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安徽中强混凝土有限公司年产40 万 m3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二)承办单位:安徽中强混凝土有限公司( 筹建中 )(三)建设性质:新建(四)项目负责人:XXX(五)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4 、国家建设部《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国家发改委、建设部《散装水泥发展“十二五”规划》;6、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 [2003]341 号);7、《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全国建筑工业会议1995年);8、《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 年);9、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7 部局《散装水泥管理办法》(2004 第 5 号);10 、《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11、当地水文、地质、气候等相关资料。
(六)项目提出的理由近年来,预拌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实现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优良性能,已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
它的发展不仅充分体现了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也是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预拌混凝土技术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直到 70 年代末期,才开始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
80 年代至 90 年代,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逐步从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过渡。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国外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各级政府、生产企业、用户的积极努力,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稳步发展。
预拌混凝土科研开发、装备制造、原料供应、产品生产、物流及产品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
2003 年 10 月,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 [2003]341号),文件规定,北京等城区从2003 年 12 月 31 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省(自治区)辖市从2005 年 12 月 31 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并逐步延伸到县级,为实现全国水泥散装化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为鼓励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国务院、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先后出台了《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建设部1988年)《、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全国建筑工业会议 1995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2005年)、《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2006年)等相关政策法规。
特别是在 2008 年 8 月 29 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
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执法保证,对进一步提高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力度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安徽省预拌混凝土行业起步较晚,直到1999 年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混凝土才开始进入建材市场,但发展较快。
之前,省会合肥市及蚌埠、芜湖、安庆等城市都有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2012 年预拌混凝土产品预计将达到550 万 m3 。
安徽中强混凝土有限公司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及对舒城县及周边预拌混凝土市场进行分析,认为在舒城县再建设一座适当规模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向舒城县供应预拌混凝土并辐射到周边市、县、区是可行的,尤其是乡镇预拌混凝土市场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提出本项目。
二、项目基本情况(一)拟建地点:舒城县xxxxxxxx (舒城——三河路9Km处)。
(二)建设规模与目标建设 180 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 2 条,购置 10 辆混凝土搅拌车和2辆 56m泵车及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装备。
年生产能力:预拌混凝土40 万 m3 。
(三)主要建设条件1、土地资源及规划条件:本项目用地面积18000 ㎡,使用舒城县永伦涵管场的土地约7 亩,另有20 亩土地已付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证待办;该27 亩土地属舒城县xxxxxxxx 。
项目用地符合舒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2、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条件:项目选址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完备,能保证项目顺利建成使用。
3、建材、设备、资源供应:舒城县对外交通便利、建筑材料、生产原料、设备供应渠道通畅、货源充足。
除主要设备需外购外,其他建设、生产材料、原料本地均可供应。
4、政策保障条件:国务院、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鼓励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的多个文件,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四)项目总投入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入资金4980 万元,其中:工程投资3980 万元,流动资金1000 万元。
