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教案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教案

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纲展示:(1)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及演变,书画的发展;(3)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热点提示:(1)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2)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3)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4)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5)《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6)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7)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艺术成就。

考点1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实用科学1.四大发明项目成就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了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在中国古代没有发挥任何重要作用。

只对欧洲历史产生了影响。

对此你如何认识?提示:中国四大发明的确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但不能认为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没有发挥作用。

造纸术与印刷术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指南针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火药增添了节日的欢乐。

任何重大发明和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2.数学、天文和历法(1)数学①《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②珠算: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成为算盘。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点拨]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整体看中国古代数学偏重于代数学,长于对数的运算及计算方法的研究;但是疏于几何学,很少注重对几何图形性质的研究。

(2)天文①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②《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③古代中国创制了浑仪、简仪等许多先进天文观测仪器。

[思考]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满足了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为封建王朝的帝王提供“应天承运”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正统性、合法性;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地观测和研究;许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3)历法①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②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3.农学和医学(1)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2)医学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②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③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问题1:探究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材料一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材料二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

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

……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

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纸赋》(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说明其医学成就及影响。

(2)材料二中“造纸以当策”是指什么?分析纸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说明了社会对良医、良药的迫切需要;“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惟名利是务”说明当时医生医术的不足及医德的缺失。

材料二中的“契”指古代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和灼刻文字用的刀具,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揽之则舒……精思于一隅”分别说明了纸张的便携、易于书写等特性。

[尝试解答] (1)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成就及影响: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经典,被誉为“万世宝典”。

(2)“造纸以当策”:用纸来替代竹木简牍。

地位和作用: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问题2:探究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及成因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

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家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认为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农、医、天、算四大学科”“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体现了古代科技在学科建设上的特点;“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反映了古代科技在传承方面的特点。

材料二主要叙述了在教育方面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发展成现代科技的原因。

[尝试解答] (1)特点:实用性、继承性。

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2)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等观念,引导大批青年人皓首穷经以应科举,造成科技人才缺乏。

【归纳总结】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科技内容: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成就: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2.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原因(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也阻碍了中西经济技术的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良机。

(3)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思想,窒息学术空气,科技人才缺乏,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

(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重要因素。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

“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发明是( )A.指南针B.火药C.针灸疗法 D.印刷术解析:选D 据“宗教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对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故选D。

A项主要用于航海,B项用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项是医学成就。

2.(2016·遵义模拟)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 )A.自然经济的阻碍B.专制制度的逐渐腐朽C.传统思想的顽固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解析:选B 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存在,但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可见并非自然经济阻碍社会变革,故A项错误;由于封建专制阻碍了新思想新经济的发展壮大,进而阻碍社会变革,故B项正确;C、D两项不是根本原因。

3.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

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

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

”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 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解决衣食问题B.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更好解析:选B 材料的意思是树木自己生长,不需要衣服食物,不用担心水灾旱灾,结出的果子和木材可以自己使用,如果能大量栽种可以利于长远。

材料中没有强调粮食产量和粮食成本,排除A、D两项;材料中没有强调种树可以防止自然灾害,故排除C项。

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为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

”这里所说的“主因”,主要是指宋朝的( )A.商品经济发展不足以打破封建专制统治B.宋朝的科技发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C.商品经济仍然从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D.农耕经济制约社会改革与科技进步解析:选D 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时期,我国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使这一时期科技的发展不能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故D项符合题意。

5.据《峨眉文史》记载,峨眉山万年寺茂真禅师发明了“人痘接种法”,有效防止了“痘瘟病”(天花)的流行,比英国第一次(1796年)给人接种牛痘的时间早了近800年。

下列史实出现时间与其相近的是( )A.华盛顿当选美国总统已满7年B.设三省六部作为最高行政机关C.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没打破D.始铸针灸铜人供学习针灸疗法解析:选D 由“比英国第一次(1796年)给人接种牛痘的时间早了近800年”可以推算出“人痘接种法”应该处在十世纪后期,即在中国北宋初年,D项符合题意。

A项对题干时间理解有误;B、C两项发生于宋朝之前。

要重视“时间”概念在解答选择题时的运用首先,应依据题干信息明确题目考查史实发生的时间;其次,进一步明确备选项所述史实发生的时间;最后,将备选项所述史实与题干所述史实的时间相对照,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

考点2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雅俗共赏1.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①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②特点:以四言为主,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③影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①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②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