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自主学习与目标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之我见

语文“自主学习与目标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之我见

语文“自主学习与目标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之我见目标教学是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去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一开始学生就知道自己这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是什么,目的明确。

随着素质教育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我们也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的的学生主体观。

开发学生的主体性,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得到发展的前提。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我认为“目标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既能够让学生学有目的,有的放矢,又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目标是本是纲,自主学习是过程。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教育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园丁”和“花朵”,把教育过程的双主体活动变成了教师单向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取知识的过程,没有给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留下多少余地,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错位。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备课时就注意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安排各知识点讲授的方式和时间的安排。

对于学生便于理解的知识以学生讲授的方式出现,而对于教材中重难点部分,以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出现。

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都注意调动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掌握过程中,
唤起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此外,我还在班级中开设了“智慧标兵”小信箱,鼓励学生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提前发给用于他们自学的“讲学稿”,让学生提出他们对所学内容学习形式的建议或找到的与所学内容
相关的典型题型。

对所提意见有新意的学生,奖给他们一枚“智慧标兵”小勋章。

同时我又在黑板上创设了“回音箱”,让学生把课上没弄明白的知识点以及不理解的题型以小纸条的形式投入信箱,然后分类整理,课上予以解答,以帮助那些有难题但又不愿或不敢向别人请教的同学。

通过以上各种形式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在他们参与各种活动过程中,主体性得到了真正的发挥,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学生是具有发展和完善自身的能动性,他们既不是雕塑家手中的材料,也不是画家笔下的纸张,更不是任意灌注的容器,教师对学生发展来说,只是一种外部影响力。

这种外部影响必须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为基础,否则只能枉费心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例如在讲《唐雎不辱使命》这节课时,我事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些实物做道具。

让学生把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带进课堂,然后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自扮演角色,感受古人当时的事件情景。

让他们在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此外,在进行新课时,我也同时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新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在新授课时,也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解思路,或让同学之间互相分析解题思路,使他们始终在一种主动、互动的积极氛围中学习。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在探索中增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往的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颇为多见。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滔滔不绝,知道多少就灌多少,教师讲得天花乱坠,甚至代替学生得出结论,极少给学生留下思考、研讨、发挥的余地。

这种教学方式,教师累、学生烦,学习效果却并不见好,同时使学生失去发展的空间。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施教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淡化强制与约束,更多地给予启发、诱导与鼓励,为学生的自由探索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例如在讲鲁迅的《藤野先生》时,我给学生出了一道这样的题:鲁迅写藤野先生是在怀念自己的老师,我们学过魏巍的《我的老师》这篇文章,作者也是在回忆自己的老师,这两篇课文在描写自己的老师上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各执己见,争执不下。

抓住这个思想斗争的高潮,我并没有立即告诉他们答案,而是留给他们思索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在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

我再点拨这两篇课文
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以及它们各自精彩之处。

在这节课中,尽管用了很长时间来理解这一问题,但是通过他们自己讨论,自己分析这一系列自主性活动,使他们牢固地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只有承认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并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空间,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真正的发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一旦拥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并掌握了自主发展的主动权,教学就会取得显著成效。

当然“自主学习”并不是自学,更不是自由。

学校教育的课堂必不可少,教师的主导、调动帮助作用不可忽视。

学习目标仍是学生一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目标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学有方向、自主发展、主动求知、自我实现。

“目标教学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的语文课堂才更有生机。

(责编张晶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