项目工程投资3980 万元,包括:主要设备装备费用2640 万元,建筑工程建设费用960 万元,预备费用380 万元。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1740 万元,税金 920 万元,年利润约 1500 万元。
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项目总资金4980 万元全部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商品混凝土万 m340年产2主要建(构)筑物面积总建筑面积21360 m3总定员人654建设总投资万元498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3980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0005筹措方案企业自有资金万元49806流动资金万元1000业主自筹万元10007年经营收入万元11740正常经营期8年总成本费用万元9695正常经营期年经营成本万元8526正常经营期9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54510年利润总额万元1500正常经营期11年所得税万元37512销售利润率%12.78正常经营期13年所得税后净利润万元112514投资利税率%41.06正常经营期15全部投资回收期年 5.43含建设期 1 年16建设工期年1第二章市场需求预测2010 年 1 月 12 日,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 个县 ( 市、区 ) 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舒城县地处规划之中,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舒城县作为示范区发展主轴上的重要一员,不仅发展地位得到提升,更为该县域内企业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舒城县距合肥市仅 60 公里,区位优势明显,素有合肥的后花园之称。
近年,舒城县城市及乡镇建设规划已经提上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并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
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为舒城县城的拓展带来了极具想象力的空间。
加之为节约资源,提高建筑质量,国家推广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的力度越来越大,预拌混凝土已逐步由中心城市向县城及乡镇、农村发展。
按商品混凝土供应辐射半径50 公里计算,预计未来年需求量在5 00 万立方米以上,并逐年有所增长。
本项目达到规模正常生产后,年供应能力为40 万立方米,仅占市场需求量的8%,产品的销售是有保障的。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建设预拌混凝土生产装置两套及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装备。
年产预拌混凝土40 万m3。
其中: 180m3 /h 搅拌设备生产线 2 条; 8m3混凝土罐车10 辆;2 台,新建生产、生活、管理用房1360㎡,改建道路56m混凝土泵车0.7km。
第四章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一、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目选址位于舒城县xxxxxxxx 桑树组。
二、场地权属、类别及用地面积项目建设场地属于舒城县 xxxxxxxx 学桑树组,该地块现状为企业用地。
项目总用地面积 27 亩。
三、项目建设外部条件1、地形、地貌情况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
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
全县地理概貌西高东低,人口分布西疏东密,经济状况西困东荣,自然格局呈现为“五山一水二分田”,是一个山、丘、圩兼备,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县份。
西南为大别余脉,山高岭大,林木葱茏,最高点万佛山海拔1539 米。
山地面积约占全县52%。
中部是丘陵岗区,岗岭绵延,山丘起伏。
丘陵面积约占全县20%。
东部属冲积平原,阡陌交错,坦荡如砥,最低点舒三海拔7 米。
畈区面积约占全县28%。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地质:全县地理概貌西高东低,人口分布西疏东密,经济状况西困东荣,自然格局呈现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山、丘、圩兼备,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县份。
西南为大别山余脉,山高岭大,林木葱茏,最高点万佛山海拔1539米。
山地面积约占全县 52%。
中部是丘陵岗区,岗岭绵延,山丘起伏。
丘陵面积约占全县 20%。
东部属冲积平原,阡陌交错,坦荡如砥,最低点舒三海拔7 米。
畈区面积约占全县28%。
水质:舒城县属长江流域巢湖水系,境内有杭埠河、丰乐河等8条主要河流、 35 条支流小河,正常年份,全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6 亿立方米,地表经流量为11.5 亿立方米,具有蓄水罐溉功能的龙河口水库(万佛湖)等大小水库67 座,总容量 8.68 亿立方米,有效拦蓄7.2 亿立方米,龙河口水库库容8.2 亿立方米。
3、通讯舒城县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光纤传输、数字交换、移动通讯等现代化通讯网络,通讯网络完善。
4、供水、供电供水:千人桥镇有自来水厂 1 座,日供水能力8000 立方米,水源充足。
项目区现有供水管网健全。
项目日均耗水量较小,水源取自市政工程自来水网直接供水。
本项目最大用水量约为150 立方米 / 天,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用水需要。
供电:由舒城县电网直供,供电设施完备,经域网改建后供电质量大幅提高,电源有保证。
5、气象条件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8-16.5 ℃,年最高气温37.073℃,年最低气温-5℃。
年平均相对湿度81%。
年日照时间为1829.6小时 /年,无霜期259 天。
年均降水量1033.5-1596.5mm ,最大降水量 1800.1mm(54 年龙河),最小降水 707.4mm。
地震基本裂度为 7 度,土地承载力为 17-24 吨 /m2。
6、河流水系:项目区地处巢湖流域7、交通运输条件舒城县距主要大中城市距离较近。
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之间,大别山麓,巢湖西滨,距合肥仅54Km,处于合肥、武汉两大城市的中心地带,战略地位优越。
中远期交通条件良好。
206 国道、 105 国道、沪蓉高速公路、合九铁路贯穿境内, 6 条省级公路连接四方,122 条县乡公路纵横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