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即将过去的2005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
展望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少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仍将突出,而且普遍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失衡并不能得到纠正。
这给今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把第13届国际论坛主题定为“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我们今天的论坛,将具体讨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与调整的方向;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中国的政策选择。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在理论与政策上都是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重视和抓紧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工作。
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达80%左右。
重视和抓紧这方面的研究,一是有助于正确处理与世界的经贸关系,正确应对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是有助于弄清世界各大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项政策的实质和走向,正确认识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妥善处理中国与美国等各大国的关系,积极绸缪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
所以说,对此跟踪研究,再难也应该做;而且,迫在眉睫。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甚至如白云苍狗,瞬息万变。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各种力量和因素互动、博弈,更使世界经济波诡云谲,变数丛生。
正因如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看法分歧很大,甚至迥然相异。
尽管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前景的看法异彩纷呈,各种看法差别很大,但从整体上说,可以分为“乐观”、“悲观”两派。
乐观派认为,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无异存在,但并不十分严重,无须“杞人忧天”。
中美经济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因此世界经济不仅“失衡并增长着”,而且会逐渐走向更好的平衡。
失衡是常态、动态,是有活力的表现;均衡是相对的短期现象。
世界经济在历史上面临过几次大的失衡,经常与大的技术革命或者一个大国的经济崛起有关。
这类革命或者经济崛起要求利益重新分配。
纺织机的发明及美国的经济崛起曾经引起棉花、纺织品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但世界经济继续甚至得到显著发展,人类社会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还有学者认为,经济相对失衡帮助了全球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走向新的更好的相对均衡的必要条件。
悲观派认为,尽管现在世界经济处于一种不平衡中的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在刀刃上的平衡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石油危机,世界经济可能无法维持,美元可能会大幅度贬值。
一旦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等高度依赖外需的这样一些东亚国家,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有着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国家就会面临着外汇资产严重缩水等等问题,随之而来的事情可能是出口速度暴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等。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概率不高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决不能排除。
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这种危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如果上述具有破坏性的“纠正”不会出现,如果不平衡中的平衡在表象上可以继续维持,那么,矛盾经过多年甚至不必再需要多年积累,终有总体爆发的那一天。
那时的世界经济,所受到的冲击、遭到的破坏可能会更大。
我个人认为,我们研究世界经济,要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比如,既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失衡,也要研究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平衡;既要研究经济失衡这一表象,更要研究失衡表象下面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既要研究消极的失衡,又要研究积极的失衡;既要研究失衡的现状,更要研究失衡的可能趋势;既要研究世界各大国内部与各大国之间的失衡,又要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失衡;既要研究生产力与科学技术间的失衡,又要研究生产关系间的失衡;既要研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的失衡与平衡现象,又要研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在特殊条件下又决定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的失衡与平衡的现象。
总之,研究世界经济失衡现象,首先需要有正确的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看透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并能抓住本质进而掌握运动及其发展规律。
从一定意义上,世界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在美国;同样,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源,也主要在美国。
因此,深入研究美国经济,对于研究世界经济失衡问题,具有决定意义。
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可谓唯美国经济马首是瞻,大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势,但实际上,美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持其自一战以来的领袖地位,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惠及别国,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疑问。
沧海桑田,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霸主能保证自己的地位永世不变。
