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专业名词解释

园林专业名词解释

答:一般特性为①园林树木美的自然特性;②园林树木美的时空特性;③园林树木美的延伸特性。
园林树木的景观应用是①组织造景主要有构成景物、配合景物、联系景物;②调节空间;③
)
显现季节;④改观地形。
8
、简述园林树木栽培具有的特点
答:①树木因生长发育而发生个体的变化;②树木养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③树木的养护是以树木健康为原则;④对树木养护应持慎
18、树木的自然休眠:由于树木生理过程所引起或由树木遗传性所决定的,落叶树木进入自然休眠后,要在一定低温条件下经过一般时间后才能结束,在休眠结束前,即使给予适合树体生长的外界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
19、树木定植:按规范要求将树体载入目的地树穴内的操作,叫定植。
20、树木年周期:树木生长发育过程在一年中随着时间和季节变化而变化所经历的生活周期称为树木年周期。
34、追肥:又称补肥。基肥肥效发挥平稳缓慢,当树木需肥急迫时就必须及时补充肥料,才能满足树木生长发育需要。追肥一般多为速效性无机肥,并根据园林树木一年中各物候期特点来施用。
二、填空
1、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应具备:①除虫杀菌;②预防疾病;③观赏景色;④安神健身等功能。
2、大树移植具有
①移植成活困难②移栽周期长③工程量大、费用高④有许多限制因子⑤绿化效果快速、显着五大特点。
3
、简述保护古树名木意义
答:①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②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为名胜古迹增添佳景,④是研究古气候、古地理的宝贵资料,⑤是研究
树木生理的特殊材料,⑥对于树种规划有极高的参考价值,⑦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旅游)
4
、简述树木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概念,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

1
)树木年周期:树木生长发育过程在一年中随着时间和季节变化而变化所经历的生活周期称为树木年周期。反映多年生植物每
8、花芽形成:即从生长点顶端变得平坦四周下陷开始,到逐渐分化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
称为花芽形成。
9、化学肥料:由物理、化学工业方法制成,其养分形态为无机盐或化合物的肥料。
10、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是在较长时期段内供给树木多种养分的基础性肥料,如腐殖酸类肥料、堆肥、厩肥、圈肥、粪肥、鱼肥、骨粉、血肥、复合肥、长效肥以及植物枯枝落叶等。
27、叶幕:叶幕是指树冠内叶片集中分布的区域。
28、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指含有丰富有机质,既能提供植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土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就地取材自行积制的。
29、园景树:多作为园中布景的中心植物景观,具有赏花果、观形色、以单株栽植形式配置的各类树木,单株观赏要求高。
30、园林树木的栽植:园林树木的栽植“不是简单的种植”,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操作过程,更多地表现为“移植”包括起挖、装运和定植三个环节。
21、土壤施肥:土壤施肥就是将肥料直接施入土壤中,然后通过树木根系进行吸收的施肥,它是园林树木主要的施肥方法。
22、行道树:绿荫树木种植于道路两侧,树木通直,姿型优美,枝叶浓郁,生长迅速,性而修剪,适应性广,抵抗力强的树木。
23、修剪:修剪则是服从整形的要求,去除树体的部分枝、叶器官,达到调节树势、更新造型的目的。
名词解释
1、大树:一般指胸径在
15~20cm
以上,或树高在
4~6m
以上;或树龄在20年以上的树木,在园林工程中均可称之为“大树”。
2、单轴分枝:树木的顶端优势明显,主干由顶芽不断向上伸长而形成,侧枝由各级侧芽形成,这种分枝形式,称为单轴分枝,也称为
总状分枝。
3、短截:又称短剪,指对一年生枝条的剪截处理。
13

