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基础辅导(第7章)第七章财产清查【本章导读】本章主要阐述了财产清查的种类、适用范围;财产清查盘存制度;各种不同财产的清查方法;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学习本章内容时,要重点掌握按照清查范围和清查时间对财产清查进行种类划分及各自的适用范围,不同财产物资的清查方法,清查后发现的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思考题】1.财产清查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财产清查?2.什么叫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它们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3.什么叫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它们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4.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分为几步?一、财产清查的概念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等,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根据清查的范围、清查的时间等方面的不同,财产清查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按清查的范围不同,财产清查可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1.全面清查全面清查,是指对属于本单位和存放在本单位的全部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等全部财产进行的全面盘点和核对。
全面清查的特点是清查内容多、范围广、工作量大,不可能经常进行。
需要进行全面清查的情况通常主要有:(1)年终决算之前;(2)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3)中外合资、国内合资前;(4)企业股份制改制前;(5)开展全面的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前;(6)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等。
2.局部清查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部分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等进行的盘点和清查。
局部清查的特点是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涉及的人员较少,但专业性较强。
其清查对象主要是流动性较强的财产,一般包括:(1)库存现金,出纳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做到日清月结;(2)银行存款,应由出纳员每月至少同银行核对一次;(3)对于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除年度清查外,每月应有计划地重点抽查,对于贵重的财产物资,应每月清查盘点一次;(4)对于债权、债务,应在年度内至少同对方核对一至两次。
【举例7-1】下列需要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的情况有( )。
A.年终决算之前B.企业股份制改制前C.进行全面资产评估时D.单位主要领导调离时【答案】ABCD【举例7-2】进行局部财产清查时,正确的做法有( )。
A.现金每月清点一次B.银行存款每月至少同银行核对一次C.贵重物品每月至少盘点一次D.债权债务每年至少核对一至两次【答案】BCD(二)按照财产清查时间不同,财产清查可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1.定期清查定期清查,是指根据管理制度的规定或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进行的财产清查。
定期清查的对象和范围不定,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定期清查通常在年末、季末或月末结账前进行。
2.不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先没有规定清查时间,而是根据需要进行的临时性清查,也称临时清查。
不定期清查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1)在财产物资或现金的保管人员发生变动时;(2)上级或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对本单位会计或业务进行审查时;(3)单位发生撤销、合并、重组等事项时;(4)发生自然灾害或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事件时。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同理,全面清查、局部清查可以是定期清查,也可以是不定期清查。
【举例7-3】财产清查按清查的时间分类可以分为( )。
A.年度清查B.中期清查C.定期清查D.不定期清查【答案】CD【举例7-4】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 )【答案】√二、财产清查的意义通过财产清查,对保证账簿记录与财产物资的实际状况相符合,并提供内容完整、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的会计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参见教材。
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为了保证清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一般可按照以下程序组织财产清查工作:(一)建立财产清查小组。
清查小组一般由会计部门、财产保管部门及使用部门等人员组成,由管理层研究制订财产清查计划,确定工作进度和方式方法。
(二)组织清查人员学习有关政策规定,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以提高财产清查工作的质量。
(三)确定清查对象、范围,明确清查任务。
(四)制定清查方案,具体安排清查内容、时间、步骤、方法,以及做好必要的清查前准备工作。
(五)清查应本着先清查数量、核对有关账簿记录等,后认定质量的原则进行。
(六)填制盘存清单。
清查人员要做好盘点记录,填制盘存清单,列明所查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和款项及债权债务的实有数额。
(七)根据盘存清单填制实物、往来账项清查结果报告表。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思考题】1.对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清查各采用什么清查方法?2.什么是“未达账项”?分为几种?3.如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等后的余额表示什么?能否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账簿记录?4.对于实物资产的清查采用什么清查方法?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一)库存现金的清查库存现金应采用实地盘点法进行清查,即通过盘点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并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以查明账存与实存是否相符,并确定是否存在盘盈盘亏的情况。
库存现金清查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出纳人员每日业务终了清点库存现金实有数,并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二是由清查小组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
清查小组盘点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库存现金由出纳人员经手盘点,清查人员从旁监督。
