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呼吸内科专科分级护理制度
医护人员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对患者进行分级别护理。

原则上,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4个级别,并有明确标识。

根据患者的护理分级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一、分级依据及护理要点
1.一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重症肺炎、哮喘急性发作、慢阻肺急性发作、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大量气胸、大量胸腔积液等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肺栓塞或者大咯血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呼吸、咳嗽咳痰、咯血情况及伴随症状、心理状况等;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记录24小时尿量或出入量;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
4.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程度,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管路护理、排便护理及胸腔穿刺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如疾病、用药、饮食、活动宣教等;
6.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7.实施床旁交接班。

2.二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如:慢阻肺、肺心病代偿期、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如:保证患者气道通畅、做好活动指导;
5.根据疾病特点做好针对性健康指导。

3.三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如:呼吸道感染、肺炎、肺部肿瘤需化疗患者等。

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疾病特点做好针对性健康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