盐碱地会对树木生长产生
①引发生理干旱;②危害树体组织滞缓营养吸收;③影响气孔开闭等不良影响。
14

园林树木按观赏特性可分为
①林木、②花木、③果木、④叶木、⑤荫木五类。
15

园林树木按生长习性可分为
①乔木、②灌木、③藤木、④竹木、⑤棕榈类五类。
16

园林树木的景观应用主要有
①组织造景、②调节空间、③显现季节、④改观地形四个方面。
年周期性生长发育的过程。(
2
)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更新、直至生命结束的全过程称为
树木的生命周期。是指多年生植物从生到死生长发育的过程。
5
、简述树木根系的分类。
答:
1..
根据根系的发生及来源,园林树木的根可分为
(1)
实生根。通过实生繁殖的园林树木,根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称为实生根。
15、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更新,直至生命结未的全过程。
16、树木的相关性:树木各部位器官之间,在生长发育的速率和节律上部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抑制的关系,称树木的相关性。
17、树木的引种驯化:是通过人工栽培,使野生树成为栽培树,外地树成为本地树的技术经济活动。
11、乔木:树体高大,有直立发达的主干,主侧枝分布鲜明的树木。
12、适地适树:使栽植树种的生态系特性与栽植地立地条件相适应。
13、疏剪:即从分枝基部把枝条剪掉的修剪方法。
14、树木的被迫休眠:是指落叶树种在自然休眠后,如果外界缺少生长所需的条件,仍不能生长而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开始生长。
24、
芽的异质性:
在芽形成过程中,由于内部营养状况,外界环境条件不同,会使处在同一枝不同部位的芽在大小、饱满程度乃至性
别上产生较大差异的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25、芽序:芽在枝条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称芽序。
26、叶面施肥:叶面施肥是用机械的方法,将按一定浓度要求配制好的肥料溶液,直接喷雾到树木的叶面上,养分通过叶面气孔和角质层吸收后,转移运输到树体各个器官。
6
、古树名木存活的生物特征有
①根系发达②萌发力强③生长缓慢④树体结构合理⑤起源于种子繁殖五个原因。
7

古树名木的存活的环境多是
①原生的环境得以很好的保护②受到人们的刻意保护
③特殊的立地条件三种情况造成的。
8

绿地排水主要有
①明沟排水②暗沟排水③滤水层排水④地面排水四种方法。
9

铺装地面栽植的环境具有
13
、实生树和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之间有什么不同?答:实生树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两个发育阶段,即幼年阶段和成年阶段。
①幼年阶段
从种子萌发时起,到具有开花潜能
(
具有形成花芽的生理条件,但不一定就开花
)
之前的一段时期,叫做幼年阶段。多数
园林树木都要经过一定期限的幼年阶段才能开花,在此阶段,树木不能接受成花诱导而开花,任何人为措施都不能使树木开花,但合
11
、请阐述树木地上部、地下部的相关性。
答: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枝叶衰弱,孤根难长。”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树木地上部树冠的枝叶与地下部根系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的辨证统一关系。实际上,地上部与地下部关系的实质是树体生长交互促进的动态平衡,是存在于树木体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和反
馈控制机制决定的整体过程。
枝叶是树木为生长发育制造有机营养物质,固定太阳能并为树体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提供能源的主要器官。枝叶在生命活动和完成
(2)
茎源根。由植物枝蔓通过扦插、压条等繁殖方式形成新的个体,其根系来源于茎上的不定根,称为茎源根。
(3)
根蘖根。有些园林树木能从根上发生不定芽进而形成根蘖苗,与母株分离后形成独立个体,其根系称为根蘖根。
2.园林树木根系源自的组成结构完整的根系包括主根、侧根、须根和根毛。须根又可以分为生长根或轴根、吸收根或营养根、过渡根和输导根四个基本类型。
17

园林树木生长的肥沃土壤具有
①土壤养分均衡;②土体构造适宜;③物理性质良好三大特点。
18
、园
林树木引种驯化须注意
①反对盲目引种、②提倡慎重推广选育、③要有可比性、④加强栽培管理四点。
19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是依照
①服从树木景观配置要求、②遵循树木生长发育习性、③根据栽培的生态环境条件的修剪原则来进行修
12
、容器栽植在应用、栽培上都有什么特点?
答:(
1
)应用特点:①可移动性和临时性;②
树种选择多样性。

2
)栽培特点:①
容器种类各异;②容器大小不同;③基质种类,
a
有机质、
b
无机质、
c
有机质与无机质混和;④土壤营养与水
分不足,可人工调节。
13
、什么叫适地适树,都有哪几条途径?
答:适地适树:使栽植树种的生态系特性与栽植地立地条件相适应。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应用乡土树种
①树盘土壤面积小;②生长环境条件恶劣;③易受机械性伤害的特点。
10

树木的开花根据叶、花出现的先后顺序可分为
①先花后叶、②花叶同放、③先叶后花等三种类型。
11

树木适地适树的途径有
①选树适地、②选地适树、③改地适树、④改树适地、⑤应用乡土树种五条。
12

树木枝条的加长生长分为
①开始生长、②旺盛生长、③停止生长三阶段。
(3)
雨季
(
夏季
)
栽植。
掌握当地雨季的降雨规律和当年降雨情况,
抓住连阴雨的有利时机进行。
江南地区,
亦有利用
6

7

“梅雨’

期连续阴雨的气候特点进行夏季栽植的经验,只要注意防涝排水的措施,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环境中温度因素有哪些变化?
答:①温度的空间变化:纬度与海拔的变化造成气温变化。②温度的时间变化:昼夜变化和季节性变化
6
、简述园林树木的水分管理意义及树木的需水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