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法庭控辩双方】共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例分析

【模拟法庭控辩双方】共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
2013年11月5日凌晨1时许,钱亮因餐馆小老板赵四欠其送货款三万多远一直未与其结算,故叫上孙发去和赵四谈结算的事。

到了餐馆后,钱亮和赵四谈事,孙发拿出刀子(折叠单刃不锈钢水果刀,刀刃有七八厘米长)比划了两下,让在小餐馆吃饭的一、两桌人赶紧离开,并在赵四的胸口打了几拳,让他赶快还钱,后赵四与钱亮口头达成还款协议,三人一起出了小餐馆。

三人出来后,在离餐馆不远的一条小巷内,刘虎从台阶上跳下来,拦住了他们,问赵四咋了,赵四没吭声。

钱亮跟刘虎吵了起来并撕打在一起,在撕打过程中,孙发上去和钱亮一起打刘虎,后孙发叫钱亮赶紧走,随后二人回了钱亮住处。

回到住处后,孙发告诉钱亮,他将刘虎捅了,后得知刘虎死亡。

经法医鉴定:1、损伤机制:死者全省可见多处创口,集中于胸腹部、左下肢及腰背部,典型创口其形态创缘整齐,创壁光滑,创口一钝一锐,创道深达心脏,据此推断致伤物为有一定长度且较锋利的单刃刺器。

2、死亡原因:死者系心肺破裂,心源性失血休克死亡。

辩题
控方观点:被告人钱亮与孙发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的共同犯罪
辩方观点:被告人钱亮与孙发不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的共同犯罪(为便于比赛,本案被告人仅定钱亮一人,孙发为另案处理)
《公诉词》
审判长、审判员、旁听公民们:
钱亮故意伤害罪一案,今天在这里公开审理。

被告人钱亮今日被押上庄严的人民法庭,接受正义对邪恶的审判。

为惩罚刑事犯罪分子,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法律的尊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7条之规定,我们受本院检察长的指派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本公诉人发表如下公诉意见,供法庭合议时参考。

一、被告人钱亮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并存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加重情节。

2013年11月5日凌晨,被告人钱亮跟被害人刘虎因争执而厮打,在撕打过程中,孙发加入和钱亮一起厮打刘虎,在殴打过程中,孙发将刘虎捅伤并造成其死亡。

经法医鉴定:1、损伤机制:死者全身可见多处创口,集中于胸腹部、左下肢及腰背部,典型创口其形态创缘整齐,创壁光滑,创口一钝一锐,创道深达心脏,据此推断致伤物为有一定长度且较锋利的单刃刺器。

2、死亡原因:死者系心肺破裂,心源性失血休克死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本案中,客体方面,侵犯的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积极的作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主体方面,钱亮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钱亮明知自己的行
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故意伤害致死的,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

行为人主观上对伤害持故意,对致人死亡有过失。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被告人钱亮的行为与孙发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的共同犯罪。

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本案中,钱亮跟刘虎吵了起来并撕打在一起,在撕打过程中,孙发加入和钱亮一起打刘虎致被告人最终死亡。

属于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后才形成共犯故意的,是事先无通谋的共犯。

在这一个犯罪过程中,先行行为者钱亮着手实施后,在行为尚未全部实行终了的时段,后行行为者孙发介入进来,在与先行行为者取得意思上的联络后,共同实施犯罪,孙发属于承继共犯。

客观方面,钱亮与孙发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钱亮与孙发的行为都与发生的被害人死亡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主观方面,钱亮与孙发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因此,虽然最终致死原因是刘虎捅杀,但根据共同犯罪部分行为承担共同责任的原则,因对故意伤害致死的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公诉人认为钱亮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应当依法认定洪志清构成钱亮故意伤害追究其刑事责任,提请法院依法予以认定,作出公正的判决!
公诉人:
辩论意见:
本案中,钱亮构成故意伤害罪无疑,争议焦点在于其是否因对刘虎的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即钱亮对于结果加重部分是否形成共犯。

第一,我方认为,故意伤害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事先对于自己的伤害行为能给被害人造成何种程度的伤害,不一定有明确的认识和追求。

无论造成何种程度的结果都在其主观犯意之内,所以,一般可按实际伤害结果来确定是故意轻伤还是故意重伤。

在故意伤害致死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混合罪过形式,即同时具有伤害故意和致人死亡的过失,这是区别故意伤害致死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同过失致人死亡的主要标志。

本案中,矛盾的出发点在于钱亮因赵四欠其送货款三万多远一直未结算,叫上孙发一起,在小酒馆以刀具暴力威胁。

其内心动机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刘虎系赵四朋友,当然也会对赵四心生仇恨,加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