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膝关节肌筋膜触发点加强

膝关节肌筋膜触发点加强


和绷紧的肌带,触压时有局部疼痛或远处的牵涉痛,并伴有肌肉的抽搐反应。
引起肌筋膜触发点的因素:
结构性因素 • 运动系统的创伤。 • 运动系统结构性改变,如手术、退行性病变、畸形。 • 长期的不良姿势致生物力学的失衡。 非结构性因素 • 神经学功能损伤的医学因素。如维生素B12、B6、铁缺乏、甲状 • 腺激素不足、慢性感染等。
• [1] Winters JD, Rudo1ph KS. Quadriceps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affects gait and function in people wi th kneeosteoarthritis [J] ,Eur JApp1 Physio1, 2014,114 (2) : 273- 284.
MTrPs好发人群:
肌筋膜触发点的特征:

疼痛

牵涉痛
MTrPs病理生理
肌肉的慢性损伤遗传因素, 免疫
肌细胞后连接持续 去极化
形成
运动终极板收缩性 结节
静息下乙酰胆碱浓度
刺激
神经血管反应物质 释放 触发点疼痛
能量危机 (Energy Crises)
引起
传入神经
慢性持续肌节缩短 局部能量的消耗增加 局部血循坏的减少
致敏
局部缺血和低氧
刺激释放
神经血管反应物质
MTrPs及牵涉痛和顽固性牵涉痛的病理生 理
长期短缩肌节触发 点疼痛
致 敏 伤害性感受器 传入神经将疼痛信号
传 入 脊髓中枢疼痛信号
扩 散 邻近的脊髓节段
产生
骨骼肌周围筋膜的挛 妨碍 缩和增厚变硬
长期的中枢疼痛致敏
引起
牵涉痛
增高 扩大
肌肉牵涉功能
神经元的兴奋性 和神经元受体池 顽固性牵涉痛
膝痛的病因
外伤,劳损,退变相继发生,功 能受损,是导致膝关节疼痛的主要 病因
研究表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内压 增高,可导致膝关节休息时痛
导致膝关节疼痛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 风湿热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血友病 ➢ 大骨节病
膝关节疼痛类疾病: ➢ 损伤性 ➢ 炎症性 ➢ 退变性 ➢ 畸形性 ➢ 肿瘤
膝关节疼痛是骨科门诊最遇到的问题之一
膝关节的解刨图
伸膝肌群 ➢股四头肌 股直肌 股内侧肌 股外侧肌 股中间肌
运动膝关节的肌肉
运动膝关节的肌肉
屈肌肌群 ➢ 股二头肌 ➢ 半腱肌 ➢ 半膜肌 ➢ 腘绳肌
外旋肌群 ➢ 股二头肌
内旋肌群 ➢ 腘肌 ➢ 半膜肌 ➢ 半腱肌 ➢ 缝匠肌 ➢ 股薄肌 ➢ 腘绳肌
基于触发点思路的膝痛病诊断思路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骨骼肌内痉挛肌束的病因已被证实。这种痉挛条索会造成肌肉 起止点处应力集中,从而引发局部力学性疼痛,造成特发性的慢性膝关节疼痛。
➢依照这一理论,如果能找到并处理膝关节周围肌肉内的触发点,减轻肌肉内的高张 力,即能预防和治疗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疼痛的诊断程序
• [2] Huang QM, Ye G,Zhao ZY, et al. Myoelectrical activities andmuscle morphology within a rat mode1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induced by blunt trauma to vastus medialis [J].Aupunct Med, 2013, 31 (1) ; 65-73.
触发点,来回穿刺,要求引出肌肉的局部抽搐反应,即局部肌肉跳动,只要有1-2 跳即可,或更多。 ➢针刺每2~3日1次,或1周1次,取决于患者的耐受程度。
牵伸疗法
➢ 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 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 挛缩 ➢ 调节肌张力 ➢ 缓解肌肉的紧张与疼痛 ➢ 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牵伸要点
➢在针刺治疗后对这些肌肉被动拉伸,每次20s,重复6次。也可用收缩放松拉伸的方 式进行。并教患者做自我拉伸锻炼,每日3~4次,每次每个动作1~2min,在家中 自行练习。

1940年,美国风湿内科医生简娜
特瑞娓(Jenet TraverII) 在脊椎推拿中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疼痛病人大多有结节。

1955年以此理论治愈时任参议员
肯尼迪总统,并出版了当时被称为“红
色圣经”的《肌筋膜疼痛和功能障碍:触
发点治疗手册》。
肌筋膜触发点(MTrps)
• MTrPs
是骨骼肌内能激惹疼痛的某一特定位置,在此处可触摸一个痛性结节
膝后痛
膝外痛
膝关节 痛
膝内痛
膝前痛
肌筋膜理论:
疼痛部位
膝关节内侧痛 膝关节外侧痛 膝关节前侧痛 膝关节后侧痛
相关肌肉
股内侧肌,股薄肌,股直肌,缝匠肌,内收长肌和短肌 股外侧肌,阔筋膜张肌
股直肌,股内侧肌,内收长肌和短肌 腓肠肌,股二头肌,腘肌,半腱肌,半膜肌,跖肌
MTrPs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有明确的压痛点、结节或拉紧带。 ➢病人能准确认知的疼痛点。 ➢特征性的远处牵涉痛。 ➢快速触诊或针刺痛点可引发局部颤搐,或远处牵涉痛。
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方法
针法:干针,湿针 理疗:冲击波,冷疗 牵伸:单纯牵伸,牵伸加激活 药物:营养类,非甾类,对因治疗类
膝痛病的康复治疗
• 休息 • 药物治疗 • 运动疗法 • 物理治疗 • 传统疗法,如针灸推拿 • 矫形器 • 手术治疗
肌筋膜理论
• 肌筋膜理论告诉我们,膝关节痛和关节周围的多个肌群有关,是因为膝关节周围肌 肉的肌力不平衡所致[1]
• 不平衡的周围肌力造成膝关节内的应力不均匀,可能造成关节内某一点的长期磨损。 •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可引起骨骼肌内肌束痉挛[2]。这种痉挛条索会造成肌肉起止点
处应力集中,从而引发局部力学性疼痛,造成特发性的慢性膝关节疼痛
➢终止针刺治疗后,嘱患者继续自我拉伸锻炼。拉伸的幅度以患者对可耐受肌肉拉紧 的酸痛为止,循序渐进逐渐增大
膝前、内侧痛拉伸肌肉
股四头肌的牵伸
缝匠肌拉伸
基于触发点思路的康复治疗方法
针刺疗法 运动疗法(牵伸疗法)
推拿疗法 物理治疗方法
与传统治疗方法不同,这些方法都是针对触发点来治疗
触发点标记
针刺疗法
针刺要点
➢选用直径0.35mm,长75 mm和45 mm的毫针或者刃针. ➢局部消毒标记点后,估计在肌腹内触发点深度,针刺上述各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操作时,用左手压住触发点上的皮肤,快速进皮可以避免皮肤刺痛,然后针尖直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