在库存现金盘点结束后,直接填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见教材表7-1),由盘点人员、出纳人员共同签名盖章,并据以调整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记录。
“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兼有“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表”的作用,是反映库存现金实有数和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
【举例7-5】下列各项中,关于库存现金的清查说法错误的有( )。
A.库存现金只需要定期清查B.库存现金清查时出纳人员应该回避C.清查人员应该自己动手亲自盘点库存现金D.现金清查后,如果存在账实不符也不得调整库存现金日记账【答案】ABCD(二)银行存款的清查银行存款清查采用与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即将银行对账单与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核对。
银行存款的清查一般在月末进行。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某一方或双方账目存在错误,发生重记、漏记或者金额、科目记错等问题;二是,存在未达账项。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双方均无记账错误,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也可能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一般是由于“未达账项”造成的。
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之间,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造成的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经登记入账,另一方因尚未接到凭证而尚未登记入账的款项。
未达账项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1.企业已记银行存款增加,而银行尚未记账(简称“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或“企收银未收”)。
2.企业已记银行存款减少,而银行尚未记账(简称“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或“企付银未付”)。
3.银行已收入账,而企业尚未收款记账(简称“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或“银收企未收”)。
4.银行已付入账,而企业尚未付款记账(简称“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或“银付企未付”)。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任何一种情况的未达账项存在,都会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不一致。
其中,在存在1和4两种未达账项的情况下,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会大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在存在2和3两种未达账项的情况下,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会小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
为了排除未达账项的影响,确定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查明是否存在其他差错,企业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一般是在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和银行对账单余额的基础上,分别补记对方已入账而本方尚未入账的未达账项金额,然后验证经调节后双方的余额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表明双方记账都是正确的;如果调节后双方的余额仍不相等,就表明还存在记账错误,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并按照错账更正的方法予以更正。
调节后的余额表示: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举例7-6】某企业20×1年9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为820000元,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为950000元,经逐笔核对,查明有以下几笔未达账项:(1)企业9月28日开出转账支票4500元,企业已记账,而收票人尚未向银行办理进账手续,银行尚未记账。
(2)企业9月29日将收到的转账支票6000元送存银行,企业已记账,而银行因尚未办妥划款手续尚未记账。
(3)9月29日银行收取了企业短期借款第三季度的利息1500元,银行已记账,而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计付利息通知单,尚未记账。
(4)9月30日银行代企业收入销货款133000元,银行已记账,而企业尚未收到银行收款通知,尚未记账。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表7-2所示: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一种对账工具,并不是会计凭证,不能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依据,不能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调整账面记录,未达账项只有在收到有关凭证后才能进行有关账务处理。
【举例7-7】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后余额是企业当时实际可以动用的存款数额。
( )【答案】√【举例7-8】某企业20×1年8月31日与开户银行对账时,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为145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18000元,查明的未达账项有两笔:一是银行已代收的外埠销货款4300元,企业尚未入账;二是企业存入的转账支票800元,银行尚未入账。
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调节后的存款余额为( )元。
A.19600B.11000C.18800D.21500【答案】C【举例7-9】某企业6月末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80000元,银行送来的对账单余额为82425元,经对未达账项调节后双方的余额均为83925元。
则月末该企业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是( )元。
A.3925B.83925C.82425D.80000【答案】B二、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由于实物的形态、体积、重量、码放方式等不尽相同,因而所采用的清查方法也不尽相同。
主要有以下两种清查方法:(一)实地盘点法实地盘点法是指在财产物资存放现场逐一清点数量或用计量仪器确定其实存数的一种方法。
(二)技术推算法适用于煤炭、砂石等大宗物资的清查。
对实物资产的数量进行清查的同时,还要对实物的质量进行鉴定。
为了明确经济责任,进行实物清查时,实物保管人员和盘点人员必须同时在场。
对于财产物资的盘点结果,应逐一填制“盘存单”,由盘点人和实物保管人签字或盖章。
“盘存单”既是记录盘点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反映财产物资实存数的原始凭证。
相关人员还应根据盘存单和账簿记录,编制“实存账存对比表”(其一般格式见教材表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