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工人应知应会

煤矿工人应知应会

一、通风相关知识1.煤矿的“一通三防”指“一通”指矿井通风,“三防”指瓦斯防治、矿尘防治、矿井火灾防治。

2.井下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³。

3.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供给井下适量的新鲜空气、冲淡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4.掘进工作面风筒必须做到逢环必挂。

5.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0.5%。

6.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4℃,必须停止作业。

7.为了防止局部通风机发生循环风,局部通风机吸风口距巷道回风口距离不得小于10 m。

8.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双风机、双电源”,一台风机或一路电源因故障或有计划停电时,另一台风机可以照常运行,不影响工作面的正常供风。

9.局部通风机使用的三专两闭锁为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瓦电闭锁、风电闭锁。

10.“一炮三检”制是指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要认真检查放炮地点附近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过1%,不准放炮。

11.矿井进风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在2℃以上。

12.煤矿执行的“三人连锁”放炮指放炮员、班队长、瓦斯检查员。

13.凡长度超过6米而又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统称为盲巷。

14.矿井的通风设施有风门、风桥、调节风窗及风墙等。

15.临时停风地点,要立即断电撤人,设臵栅栏,揭示警标,长期停风区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

16.通风设施周围5m范围内,不允许有杂物、积水、淤泥。

17.煤矿的五大自然灾害是:水、火、瓦斯、煤尘、顶板。

18.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19.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的最低允许风速为0.25米/秒,最高风速为4米/秒。

20.矿井每10天要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21.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22.使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

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

23.串联通风是指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全部或部分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二、瓦斯相关知识24.瓦斯是指井下以甲烷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指甲烷。

25.瓦斯的三个特征:无色、无嗅、无味。

26.“瓦斯超限作业”是指:(1)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2)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3)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

27.瓦斯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是CO 。

28.瓦斯浓度超过规程规定时,瓦斯检查员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

29.采掘工作面及其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2.0%时,即为瓦斯积聚。

30.排放瓦斯的原则有断电、撤人、警戒、限量。

31.瓦斯在煤层及围岩中的赋存状态有2种状态,分别为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

32.矿井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一是瓦斯浓度5%—16%。

,二是火源温度达到650—750℃,三是氧气浓度不低于12%。

33.瓦斯爆炸瞬间温度为1850-2650℃。

34.井下各种有害气体超限范围:一氧化碳(0.0024%)、甲烷(1%)、二氧化碳(0.5%)。

35.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36.井下最易积聚瓦斯的地点有:(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2)独头掘进工作面的巷道上角;(3)顶板冒落的空间内;(4)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5)停风的盲巷中;(6)回采工作面采空区边界处;(7)采掘机械切割机构的周围;(8)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压出、倾出后形成的空间内。

37.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

38.入井人员严禁携带香烟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

39.瓦斯爆炸的危害:①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不仅烧伤人员和烧坏设备,而且能推倒支架使矿井遭受严重破坏,同时引起井下火灾和煤尘爆炸事故扩大灾情;②产生大量CO等有害气体,会使人员中毒死亡。

40.矿长、矿技术负责人、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爆破工、流动电钳工、监测工应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41.引燃瓦斯爆炸的火源主要有:吸烟、电焊、电气火花、放炮火焰、煤炭自燃、赤热的金属表面、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

三、防灭火相关知识42.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造成损失的非控制燃烧。

43.发生电气火灾时,在切断电源前严禁用水灭火。

44.灭火方法有直接灭火法、隔绝窒息灭火法、综合灭火法。

45.井下采空区、煤柱、巷道的顶煤地点容易发生煤炭自燃火灾。

46.串联通风是指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47.煤的自燃倾向性分为容易自燃、自燃、不易自燃。

48.矿井火灾按起因分为外因火灾、内因火灾两种。

49.外因火灾是由外部火源如明火、放炮、电流短断、机械摩擦和撞击等原因引燃物造成的火灾。

50.内因火灾是由于煤炭或其他易燃物质自身氧化积热,发生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它经常发生在采空区、停采线、断层、煤柱等丢煤区,掘进冒顶处或封闭不严的旧采区内。

