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写作训练(五)独自面对+评讲

议论文写作训练(五)独自面对+评讲

(3)议论文中出现以叙代议,所举的例子叙述得过于详 尽,使文章变成议论文不是议论文,记叙文不是记叙文
(4)中心论点与论据不对应,出现脱节的情况 。例如中心论点:“在人生道路上我们要学会独 自面对。”但下面就搬出勤学苦练的例子,显然 这种做法就是不管你的论点是什么,看到例子就 生搬硬套,也不会适当地针对中心论点来对例子 的表述作一下变通。
2010.3.13
温故而知新
并立分列式
指围绕中心论点用平行的分论点, 分成几个并列的层次,从不同角度 进行论证。一般是把中心论点从内 涵上分析成几个部分,从程序上分 成几个步骤、环节,从适用对象、 范围上分成几个方面等。
中心论点:我“诚”他 “信”,这是诚信成长的关键。
分论⒈学习工作要“诚”。 《本钱》 分论⒉与人处世要“诚”。
《不能人云亦云》
论点:不能人云亦云。
分论点:
1.人云亦云的表现。 2.人云亦云的危害。 3.人云亦云本质、思想根源。 4.正确的做法。
根据上学期写作的存在问题引发的思考:
现在我们同学写议论文已经开始入格了,拿 到一个作文题,能找到两三个甚至四五个材料, 写成一篇议论文,不会有什么很大的问题。但许 多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观点和事例、名言之间往 往缺乏联系,水是水,油是油,给人的感觉是材 料堆砌、分析说理薄弱,故考试的分数老是不高。 要想使议论文论证严谨有力,就必须对论据进行 分析。议论文要有分析说理,我们的同学也知道 要说理,可就是不知如何说。导致文章好象一篇 问答题一样。所以本学期训练议论文的重点,首 先学习增强议论文的“理”的方法——搭建观点 与材料的桥梁。
加强分析说理的方法有: 详
1、假设说理法;
见 《
2、转折说理法;

