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阳矿业集团金阳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长期规划(2012年--2017年)编制单位:金阳煤矿技术科编制时间:2012年01月15日目录一、矿井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开采技术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煤层和顶底板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主要断层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井储量及生产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矿井资源储量分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矿井生产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矿井12年-17年采掘接替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采面接续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矿井冲击危险性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长期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防治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综合防治办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线安全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认真做好职工预防冲击地压的安全培训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防冲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年-17年科研项目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阳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长期规划(2012年--2017年)山东金阳矿业集团金阳煤矿位于宁阳煤田东部,在县城东北6km 处,井田东西长约3km,南北宽约2km,面积6.1196km2。
主要地层有老至新有: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侏罗系、新四系。
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华北型石炭二迭系含煤地层,主要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
二迭系山西组委主要含煤地层,平均厚度66.89m。
主要有灰~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砂岩和粘土岩组成。
含煤3层(3、16、17煤层),其中16、17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3煤层为可采煤层。
金阳煤矿3煤及其顶、底板情况为:3煤厚度在5.6m-6m,平均5.5m,煤层结构简单,偶见粉砂岩夹矸。
底板为厚度不大的灰色泥岩和厚度较大的粉细或中细砂岩互层。
煤层倾角在25°-30°左右,个别地段达35°。
直接底为粉细或中细砂岩互层,厚度1.3m-4m,该岩层层理明显,局部有10-30cm厚的泥岩,吸水易膨胀,老底为中粗砂岩,灰绿色,厚度4-6 m。
直接顶为砂质页岩,厚度2-4 m,颜色为深灰色,层理明显,富含羊齿类植物叶部化石。
老顶为中粗砂岩,灰白色,厚度8-10 m,质硬,无层理,块状构造,岩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可作为全区标志层。
综合柱状图见图1-1。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院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岩石力学研究室2012年2月10日煤矿冲击性测定报告结论:山东金阳煤矿-600m水平以上3煤、3煤顶板、3煤底板属于Ⅰ类,均为具有无冲击倾向性的煤、岩层;-600m水平以下3煤层属于Ⅱ类,为具有弱冲击倾向的煤层。
3煤顶板属于Ⅱ类,为具有弱冲击倾向的顶板岩层。
3煤底板属于Ⅰ类,为具有无冲击倾向的底板岩层。
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在瞬间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极大的破坏性。
此外,瓦斯矿井中若发生冲击地压,可能造成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
冲击地压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被称作煤矿的冷血杀手。
做好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随着金阳煤矿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冲击地压显现,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减少冲击地压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人员伤害以及财产损失,消除冲击地压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金阳煤矿的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对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总体部署,统筹规划,全面提高防治水平,有效防范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实现矿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矿井概况山东金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宁阳煤田东部,在县城东北6km 处,井田东西长约3km,南北宽约2km,井田面积6.12km2。
矿井1990年5月开始建设,1996年6月试生产,1996年11月15日由泰安市煤炭局组织投产验收并准于生产。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
矿井开拓方式:一立一斜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现开采煤层:晚二叠系山西组第3层煤,厚度1.95-9.05米,平均厚度5.0米;煤尘爆炸指数37.13%;第3层煤有自燃倾向,属自然发火煤层。
采煤方法:走向长壁炮采放顶煤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现生产水平-350水平。
金阳集团有限公司(金阳煤矿),隶属宁阳县煤炭管理局。
位于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境内,宁阳县城东北6km。
地理坐标:东经116°50′56″~116°53′25″,北纬35°46′43″~35°48′11″。
井口坐标为:X:3962560,Y:,Z:+80.5。
京沪铁路和京福公路在井田东部约20km处通过,省道宁磁公路在井田附近经过,交通方便。
井田内地形较为平坦,东部为低山丘陵,西部为平原,井田内地面标高一般在+75~+85m,地势东高西低。
井田内无地表水系,在井田北部有一季节性小溪自东向西流过。
本区为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3.3℃,历年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17℃。
春夏以东南风为主,秋冬以东北风为主,平均风速3.5m/s以上。
本地区降水情况:本矿区平均年降雨量737.4㎜,且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月最大降雨量568㎜(1964年),日最大降雨量150㎜(1964年7月8日),历年最大积雪厚度17.5cm,最大冻土深度39cm,有霜期116天,本区最高洪水位标高+66m。
本区地震烈度6度。
矿井目前开采第3煤层,经鉴定3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尘爆炸指数36.39%。
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3煤层属二类自然发火煤层,自然发火期6-8个月。
二、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和顶底板情况(1)第2层煤顶底板特征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粉砂岩,厚度不大,一般2~5m,平均4m,个别地段相变为灰白色中细砂岩,含较多植物茎叶化石。
粘土胶结,亦见硅质胶结,性脆,较好管理。
底板多为灰色粉细砂岩互层,厚度2~4m,一般为3m,含根部化石,具吸水膨胀性。
一般厚度不大,老底为灰白色中砂岩,即3煤层老顶。
(2)第3层煤顶底板特征直接顶板多为深灰色粉砂岩。
厚度2~3m,平均2.5m,富含羊齿类植物化石,泥质胶结,其胶性大、硬度低。
老顶为灰白色中砂岩,厚度一般6m左右,沉积稳定。
矿井对直接顶板管理较容易,老顶则较难。
煤层顶板初垮步距在20m左右。
据兴隆庄岩石力学测试,粉细砂岩顶板抗压强度39.22~60.8MPa,抗拉强度3.24MPa。
纯剪强度10.10~11.96MPa。
老顶的抗压强度88.25~127.48MPa。
底板一般为粉细砂岩互层,灰至暗灰色,厚度几米至十几米,一般在几米左右。
局部沉积有几十公分厚的灰色粘土岩伪底,含根部化石,吸水性强,易膨胀底鼓。
(3)第16层煤顶底板特征顶板为十下灰,厚1.55~7.78m,平均4.34m,灰至深灰色,质纯致密,含硅质,较坚硬,中下部含燧石结核,富含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