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成分和含量的测定学
误差分析: (1)甲方案中,白色沉淀的质量在过滤、 干燥等操作过程中会有所损耗,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 相比偏小。 (2)乙方案中,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因溶解于水而没有全部逸出,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 比__偏_小__(填写“偏大”、 “偏小”或“不变” )。
【交流反思】
(1)实验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操作的目 的是__使_反_应__充_分_进__行_ 。
物质成分和含量的测定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 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 计划——收集证据———实验 设计——证实猜想———解释 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
达与交流
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化工厂的废碱液
(主要成分为Na2CO3,还含有少量NaCl,其它 杂质不计)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备烧碱,并对所得
的烧碱粗产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粗产品制备】
(1)将废碱液加热蒸发浓缩,形成较浓的溶液, 冷却后与石灰乳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为
Na2CO3+Ca(OH) 2=。CaCO 3↓+2NaOH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进 行蒸发结晶,制得NaOH粗产品。
【粗产品成分分析】 (1)提出你的猜想?粗碱含有的成
课堂巩固
碳酸钠,化学式Na2CO3,俗称纯碱。“纯碱中 常常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某研究性学习小 组以一包纯碱(若有杂质,只考虑为氯化钠)为研 究对象,探究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请 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小组讨论】 观点Ⅰ:纯碱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 观点Ⅱ:纯碱样品是由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组 成的混合物
(2)甲方案实验操作中,对沉淀洗涤的目的是: __除_去_沉__淀_表_面__附_着_的__其_它_物_质__以_免_对__结_果_造__成_误_差__。_ 。
【实验设计】
甲方案
Ⅰ 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碳酸
钙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
钠的质量分数。
Ⅱ 操作步骤:称取 13.25g纯碱样品,加入过量的澄
清石灰水,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
色沉淀 10.00g Ⅲ 数据处理: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样品中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分一定有----、---,可能有--,--。
(2)验证猜想:
(3)该小组同学通过对粗产品成分的实 验分析,确定该粗产品中含有三种物质。
NaOH
NaCl
Na2CO3
一定没有Ca(OH)2的理由: Ca(OH)2与Na2CO3不能共存
【粗产品含量测定】
Na2CO3含量的测定: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4)数据计算 :根据CO20.44g可求得粗产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10 .6 %。
1、探究物质成分 :猜想--设计--验证--结论 (依据物质特征或特性设计实验方案)
? 2、物质含量测量的一般方法:
? ①溶解法:将固体混合物中的某种成分溶解。 ? ②沉淀法:把混合物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 ? ③气化法:把混合物某种成分转化为气体。 ? ④滴定法:通过滴定测某一组分含量。 ? ⑤差量法:通过组分质量变化测物质含量。
取10.0g粗产品,进行C实O2பைடு நூலகம்、H。2O、
HCl
CO2、H2O
CO2
【说明】碱石灰是 CaO与NaOH 的固体混合物。 E装
置中的 AgNO 3溶液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 氢,发生的反应为 AgNO3十HC1 = AgCl↓ 十HNO3。
CO2、H2O、 HCl
→
↑
CO2、 H2O
→
CO2
↓
(3)问题探究 F中的试剂应为 浓H2SO4 , B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H装置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G装置中 。
若没有H装置,则测定的 Na2CO3的质量分数会 偏大 (填“偏大”、“偏小”、“不变”)。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计算过程:
Ⅳ
实验结论:
纯碱样品是由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案 Ⅰ 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 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Ⅱ 操作步骤:略
【实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