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演讲与口才教学

演讲与口才教学

演讲与口才教学
篇一:演讲与口才教学大纲
《演讲与口才》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演讲与口才》是商务文秘类的必修课程,也可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传授言语交际基本知识和进行口才基本训练,并进行必要的口才鉴赏,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言语交际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2、培养学生运用标准普通话的自觉性;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审美情趣,克服低级趣味;
4、培养学生重视交际和乐于交际的思想观念。

(二)知识目标
1、理解言语交际的重要作用;
2、把握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3、使学生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言语交际;
4、掌握日常言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三)能力目标
1、纠正口音,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
2、提高日常言语水平;
3、提高社交场合中的言语交际能力;
4、形成明辨是非、分析言语活动优劣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言语交际的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言语交际的概念、特征及功能
(2)言语交际的主客体要素:塑造美好的主体形象;把握听众的一般心理。

(3)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明确的目的意识对象性原则——因人而异场合性原则——注意场合真切性原则——说话情真意切
(4)言语交际技巧(专题、案例教学)
把握对方心理如何说服别人让自己幽默起来 2、教学要求
(1)理解口才的概念、特征及功能,树立重视口才的观念,纠正“沉默是金”的片面看法与做法;
(2)切实把握塑造口才主体形象的基本要求,并以此要求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和美化自身的外在形象;
(3)掌握听众的一般心理规律和特点,能够迎合听众心理,提高口才活动的成功率;(4)牢固把握口才的基本原则,并能在现实活动中加以遵守和应用;(5)学习一些言语交际技巧和典型案例,并以点带面提高言语交际能力。

(二)音准训练
1、教学内容
(1)翘舌音与平舌音(2)唇齿音与舌根音(3)前鼻音与后鼻音(4)上声变调与儿化音 2、教学要求(1)根据学生受方言影响情况,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口音;(2)掌握发音的舌位、唇形、送气及磨擦情况,并能准确发音;(3)通过练习巩固发音准确。

(三)朗读训练
1、教学内容
(1)陶醉式——徐志摩《再别康桥》(2)愤怒式——闻一多《发现》(3)怨叹式——朱自清《匆匆》(4)庄重式——政论片解说词《历史的抉择》(5)酣畅式——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2、教学要求
(1)应用音准训练所学技能,准确流畅地朗读;
(2)准确把握朗读内容和情感基调,做到声情并茂;(3)通过朗读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

(四)谈资训练*
1、教学内容
可结合课前五分钟演讲,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平时所闻所见的故事、名言、笑话等。

2、教学要求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事情加以口头提炼积累,改变临场无话可说的状况。

(五)演讲训练*
1、教学内容
可用轮流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及演讲比赛等活动。

2、教学要求
通过活动克服学生的怯场心理并提高口才水平。

(六)言语交际欣赏
1、教学内容(1)“诸葛舌战群儒”电视片断(2)“周恩来外交风云”电影(3)全国大中专电视辩论赛
2、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分析欣赏对象的成功之处,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2)树立勇于交际、善于交际的观念和信心。

四、学时分配建议
五、说明
1、本课程应以练习为主,侧重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
2、讲授部分不作过多的理论分析,应侧重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易于接受;
3、建议使用教材:《有效演讲与口才》,高捍东,武汉大学出版社。

篇二:演讲与口才教案
辽宁职业学院
教案
教师姓名姜硕
教学部门
课程基本情况
第 1 次课
篇三:演讲与口才教学计划
演讲与口才教学计划
吴玉琴
人在现实生活中离不开交往。

交往主要借助的媒介是语言。

在语言媒介中,口头语言—口头上交际使用的语言,又远比书面语言使用的频率高、涉及的范围广;既方便,又灵
活。

因而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但是,并非任何人都能很好地掌握它。

能够很好的掌握运用口头语言,是一种才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口才。

口才不能先天而生,也不能轻易获得,它有自己的逻辑结构、发展规律。

只有充分认识它、掌握它,才能很好地运用于社会日常交往。

因此,为了使我们学生通过学习训练能更好的发展应用的作用,锻炼每个人的能力,本学期我们确立了“演讲与口才”这个课题。

一、活动目标:
1、增强学生对演讲知识的实际应用(本文来自: 小草范文网:演讲与口才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多种活动经历;
2、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同时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的舞台;
3、增加学生的上台经历,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交际能力。

4、指导学生掌握演讲方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活动内容:
1、布置本学期的活动主题及人员,内容安排。

讲解“演讲与口才”的概念及系列要求。

2、我的新书推荐报告会。

3、朗诵训练—古诗词(观摩名家朗诵)。

4、进行歌颂母亲的讲话。

5、借清明节的契机,搜集准备稿件进行逐个讲演,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故事荟萃。

7、朗诵训练—现代诗。

8、读经典读本
9、看“百家讲坛”的视频片断,交流收获。

10、故事接龙。

11、绕口令比赛。

12、朗诵训练—现代文。

13、谈理想。

14、命题演讲训练。

15、父亲节的讲话。

16、即兴演讲训练。

17、辩论会。

18、活动总结考核。

三、教学、训练方式
1、每周早晨利用一个早晨的时间来安排背诵,朗诵等活动。

2、看报纸、刊物,了解实事及当前潮流思想。

3、读有哲理、启发性的书刊;也可根据个人的爱好精读几本有深度的书。

4、试着自己写作演讲稿,织小型演讲、辩论赛,评论等。

5、通过讲话、交谈等很多小事情增加个人的修养、内涵。

6、即兴写作与演讲。

7、对演讲时所注意事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如手势、面部表情及情感色彩等。

四、保障措施:
在学校工作的统筹安排下,按照计划实施自己的教学活动。

五、评价方式:
《演讲与口才》平时成绩以学生的演讲表达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理论作业,查看学生积累的相关资料的汇集。

期末考试以理论为次,写讲演稿或其他形式的口语表达稿件,听学生的汇报课,通过综合测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