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作业题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作业题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作业题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历史性。

政治制度是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是一个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历史范畴。

政治制度就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阶级矛盾以及国家的消亡而自行消亡。

第二,阶级性。

政治制度作为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反映了特定社会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三,权威性。

政治制度通常是统治阶级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国家的名义正式颁布和强制执行的,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第四,层次性。

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结构是极为复杂的,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

处于不同层次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形式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第五,稳定性。

政治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它要发挥维持秩序、规范行为等功能则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但这种稳定不是墨守成规、僵化不变,相反,它是一种动态的稳定。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是什么?⑴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直接体现。

⑶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色?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第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能够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完善。

5.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进和创新的一种形式。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实行法治。

法治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其核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依法办事。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突出表现在依法行政方面。

我国各级政府的权力是都人民授予的,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努力为人民服务。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机关的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且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必须以司法公正为目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而要实现司法公正,就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提高司法的抗干扰能力。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哪些主要成就?⑴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⑵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⑷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⑸恢复国家主席、副主席的职务,完善国家元首制度;⑹改革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⑺改革国家行政体制;⑻改革干部人事制度;⑼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⑽加强了城乡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创立了农村村民委员会制度,健全了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7.宪法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性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法规等赖以产生、生存、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核心,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石。

特征: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⑵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⑶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即将无产阶级的民主事实法律化、制度化。

8.从宪法的分类的角度,分析我国宪法的类别属性。

现有的宪法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形式上的宪法和实质上的宪法两大类型:前者有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是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为标准来划分的;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是以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的机关及程序为标准来划分的;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是以制定和修改宪法的主体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

我国的宪法是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民定宪法。

后者从宪法的性质和实际功效的角度来对宪法进行划分。

西方学者把宪法划分为规范性宪法、名义性宪法、语义性宪法、保障性的宪法(真正的宪法)、名义性的宪法和装饰性的宪法(或冒牌宪法)。

马克思主义学者以宪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所反映的阶级本质为标准,把宪法划分为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宪法是规范性宪法、保障性的宪法、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9.简述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

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

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应当地在宪法中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

1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认同西方三权分立的原则,但也主张国家机关的职能分工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法治原则在各国宪法中都得到确认和体现,我国现行宪法同样肯定了这一原则。

10.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宪法解释一般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依法解释原则;符合宪法精神和制宪目的原则;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原则;系统解释原则。

宪法解释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统一解释;第二,条理解释;第三,补充解释;第四,扩大解释。

11.宪法实施的基本方式有哪些?宪法的实施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宪法的遵守和宪法的适用。

宪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宪法的规定从事任何活动。

宪法遵守既是宪法实施的基本要求,也是宪法实施的基本方式。

宪法遵守通常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二是履行宪法规定的作为义务;三是遵循宪法规定的禁止性命令。

人宪法适用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宪法的活动。

根据宪法适用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宪法适用分为“执宪”和“司宪”。

所谓执宪是指国家代议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贯彻执行宪法的活动。

所谓司宪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原则和程序贯彻运用宪法的活动。

12.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宪法监督的制度创新重点在于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监督程序,设立一个负责监督宪法实施的具体机构并明确其职责,以及建立一个审理具体宪法纠纷案件的宪法诉讼制度。

13.简述宪法对我国国体的主要规定。

所谓国家性质或称国体,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14.什么是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

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因为:我国自秦汉以来一直实行中央集权制;从民族分布上看,我国各民族的地理分布和人口数量差异较大,长期以来自然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相对有利于实行单一制;从民族关系上看,各民族在历史上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因此,我国实行单一制不仅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15.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什么?(1)民主集中制原则。

(2)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3)群众路线的原则。

(4)精简和效率的原则。

(5)责任制原则。

16.试比较“公民”与“人民”的异同.在我国,公民与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的区别是:一是范畴不同。

公民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二是范围不同。

我国公民的范围较人民的范围更为广泛。

公民中除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

三是后果不同。

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光荣义务。

四是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的概念,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

17.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1)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第一,平等权;第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三,政治自由;第四,监督权。

(2)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第一,人身自由;第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第三,住宅不受侵犯;第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第五,宗教信仰自由。

(3)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第一,劳动权;第二,休息权;第三,获得物质帮助权;第四,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五,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4)对具有特定情况的公民设置专条,给予特别保护。

18.我国公民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此外,公民还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