3、条件说理法;
考 宝
4、因果说理法;
典 》
5、对比说理法;
P48—P51
6、引申说理法;
7、披文示意法;
阅读下面的题目,按要求作文: 一、鸟儿独自面对了狂风暴雨,于是它有了丰满的羽翼,
自由地翱翔在天际;花的种子独自面对了黑暗和潮湿,于
题目。 关于审题与立意:
本次作文考查采用的题型为命题作文,题目 是“独自面对”。“独自”,表明只能是一个人, 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你”或“他”。相近词 语有“独立”、“独力”、“孤独”等。既然是 “独自”,感受就应该是个性的,最好是在某个 特定情境、状态中生发出来的。“面对”,即“直 面,不回避”。我们作文时两者都不能忽视,缺一 不可。
其实,除了整形外,染发、打耳洞、一身名 牌,已经成了当今部分中学生追逐的“时尚”, 那么,勇做这样“时尚”的中学生是否应该呢? 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种“时尚”呢?
请你以“时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 拟,立意自定,写一篇议论文,800字左右。
“独自面对”命题作文评讲
一、审题: “独自面对”---2008南京市一模作文的作文
2、存在问题:
(1)依然有同学写议论文,还是喜欢想到哪里就写到 哪里,毫无议论文结构的章法可循,但又不见得是大师 级随心所欲的自然天成。所以反而是一些杂乱无章,思 维紊乱,并不能把问题中心论点论述清楚的文章。
(2)没有注意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中心论点 在议论文中是灵魂和统帅,是议论的源头,是命题者的 命意所在,是万万含糊不得、疏忽不得的,起主导作用 ,分论点也只是为中心论点服务。很多同学在使用并列 式结构的时候,其实就是把中心论点平行地分成若干个 分论点,实际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来论述中心论点, 但我们的同学就没有注意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照应 问题,即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对不上号,脱节了。如有同 学的中心论点是:独自面对挫折困难,需要“勇气”和 “坚定”。但下面通过对事例分析所得到的分论点是“ 意志”和“不屈不挠”。明显不能与上面的中心论点想 吻合。写文章,尤其是写议论文,必须要有一个缜密的 构思,务求做到没有把柄被人捉到而扣分。
五、论证:
(一)优点:
1、大部分同学都能用上一种以上的论证方法,如举例 、道理、对比等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大部分同学在举完例子以后,都基本会对这些例子 进行分析论证,不过有些只是简单地重申一下论点而已 。
(二)存在问题:
1、我们同学普遍不按老师的要求,套用《高考宝典》 中最常见的五种分析说理的方法来论述自己所举的例子 ,只是对例子进行生硬地说教。但议论说理最忌讳生硬 说教,步人后尘味同嚼蜡。事实证明,议论越深刻透彻 ,议论说理就越倾向于独特,这种议论,最能见一个考 生思维的穿透力与严谨性,也最得阅卷老师亲睐。而假 设等五种分析说理的方法就能有效地组织好材料
议论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一 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推理逻辑性强的 议论文往往在高考中才能获得高分。为了 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在观点与材料间搭一 座理性的桥梁,学会变“以摆代议”为 “就例说理”。在分析问题能力有限的情 况下,根据说理的几种语言表达形式或套 子,先学会模仿,在思维水分平发展到一 定阶段后,再随心所欲,灵活运用,提高 说理能力。
4、中心论点不够准确或含糊不清或提得不够科学,如:” 没有恐惧的人不能成材,因此,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 恐惧,都要我们独自面对。”又如写“时尚”这个题目 的文章:“到底时尚是 ‘进步’还是‘退步’ 呢? “我认为中学生来说,我们不应该追求时尚,因为追求 时尚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5、也有个别同学的中心论点是不够鲜明突出的,喜欢到 文章最后才把中心论点浮出水面,没有注意到这样会引 起阅卷老师审美疲劳而导致降低分数。更甚的,有同学 的文章通篇都找不到一个中心论点句,或有的只有分论 点句,没有一个中心论点来统领,变成一篇文章有多个 中心论点,犯了议论文写作的大忌。
范例解读:
1、同学文段:
“独自面对,我们需要一种坚毅顽强的精神。独自 面对不幸时,曹雪芹将心血注于《红楼梦》,写出了这 本传世不朽的经典;独自面对困难时,张海迪用惊人的 毅力学会了多种语言,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独自面对挫 折时,奥斯特洛夫斯基用手摸索,完成了这著名的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更有甚者,胡编乱造,或从网上抄袭套作。如:有同 学从网上抄了一篇老舍跳湖自杀的记叙性文章来滥竽充 数。
7、出现严重离题的是把题目要求写作的议论文写成是记 叙性散文或抒情性散文,文体不符合要求也算是离题。
三、议论文结构:
1、优点:大部分同学都能注意使用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并列式、对比式或递进式等,写出了议论文的架势 。有个别同学还运用驳论的形式(表扬:江旭航、吴灏 辉),即先破后立,先摆出不良现象,提出错误的论点 ,通过反驳这些错误论调,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观点,这 样的议论文的思辩论证能力更强,鲁迅的大量议论文、 杂文就是采取这样的结构。
(5)文章结构仍然不够流畅,关键在于中心论 点之间、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例子与例子之间 ,层与层之间都缺乏必要的过渡,条理不够清晰 。总是给人一种剪刀+胶水,剪剪贴贴的感觉。
四、论据:
1、优点:同学们普遍都喜欢使用举例论证法来证明论 点,那些空谈大道理,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也减少了, 但并不是完全杜扣题旨,立意深刻,构思新颖,能生动 展示面对的“具体事物”(现实的或历史的、困 难、挫折、成功、失败等),并能表现独特真切 的感受,或阐释深刻的生活哲理。 2、或谈“独自面对”的人生价值,把“独自面对” 当成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命智 慧,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毛泽东同志生前曾经说过“没有比较, 就没有鉴别”,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比 较,突出说明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因此,参 与对照的双方,或者是一“正”一“反”, 或者是一“主”一“从”。
递进式
指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层层 深入。可以按照“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 展开,也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由 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由 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展开。
表现有进步的:
(1)大部分同学的中心论点都能做到鲜明突出,在开头 开门见山地表明。
(2)大部分同学的中心论点定立得基本准确。
中心论点拟定存在问题:
1、“独自面对”的“对象”明确,但只是空谈 “独自面对”的意义、作用,而无真材实料,空 洞无物,这样的立意就不高了。 2、违背题旨,立意偏颇,偷换概念,无视“独 自”,只强调“面对”,甚至把题目改成“勇于 面对”等,出现严重的偏题现象,这样的作文难 以达到合格分。 3、又出现套题现象,全文都难以看到“独自面对” 一词,明显扣题不紧,或取而代之的是强调“独 自面对”的对象——如 “挫折是如何克服” , 通篇文章全是“挫折”,变成是挂羊头买狗肉的 文章。
(4)有部分同学为了增强说服力,文中列举了多个论 据,但对于这些事例,没有考虑它们的逻辑顺序,按照 由大到小、由古到今、由次到主等,但我们的同学是忽 古忽今,刚刚还在谈狮子、老鹰,中间一点过渡都没有 ,立即就把邓小平、贝多芬等伟人与老虎狮子并驾齐驱 地分析论证。(建议:在列举三个以上例子来证明同一 个论点时,最好考虑这些例子是否可以归为一类,因为 排比句要求内容要统一,不同类的事例怎能构成排比呢 ??)
(2)例子叙述过于详尽,导致文章叙多议少,成为四 不象的文章,议论文文体特征不突出,甚至出现偏题现 象。
(3)所举的例子不够真实、准确,出现胡编乱造的现 象,例如出现“小明、小吉……”不确切的事例,严重影 响议论文的准确性。(不确切的事实、道听途说的信息 最好不要出现在议论文中,论据必须是真人真事。)
2、存在问题:
(1)列举的例子有千人同面的感觉,(如:鹰、蛹破 茧化蝶、张海迪、贝多芬、霍金等)主要是很多同学是 抄《高考宝典》中的素材,而且部分同学连抄也不会抄 ,有些例子在人家宝典上的说法与我们这个题目是不大 吻合的,但同学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抄可也,不会 变个说法,兜个底,导致文章论点与例子之间脱节,文 章不伦不类。
分论⒊生活也要“诚”。 总结:想博得外界的“信” , 首 先得依靠你的 “诚”。 “诚”是 “信” 的基础, “诚” 是“信”的本 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