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国学经典试题2016
为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学习国学知识,为同学们带来少儿国学经典竞赛试题如下,仅供参考学习!
一、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
(每小题1分,共15分。
)
1.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 )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中的“断机杼”指的是打断了织布机。
( )
3.“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说的是小孩子从小就会作诗、下棋的,不用学习。
( )
4.“夏则清”中的“清”读一声。
( )
5.对于别人的缺点不应四处张扬,而应在私下里劝诫。
( )
6.学习《弟子规》,只需要背诵。
( )
7.由于家中贫苦,无钱买油点灯读书,于是就抓些萤火虫放在网袋中,利用一闪一闪的微弱萤光来读书的人是车胤。
( )
8.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就赞扬了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辩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歌声好听。
( )
9.“年矢每催,曦晖朗曜”说的是可惜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的光辉永远朗照。
( )
10.“枇杷晚翠,梧桐蚤凋”这句里出现了枇杷、翠竹、梧桐和跳蚤。
( )
11.“诗赞羔羊”的上一句是“鸣凤在竹”。
( )
12.“盖此身发,四大五常”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
( )
13.《三字经》距今已经有近900年的历史。
( )
14.“尔小生,宜立志”意思是你们晚辈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
( )
15.“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迎接损友,退却益友。
( )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30分。
)
1. 、、、并称“三百千弟”,是中国古代启蒙读物。
2.三才者,。
三光者,。
3.祖父的父亲叫。
祖父的祖父叫。
4.凡训蒙,。
详训诂,。
5.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这五位思想家被合称为。
6.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位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
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开创了著名的康乾盛世。
“ ,,民安富,治绩夸”赞扬了这一情景。
7.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 ;战
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
8.“五常”指的是。
9.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
“昔孟母,。
子不学,断机杼。
”给我们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10. ,并文雄。
,为诗宗。
11.“耽读玩市寓目囊箱”讲了汉代的在街市上沉迷留恋于读书,眼睛注视的都是书袋
和书箱。
12.有的同学背地里直接说老师的名字,是很不礼貌的,弟子规中这样教导我们“ ,;”。
13.有些同学现在穿衣很讲究品牌,总要让家长给买名牌,对于这样的同学,你要用《弟子规》中哪些话劝导他们?“ ,,,。
”
14.见人恶, ,有则改, 。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 。
15.“ ”告诉我们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
16. 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中可以提炼出的成语是。
17.《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可以提炼出的成语是。
18. 《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可以提炼出
的成语是。
19.《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从这句话可以概括出的成语是。
20.《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从中可以提炼出的成语是。
21. 民为贵, 。
2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下一句是:。
2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下一句是:。
25.天作孽,犹可违。
下一句是:。
26.“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这段话引出的成语是。
2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由此可见孟子主张人之初。
28.父子有亲,君臣有,夫妇有,长幼有 ,朋友有。
29.“国不以利为利”的下一句是。
3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下一句是。
三、选择:(每小题1分,共25分。
)
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 )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
2.“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的正确解释是( )
A、知识过了时了就要更改;学得了技能就不要忘记了是谁教的。
B、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学会了的技能,就不要忘记老师。
C、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3.告诉我们要赞美别人的善行的是( )
A、道人善,即是善。
B、扬人恶,既是恶。
C、善相劝,德皆建。
4.“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5.“悬梁刺股”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 )。
A、孙敬和苏秦
B、温舒和公孙弘
C、车胤和苏洵
6.《弟子规》一书中对青少年喝酒的规定正确的一句是( )。
A、年方少、少饮酒
B、年方少、不饮酒
C、年方少、多饮酒
7.下面哪个成语来自千字文( )
A、川流不息
B、掩耳盗铃
C、夫唱妇随
8.“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对应的成语或名言警句是( )。
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B、见贤思齐
C、规过于室
D、知耻近乎勇
9.请选出与经文“非圣书,屏勿视”相吻合的名句( )
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B、书非借不能读也。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10.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孔子的话意思一致的经文内容是( )
A、凡是人,皆须爱。
B、人之初,性本善。
C、己不欲,即速己。
11.“文房四宝”是指()。
A、笔、墨、纸、砚
B、笔、墨、纸、尺
C、笔、墨、纸、电脑
12.“读书法,有三到”,这“三到”是()。
A、口、眼、手
B、心、眼、手
C、心、眼、口
13.果仁者,人多畏。
( )
A、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
B、果敢仁义的人,别人都害怕。
C、果断仁慈的人,人们都害怕他。
14.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
A、常悲咽
B、谏使更
C、谨为去
1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别人的东西,《弟子规》中对如何使用别人的东西,怎样归还借别人的东西也作出了说明,请选出相关颂词( )
A、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B、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C、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D、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16.《资治通鉴》这本书是谁写的( )
A、司马光
B、王安石
C、宋神宗
17.人们总是用“采得百花酿成蜜”是用来比喻什么? ( )
A、博采众长
B、勤奋读书
C、光宗耀祖
18.愿保周朝八百八十年的人是( )
A、姜子牙
B、周公
C、周文王
19.称三王讲的是那几位圣人( )
A、禹、汤、文王和武王
B、秦始皇李世明刘备
C、唐太宗赵匡胤成吉思汗
20.“芦衣顺母”讲的是哪个孝子的故事?( )
A、黄香
B、闵损
C、子路
D、吴猛
21.被孔子批评“朽木不可雕也”的弟子是( )
A 、子贡 B、子路 C、宰予 D 、颜回
22.孔子最好学的学生是( )
A、冉求
B、子华
C、颜回
D、子夏
23.二十四孝故事中“芦衣顺母”讲的是孔子弟子( )的事。
A、季康子
B、闵子骞
C、公西华
D、司马牛
24. 子在( )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A、山上
B、川上
C、河上
D、海上
25. 子曰:“知者( ),仁者( ),勇者( )。
”
A、不忧
B、不惧
C、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