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举同志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举同志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举同志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源:中卫市委组织部| 作者:未知| 日期:2009年5月31日| 浏览1447 次] 字体:[大中小] 经市委同意,今天召开全市组织工作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和贯彻全国、全区组织部长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当前我市组织工作面临的形势,回顾总结2008年的组织工作,研究部署2009年的组织工作。

下面,我就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区、市党委对组织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好2009年的组织工作讲两点意见:一、开拓进取,奋勇争先,2008年的组织工作在不断创新中取得新成效2008年,全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方法,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重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组织工作服务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凸现。

一是在抓点带面、典型示范带动上闪现了新亮点。

在全市党员中广泛开展“评星定格”活动,探索推行了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区党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

4月28日,区党委组织部在我市召开“全区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现场会”,对这一经验进行了总结推广,这项工作也获得了全区首届组织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同时,各地注重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探索创新了党建带团建工作方式,有效促进了团的事业发展。

7月25日,区党委组织部、区团委在我市召开“全区党建带团建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了我市以党建带团建、培养后备军、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经验做法。

二是在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上探索了新路子。

在沙坡头区和中宁、海原两县的硒砂瓜、设施蔬菜、养鸡等产业链上建立了1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和17个党小组,发挥了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是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上拓宽了新渠道。

采取资金补助、协调贷款、技术指导、部门帮扶等方式,引导村集体通过压砂种瓜、建造温室大棚、发展林果业等形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08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300多万元。

四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采取了新举措。

采取“五步筛选法”和公推直选等方式,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中卫中学等8个单位的30多个科级岗位实行了竞争上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组织工作破解难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党建工作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提请市委研究下发了《关于市委、市人民政府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的通知》,对市级党员领导干部抓党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印发了《县委、部门党组(党委)、镇(乡)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双向述职制度》,强化了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

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

圆满完成了2008年3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有效改善了村级组织的活动条件。

提请市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等4个文件,从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工资待遇、管理考核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全面完成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全市共建设IPTV网络站点495个,在硒砂瓜、蔬菜、枸杞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信息网站35个,配备专、兼职远程信息管理员530名,实现了网络全覆盖目标。

三是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得到新完善。

完善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为400多户农村困难党员提供“双带”发展资金135万元。

广泛开展了城乡党支部“手拉手”活动,组织4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与6000多名农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

健全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了多渠道联系及协查函告制度,成立了海原县驻呼和浩特市劳务工作站党支部,将100多名流动党员纳入了经常性教育管理。

四是机关社区企业党建工作得到新拓展。

对市法院、市广播电视局、市应理城乡市政产业(集团)公司等单位的党组织进行了调整。

提请市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资产管理的意见》,完成了9个社区党员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任务。

建立全市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数据库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定期汇报制度,加大了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有效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

五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汶川地区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市共有19343名党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303.38万元,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关爱。

——党员干部执政能力有了新提高,组织工作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是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加大了对领导班子的考核监管力度,采取民主测评与考察谈话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50个市直部门、单位的领导班子及186名处级干部进行了全面考核。

注重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协助区党委组织部完成了我市厅级后备干部和县(区)党政正职后备干部的推荐考察工作;建立了45名正处级、63名副处级后备干部队伍“信息库”。

对26个市直党群部门的505名公务员进行了考核档次评定。

二是注重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

全年共选拔任用和调整处级干部75名,科级干部230名,较好地发挥了干部任用的“风向标”作用。

三是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

举办了新任职处级干部、中青年干部、乡镇领导干部、沙坡头区村党组织负责人等23期培训班,选调了45名领导干部参加了各类外派培训班。

全年共培训干部3620人次。

四是进一步强化了干部监督管理工作。

坚持实行拟提拔任用干部相关情况鉴定制度,先后对拟提拔任用的52名处级干部、133名科级干部进行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和廉政情况鉴定,并进行了任前公示。

坚持实行了组织函询、诫勉谈话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先后对3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组织函询,对拟提拔调整的75名处级干部、230名科级干部进行了警诫谈话,对14名市直部门(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7名离任的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手续交接。

进一步加大了“12380”举报电话受理力度,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2件。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部门“人才之家”的作用进一步体现。

一是建立了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

通过聘请客座教授、举办各类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大了招才引智力度;对来卫工作或创业的各类人才,千方百计从各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为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加大了人才培训工作力度。

组织实施了“基层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选派27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充电工程”培训班;选派15名中小学副校长参加了在苏州、南通实施的“沪宁牵手工程”挂职锻炼;组织37名种植大户赴山东寿光开展了设施蔬菜种植、食用菌高产栽培等考察学习。

三是扎实做好自治区“专家服务团”和“博士服务团”工作。

2008年以来,共组织专家来我市开展各类讲座、咨询、技术服务24场次,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40多条。

——组工干部表率作用得到发挥,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全市组织系统深入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干干净净干事”主题教育活动和“四比”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促进了组工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切实加强了信息调研工作,在2008年全区组织工作调研奖和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的评选中,上报的调研文章共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5个三等奖,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全部荣获了“全区组织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组织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一些基层党组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创新工作、主动工作的意识还不够强,一些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素质、能力与当前的工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二是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程度偏低、村级组织“无钱办事”、党员队伍老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是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得不够及时,挖掘典型、培育重点、宣传亮点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等。

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任务,奋发有为,在新起点上扎扎实实做好2009年的各项工作2009年全市组织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组织部长会议及市委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按照“常规工作抓提升、重点工作求突破、整体工作上台阶”的目标要求,狠抓工作落实,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在6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努力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实现新突破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市将作为第二批活动单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及区、市党委的统一部署,牢牢把握和认真贯彻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要求,及早做好开展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精心筹划,周密安排,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积极抓好工作协调,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扎扎实实抓好学习实践活动。

同时,要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

(二)服务中心工作,努力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一要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考评机制。

修订完善“五个好”党组织考评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三级联创”活动考核评价体系。

坚持实行县委、部门党组(党委)、镇(乡)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双向述职制度,强化党委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注重党建工作实效。

突出抓好党建示范点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

二要不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

依托硒砂瓜、设施蔬菜、枸杞、养鸡等特色产业,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推广“支部+协会”、“支部+产业党小组”等做法,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形式,把党组织建在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上。

采取“召开专题会议督建、下派指导员帮建、主管部门包建”等措施,加大在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抓点带面、整体推进,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要大力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注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以村集体压砂、建造日光温室大棚、发展林果业等形式,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创业园,千方百计增强村级党组织为民办事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村级财富积累机制。

将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养老保险与村集体经济收入挂钩,依据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考核兑现村干部工资,调动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