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等级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0题)1.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做到( )。
A.将小学内容下放到幼儿园B.大班幼儿不再玩游戏C.幼小衔接工作贯穿整个幼儿期D.大班使用小学低年级的作息时间表2.幼儿( )所形成的新形象,不仅可以是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
A.想象B.印象C.感觉D.知觉3.学前儿童获得发展的最佳教育方式是让儿童( )A.进行游戏活动B.学习书本知识C.弹钢琴、画画、做体操D.任其自由发展4.幼儿通过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建构或构造,从而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 )。
A.规则游戏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5.为了让幼儿认识蜻蜓,教师出示了蜻蜓的标本。
这采用的是( )教学方法。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6.教师评价的核心目标是教师的师德和( )。
A.文化水平B.身心健康C.业务水平D.教育对象7.刘老师在春蕾幼儿园实习的时候,见到班主任李老师在辅导幼儿画画,但是有一名男孩画了一半就不画了,跑去做黏土,李老师也没有阻止。
刘老师不解,问李老师为什么不鼓励幼儿把画画完。
李老师说:“为什么一定要让幼儿做他不喜欢做的事呢?要知道当他对一件事不感兴趣时,他是很难成功的。
”李老师的话体现了班级精神环境创设中( )的原则。
A.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B.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C.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D.尊重幼儿,让幼儿主动发展8.下列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B.猩红热C.细菌性痢疾D.病毒性乙型肝炎9.某幼儿没有按照既定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却影响了其他幼儿继续表演。
教师见状,要求该幼儿一定要按照情节表演下去,这种现象是教师( )幼儿的表现。
A.不信任B.不重视C.不关心D.不尊重10.下列游戏类型中,社会性行为水平最高的是( )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11.下面家园合作的方法中,属于间接合作方式的是( )。
A.家园联系手册B.家长开放日活动C.家长老师制度D.开展亲子活动12.心理学家( )通过“陌生情境”实验,研究了婴儿的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把婴儿的依恋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种模式。
A.布朗芬布伦纳B.格塞尔C.皮亚杰13.幼儿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 )A.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B.具有了性别概念C.产生了性别行为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14.( )通过收集并分析儿童的作为,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作出决定,是一种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给幼儿提供帮助的方法。
A.以游戏为基础的评价B.真实性评价C.档案评价法D.多彩光谱法15.以下说法正确的为( )A.患急性肾炎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低下B.患湿疹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低下C.患支气管哮喘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超过正常D.患艾滋病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超过正常16.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A.结构游戏B.表演游戏C.角色游戏D.智力游戏17.10月份的主题是“秋天”,教师结合相关的内容,采用“秋天的叶子”“秋游剪影”“中秋月饼”“秋天的歌”等板块,将学习内容通过环境展示出来,让孩子从环境中直接感知秋天。
这体现了环境创设的( )A.科学性C.针对性D.多样性18.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 )A.知觉B.感觉C.记忆D.想象19.认为“儿童的游戏是一种重现祖先生物进化过程的动作和活动”的游戏理论是( )。
A.预演说B.复演说C.生长说D.成熟说20.幼儿开始有较稳定的态度、情感、兴趣等,个性初具雏形的时间是( )A.3~4岁B.4~5岁C.5~6岁D.6岁以后21.以认识空间图形为例,小、中班幼儿以认识平面图形为主,大班幼儿可以学习认识几何体,这反映的是数学教育内容的( )。
A.科学性B.启蒙性C.系统性D.适时性22.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
B.表演游戏C.结构游戏D.建筑游戏23.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能增强其爱国的情感、对周围环境的了解等,幼儿园充分利用这一点是发挥了( )。
A.社区文化的教育性B.社区环境的教育性C.社区资源的文化性D.社区环境的文化性24.幼儿从平行游戏发展为联合游戏,主要反映了幼儿的( )。
A.认知发展水平B.社会性发展水平C.情感发展水平D.身体发展水平25.幼儿除了能学会有节奏地跟着音乐做动作外,还能初步了解并辨别不同风格音乐的基本性质,其年龄阶段是( )。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26.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应该避免的?( )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27.关于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表述错误的是( )A.突击性而非长期性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C.培养人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D.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性28.教师用奖励小红花的方式激励幼儿,体现了评价的( )。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诊断功能D.交际功能29.“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这属于( )的目标。
