
总额 --
t年的贴现系数(贴 1 现率为5%) t年的收益(亿元) t年的收益乘以贴现 率(亿元) t年的成本 t年的成本乘以贴现 率(亿元) 0 0 1000 1000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1.项目评估的一般方法 净效益现值法 (NPV) (59)


定义:将项目长时期内各年的效益和成本数量化后, 选择适当的社会贴现率,分别折算为现值,并将效 益现值减去成本现值而后求的净效益。 Bt为T年收益的货币值;Ct为T年成本的货币值;n 为工程项目的寿命,单位为年;r为利息率,即贴 现率。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财政决策法制化与民主化
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一)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 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 体选择的一种过程和机制。
(二)公共选择的内容 第一,公共项目的种类 第二,公共项目的成本分担方式 第三,公共项目的规模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公共选择理论、财政决策法制化与民主化
(三)公共决策(公共选择的规则) 1.直接投票决策(直接民主制下公共选择的规则) 即公共决策通过所有选民每人一票的方式来决 定,每一个人的决策能力相等。

全票通过原则 多数票通过原则
(1)全票通过原则
所谓全票通过原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 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一人反对的前 提下才能实现的一种表达方式。
表2-7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公共物品最优配置点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二)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 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是指在资源配置既定的 情况下,政府作为生产者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 和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