曾经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奥斯曼大帝国、16世纪的法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和希特勒专制下的德国等,也都曾气势汹汹。
有谁能保证当今个别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永远是固若金汤呢?中国“易经”里就特别提醒注意“盛极而衰”的规律,提示我们在身处一种现象普遍出现的时候,不要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善于透过外表抓住变化的实质。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近30%。
近些年,美国经济增增减减,有可能不会大起大落,有可能还不会遇到大的麻烦。
但从总体上看,我赞赏日本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所长寺岛实郎先生在《展望2002年》[1]一文中所表达的观点。
他说:“大多数日本人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潮流的认识是,美国成了惟一的超级大国,发源于美国的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将在相互影响中向前发展。
然而,深层次的历史潮流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
21世纪的世界将不再是一国称霸的局面,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必须在相互认同各自价值的基础上生存,并向文化的多元主义和“共生”、“共创”的方向发展。
我又赞成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02年2月2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一次演讲中所说:“面对欧洲和亚洲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美国在世界上至高无尚的地位正在结束”[2]我也赞成美国著名金融学家索罗斯所说:“美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硬着陆’”。
[3]现在认为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和经济危机的国内外经济学家越来越多。
我们说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和经济危机,这主要因为:一是美国的金融资本垄断规模已经达到峰巅。
美国领衔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资本所雇佣的人数愈来愈少,而产品价格和质量却愈具竞争力,因而产品的市场便愈具全球性。
这种信息技术革命,还使国际资本流动速度以几何级数加快。
国际资本可以脱离实物经济,在瞬间掠夺别人大量财富,实现自己价值的成倍增长。
如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数天时间里,美国便将7000多亿美元席卷而去。
最根本的是,美国靠自己的金融垄断霸权,利用各种手段,是靠别国的财富讨生活,自1976年以来,美国一直没有出现过经常财政盈余。
到2004年,美已连续27年出现赤字,共计超过5万亿美元。
目前世界储蓄总额为8万亿美元,每年大体有10%流入美国。
2004年流入美国的外资就达1.1万亿美元。
截止到2000年,美国股市共筹资18万亿美元,发行长期国债6万多亿美元,再加上2/3的美元在境外流通等,目前美国实际上利用着全世界净储蓄总额的72%。
产品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金融的高度垄断,这吮吸穷国、穷人的“双管齐下”,使得在全球化时代里,穷国、穷人愈来愈穷,富国、富人愈来愈富。
用句通俗的话来讲,穷国、穷人,已经没有多少钱可供美国再来赚取。
二是美国金融垄断泡沬的破灭已经显现。
美国目前各种金融机构所拥有的金融衍生品总金额已达60万亿美元之多。
美国股市总体上不会有大量新的资金注入,可能仍会长期低迷甚至下滑。
美国共有7万多亿美元的内外债;到2003年底,美国国际净债务达2.4万亿美元,占其GDP的22%,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美元是国际货币。
国际社会对美元信心动摇后,就会大量抛售美元。
三是美国社会从政府到家庭普遍是赤字消费。
1980年前,美国对外贸易通常呈现顺差;自1994年以来,美国贸易逆差逐年升高。
1999年达3000多亿美元,2000年达4500多亿美元。
美国2004年的经常项目赤字为6600亿美元,财政赤字也已超过4200多亿美元。
这三大赤字都创下历史新高,在近期内决不可能大幅下降。
另外,美国财政预算盈余水份还比较大。
美国1998年财政盈余500亿美元,但实际是运用了1450亿美元的社会保障部门的资金。
这笔钱本来是7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美国人将陆续退休后作养老保险金用的,却被用来冲销其1998年的财政赤字。
到2010年前后,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7800多万美国人将陆续退休,他们将成为较庞大的纯消费群体。
而其养老金被政府挪用,届时,能否归还也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美国审计长戴维·沃克最近表示,美国的财政状况“比大家知道的要糟糕得多”:美国政府的赤字到2010年有可能增加到3万亿美元,总额达到11万亿美元。
[4]尽管近年来美国股市低迷,但房地产市场持续飙升,这使得美国人借贷购买房屋达8.8万亿美元,比经济衰退的2001年猛涨了42%。
住房价格一路上扬,使得拥有宽裕住房的诸多美国消费者自认为十分富有,加上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也使得许多美国消费者在购车、衣物、餐饮等方面出手宽绰。
现在美国4人平均3辆汽车。
美国家庭现在的全部债务几乎占全部可供支配的年收入的98%。
美国消费者的挥霍在继续加重美国的贸易、财政等赤字。
一国货币下跌需要三个最基本条件,这就是大量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和投资者的信心下降。
是否可以说,现在美元较大幅度跌落的基本条件都已具备,是否大幅度跌落,只欠持有美元者信心进一步大幅下降这个“东风”了?四是美国实体经济正在萎缩。
全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2000年第四季度,全国企业固定资本投资降到零点以下,2001年第二季度,这一投资又下降了14.6%,第三季度下降11 .9%。
企业效益从2000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下降。
这是美国经济走出上一次危机以来的第一次下降。
由于金融泡沬破灭和企业效益下降,近几年以来,一系列巨型公司破产或申请破产。
近几年,安然、凯马特、环球电讯等巨型公司破产完全可载入美国最大破产案的历史。
今后几年,有可能是美国企业破产的高峰期。
五是美国自“9·11事件”之后,打着反恐怖之名,先后发起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滥杀无辜,得罪了有10亿人口之多的伊斯兰信众,美国本土有可能从此不得安宁。
美国有可能到处用兵、驻军,战线也会拉得更长,头上霸主的王冠会更加沉重。
六是欧元区的发展和亚洲经济实力增强,也会压缩美国经济霸权的空间。
七是美国目前已无十年前所拥有的苏东之类的战略空间。
美国经济长达10年繁荣,其根本前提之一,就是搞垮了苏东。
原苏联加东欧8国,工业总产值曾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强。
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在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发展不起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垮苏东后,原苏东国家急剧衰落,大量资金、人才和廉价原材料、技术、市场等主要被美国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