A.社会领域B.语言领域C.健康领域D.科学领域30.幼儿园在为幼儿购买玩具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①符合安全及卫生标准②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③年龄特点和个体特点④教育意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1.关于学前教育价值的正确观点是( )A.儿童身体发展价值B.儿童积极情感发展价值C.儿童学习的价值D.个体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32.人可以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各种声音、气味、味道以及空间远近和时间长短等。
这是由于( )A.感觉和知觉B.听觉和运动觉C.感觉和推理D.感觉和嗅觉33.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 ),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A.计划性和合理性B.稳定性和灵活性C.计划性和灵活性D.科学性和合理性34.在众多家庭因素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最大的是( )A.家庭人口B.家庭社会关系C.家长职业D.家庭教育35.中班幼儿能双手抓杆悬空吊起( )A.10秒左右B.15秒左右C.20秒左右D.25秒左右36.( )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人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A.亲子关系B.同伴关系C.性别角色D.攻击性行为37.下列( )不属于自闭症幼儿的性格特点。
A.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B.不能主动与人交往C.行为兴趣和活动方面狭窄、刻板和重复性质D.不能按父母的指导行事38.“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一目标归属于健康子领域的( )A.动作发展B.身心状况C.生活能力D.自我保护39.正确的鼻出血处理措施是( )A.让幼儿仰头十分钟B.立即去医院处理C.用湿毛巾冷敷患儿前额、鼻部D.止血后立刻游戏40.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C最丰富的是( )。
A.牛奶B.鱼虾C.面粉D.新鲜水果41.与教学活动相比,游戏与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目的性B.教育性C.自主性D.计划性42.下列膳食搭配可以达到“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是( )A.粗细粮搭配B.米面搭配C.谷类和豆类搭配D.蔬菜五色搭配43.教师组织管理幼儿睡眠时,不适宜的做法是( )。
A.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B.估计幼儿对睡眠需要的差异性C.随时唤醒幼儿,以免遗尿D.注意环境的动态变化44.关于湿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因食物过敏而致B.可因灰尘引起过敏C.可因羊毛、化纤引起过敏D.病因易确定45.动物脂肪主要是( ),它的过量摄人,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A.饱和脂肪酸B.不饱和脂肪酸C.脂蛋白D.甘油46.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时,小班环境要有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中班环境在小班的基础上要突出操作性;大班环境要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
这主要体现了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原则中的( )A.经济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动态性原则D.开放性原则47.下列符合幼儿辨别图形由易到难的规律的是( )。
A.圆形、三角形、梯形B.圆形、长方形、正方形C.半圆、三角形、正方形D.正方形、圆形、椭圆48.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 )A.教育活动目标B.教育活动内容C.教育设施评价D.教育活动过程49.“幼儿园”一词诞生于( )A.1837年B.1840年C.1842年D.1903年50.下列不是儿童功能性遗尿症病因的是( )A.精神紧张B.白天过累C.躯体疾病D.生活环境变化51.对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指导思想包括发展性、( )、整体性和“看得见”。
A.真实性B.全面性C.针对性D.综合性52.在大班下学期幼儿园可以( )。
A.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B.布置小学化,不设游戏区角C.采取小学作息制度,一天上6节课D.布置至少2个小时的家庭作业53.下列不属于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主要类型的是( )。
A.人际交往活动B.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活动C.多元文化教育活动D.民族文化活动54.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
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55.不属于水的生理功能的是( )。
A.食物的主要成分B.润滑作用C.运输作用D.调节体温56.幼儿接触到的周围人和物的总和,属于影响幼儿发展的( )因素。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57.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 )。
A.一贯性、一致性和启蒙性的原则B.一贯性、一致性和综合性的原则C.一贯性、一致性和全面性的原则D.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58.“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该社会领域目标的典型表现所属的年龄段是(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59.儿童利用积木、积塑、泥、沙等结构材料进行建造的游戏是( )A.规则游戏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60.在布置自然角时,教师让幼儿讨论决定该饲养何种动物。
这遵循了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中的( )。
A.目标导向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幼儿参与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61.在幼儿自主表演游戏中起主要作用的心理现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