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LOGO
确保患者诊断、手术方案准确性与安全性
术前要求参与手术的医师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进行认真的术前讨论 ,书写术前讨论和术前小结,明确标记患者的手术部位,并让患者 知道。
此外,主管护士也需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实行的手术有充分 的了解。
麻醉医师、手术接送人员、手术室护士也要求在接触患者时进行再 次的确认。
堂等现象。
LOGO
医院管理理念 的进步
患者维权意识 的提高
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 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高度关注
我国患者安全工作 同样面临诸多
挑战
LOGO
中国医院协会在国家卫计委医政司的具 体指导下,根据开展医院管理评价与评估 工作的实践,参考了国际上开展患者安全 的经验,选择了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 重点明确的项目,自2007年起连续发布《 患者安全目标》,之后每年进行修改。
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制度及 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LOGO
加强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 1.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 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 制度和程序。
▪ 2.有制度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 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 域、识别标志和贮存方法的相关规定。
LOGO
▪ 案例二 使用过期药品: 护士准备液体时,没有核对有效期。另一位护士输液时, 也没有核对有效期,结果患者输上了过期的液体。
▪ 案例三 用药途径错误:医嘱开中药外敷,煎药室的人员将煎好的汤药送到科内,但 是标签上标示:内服。发药的护士未与病历核对,也未与口服登记本核实,直接将 药物发给患者内服。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 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 ,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 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LOGO
▪ 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 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 写表格。
▪ 案例四 用药剂量错误:主班护士处理医嘱时,将午餐前诺和灵R6u错抄成诺和灵 R16u,执行护士未与医嘱核对,结果向患者注射了16u的胰岛素,导致患者出现低 血糖。
▪ 案例五 要具备安全用药的意识:急诊护士在为患者输液时,发现医生为患者开的“ 丙泊酚”输液自己从未使用过,然后请教高年资护士及门诊医生,得知:该药属于 麻醉类药品。护士安全用药的意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避免了一起事故的发生 。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解读
(2017版)
杨晓青
LOGO
背景
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有一批关于 患者不安全因素的报告.WHO指出全球有10% 住院患者不同程度受到医院不安全事件损害。 这些研究证明医疗风险和医疗中的不安全因素 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些经过医务人员的努力可 以减少和避免。
LOGO
我国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 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 者在500万人次,约19.2万 人因此而死亡,构成严重不
职能部门(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落实督导职能,有 记录
LOGO
强调 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
血前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 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 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年龄等( 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 依据)。
LOGO
案例一 对产妇和孕妇输错药遭索赔
案例1 输液贴贴错:治疗班护士将奥硝唑贴成甲硝唑,A班未核对 直接20将07药年推1至0月病9人日床,边京,华患时者报发报现道后,提某出大疑学问附。属同医时院治的疗产班科及主时任发 向现两错个误家赶庭到做病出房道,歉未。发起生因后是果该,院当产事科人护及士时未向严病格人执做行出查解对释制工度作而, 造并成给的予失赔误礼,道即歉是,将病住人在表同示一理病解房。的两人药品输错,其中一位是产 后不到2天的女士,医嘱是一种名为“铃兰欣”的药品,却使用了 青霉素,药品说明书上表明“青霉素注入后,少量本品会从乳汁中 分案泌例,2 哺抽乳错期血妇:女责用任药护时士宜听暂到停主哺班乳喊”给。某另病一人位抽是血人查工血受型精,3责次任才 成护功士的仅孕凭妇听,的来印院象做给“病保人胎抽”血治,疗未,查医对嘱化是验用单“,青导霉致素抽”错的对药象品,,抽 却完用后了也“没铃有兰再欣次”核,对在化药验品单说,明直上到表血明库有把“血孕型妇结慎果用验”出字后样发。现输与错以 药前后查,过两的人血身型体不均一出样现时当,天大体家温才突都然意升识高到,发身生体了不错断误出。汗等不适症 状,到第二天情况才好转。
LOGO
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LOGO
目标四解读
清洁的医疗更 安全
LOGO
据统计
我国感染性疾病发病 4,000,000人/年 医院感染发病率 8/100人 医院感染治疗费用 >150亿元人民币/年
LOGO
▪ 国内的研究证实,医务人员手上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 高达20%~30%。
▪ 在护理过程中、中途中断操作和洗手之前对戴手套的 手进行采样培养,接触患者、患者衣物或病床后会导 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17%(9%~25%)从患者身 上传到医务人员的手套上。
LOGO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 疗。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
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
措
在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
施
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 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
▪ 1.有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 标识和贮存方法的规定。
▪ 2.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 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符合率≥90%。
▪ 3.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具备识别技能。
▪ 4.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 有改进措施。
▪ 5.在病区储存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 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品,必须做到专柜加锁,有高危药 品的标识,做到全院统一“警示标识”,符合率≥95%
良反应者占13%。
LOGO
我国三级医院年平均发生医疗纠纷在 30起左右,全国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 者及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现 象;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患者对治疗 结果不满意,围攻、威胁院长的情况; 76.67%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 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住院费用现 象;61.48%的二级医院发生过因患者去 世,患者家属在医院摆设花圈、设置灵
▪ 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 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 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LOGO
案例 右脚有病,左脚挨刀
5岁右跟腱手术患者明明健康的左脚却因为做了延长 术被拉长,反而加重了畸形,主治医生表示,术前患儿 被全麻,是仰躺在手术台上的,进行手术时却是趴着的 ,因此造成手术做错了脚。
LOGO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
▪ 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 目标二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 目标三 确保用药安全 ▪ 目标四 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 目标五 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 目标六 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 目标七 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 目标八 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 目标九 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 ▪ 目标十 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LOGO
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
LOGO
目标五解读
提高病房与门诊用 药的安全性
LOGO
措 施
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 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求 。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肿瘤 化疗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LOGO
▪ 护理安全管理的定义:是运用技术、教育、管 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集有效的预防措施, 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患者安全, ,防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创 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
LOGO
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LOGO
目标一解读
提高医务人员对患 者识别的准确性,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LOGO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LOGO
目标二解读
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 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 及术式发生错误
LOGO
择期手术须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 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措 施
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 该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规范手 术部位识别制度与工作流程。
LOGO
明确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规范并落实操作流 程。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如
措
临床检验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
施
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间等及其他涉及患者生命指证变化需要即刻干预的指标。
定期监测评估‘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
▪ 3.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并遵循。
▪ 4.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 有改进。
▪ 5.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的 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相关规定,符合率≥95%。
LOGO
▪ 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一品多规或 多剂型药品如在病区储存,则必须做到专柜加锁,有高 危药品的标识,做到全院统“警示标识”。
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并持续改进。
严格执行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流程。
LOGO
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 度
LOGO
目标五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