51.火灾条件下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窒息死亡。

52.使用手提式灭火器时,应手提或肩扛灭火器,迅速将灭火器带到火场,距燃烧处3-5m处,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如灭火器无喷嘴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灭火。

53.雁南煤矿常用的防治煤炭自燃火灾措施有注入氮气和54.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

55.用水救火应注意:不能扑救带电火灾、不能扑救油类火灾、不能扑救遇水起化学反应的火灾、不能扑救赤红的金属。

四、粉尘(煤尘)相关知识56.粉尘是指煤尘、岩尘和其它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57.在掘进工作面放炮前后附近20m的巷道内必须洒水。

58.矿井在采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1 mm的煤碳微粒叫煤尘。

59.综合防尘措施有煤层注水、湿式打眼、放炮前后洒水、放炮使用水炮泥、输送机转载点喷雾洒水、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冲洗巷帮、清扫积尘、风流净化、隔爆水棚、个体防护等。

60.井下巷道堆积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定为沉积煤尘。

61.个体防尘的主要防护措施是佩带防尘口罩。

62.采煤工作面安装净化水幕应距工作面上下出口不超过30m。

63.掘进工作面应安设至少两道净化水幕;当有转载点时,在转载点下风侧增设一道净化水幕。

64.井下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每月至少测定2次。

65.矿尘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成分是游离二氧化硅。

五、监测相关知识66.采掘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1%,断电浓度为1.5%,恢复供电浓度小于1%,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67.通讯电缆、监测电缆和动力电缆必须分开吊挂,与动力电缆吊挂间距大于100mm。

68.掘进工作面瓦斯探头悬挂顶板支护完好,无淋水的地方,离帮不小于2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

69.电缆必须在供水管、压风管上方敷设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70.风电闭锁:是在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能立即切断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中的一切电源。

六、避灾及自救互救相关知识71.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难。

72.自救是指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73.正确避灾,可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1)遇到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要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脸向下卧倒,并用湿毛巾捂住鼻,以防止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与此同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选择顶板坚固、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

(2)遇到火灾事故时,要首先判明灾情和自己的实际处境,能灭(火)则灭,不能灭(火)则迅速撤离或躲避、开展自救或等待救援。

(3)遇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要迅速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进入压风自救装置或进入避难硐室。

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迅速撤离;报告矿调度。

74.煤矿井下各种灾害事故抢险救灾的基本原则是及时报告、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难。

75.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应往高处走,沿着上山方向迅速进入上一个水平,并沿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

76.井下遇到火灾事故时,要首先判明灾情和自己的实际处境,能灭(火)则灭,不能灭(火)则迅速撤离或躲避、开展自救或等待救援。

77.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或爆炸事故应以最快的速度佩带好自救器,然后迎着新鲜风流方向,迅速向井口撤退。

78.矿工护救原则:对窒息者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者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者先固定后搬运。

七、事故预兆79.外因火灾预兆:(1)井下空气成份发生变化,CO和CO2等有害气体浓度大幅度升高;(2)空气中有烟雾或嗅到燃烧物气味;(3)看到明火;(4)空气温度明显升高。

80.内因火灾预兆:(1)煤层的温度、火区附近的空气温度和来自火区的水温比正常情况高;(2)火区附近的氧气浓度降低;(3)火区附近巷道中温度增大;(4)火区附近巷道壁面和支架表面形成水珠;(5)有害气体增加、CO气体持续升高;(6)巷道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7)出现明火或烟雾。

81.瓦斯灾害预兆:(1)瓦斯超限或异常;(2)安全监控系统发生瓦斯超限报警;(3)采掘工作面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超限报警;(4)瓦斯爆炸时,一般都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很强的高温气浪,在某些地点可以看到被气浪卷起的浓浓烟尘。

82.煤尘灾害预兆:爆炸前,事故地点浮游煤尘浓度达到爆炸界限,并且有引爆火源,爆炸时,一般都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很强的高温气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