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防护与治理
1、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单位,以下称有害作业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
2、有害作业单位要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制订预防职业危害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逐步消除职业危害。
3、新职工入厂后~应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
在岗职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患职业禁忌证和过敏症者~应及时调离~并妥善安排好其工作。
4、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可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职业性疗养等措施
要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
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定期对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进行检测~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
对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工业卫生标准~尘毒危害严重的作业~要限期整改。
经过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要停业整顿。
5、有害作业生产过程应采用清洁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密闭化控制。
以无毒、低毒工艺与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
6、有粉尘或毒物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7、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
杜绝跑、冒、滴、漏~对各种防尘、防毒设施~未经主管部门同意或报请厂长,总工程师,批准~不准停用、挪用或拆除。
,二,组织与抢救
1、有害作业单位应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企业厂长,经理,及生产、安全、设备、保卫、环保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日常工作由安全职防部门负责。
2、企业应成立救护站~并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救护车。
组织训练合格的救护队员昼夜值班。
有害作业岗位应配备急救箱。
3、有害作业单位应编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网络体系~定期组织演练。
4、有害作业车间,岗位,应按《化工企业急性中毒抢救应急措施规定》配备应急措施。
有腐蚀性的物料或有能使皮肤吸收毒物的车间,岗位,除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外~还应设有洗眼、喷淋或清水池等冲洗设施。
,三,体检与职业病
1、对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应按卫生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进行健
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2、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
行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