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分类
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和社会交往症状三个方面。
(一)躯体性亚健康
躯体性亚健康有头晕头疼,两目干涩,胸闷气短,心慌,疲倦乏力,少气懒言,脘腹痞闷,胸肋胀满,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症状。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物质文明的发达前所未有。
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
从学生时代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在竞争压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负担变得沉重,导致学生疲劳、倦怠。
疲劳,虽然不像癌症、心脏病那样直接而迅速地造成死亡,但是作为一种危害现代人的隐形“杀手”,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
现在,我国也已开始面临这一问题。
近些年来,中年知识分子体质出现普遍下降,慢性病多发,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作,劳累过度,不能及时缓解疲劳,积劳成疾或导致死亡。
(二)心理性亚健康
心理性亚健康有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情绪急噪易怒,心中懊悔,紧张,焦虑不安,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无兴趣爱好,精力下降等症状。
心理性亚健康是亚健康的另一重要表现。
其中焦虑最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担心、恐慌。
担心、恐慌是一种固
有的不安,主要的精神反应便是焦虑和忧郁状态,若持续存在,无法自我解脱和控制,就进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阶段。
除焦虑状态外,还表现为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多种表现形式。
人与动物的不同点之一是对事物的预测性、预见性。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对将来必要的担心和考虑是应该的,但焦虑症者的焦虑,不是来自环境中真正存在的实际风险,而是杞人忧天式的虚无空想,常常决得生活周围危机四伏,且认为自己没有能理解决这些难题。
当他陷于焦虑沉思时,便会出现心悸、不安、胃绞痛、慌乱而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这些可怕的结果长期停留,便会造成心灵疾患,并由此诱发心脏病、癌症。
从事的是自己不理想的职业,日久天厂,心理压抑和紧张逐渐加剧,致使烦躁顿生,而且,烦躁与压抑相互作用,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种仅在上班的特定环境中发生的烦躁现象,称为职业性烦躁。
职业性烦躁所导致的负性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网络而影响全身,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抗病力减弱,内分泌失调,从而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对外界事物的承受力、接受力和处理能力降低,容易发生差错与事故。
据最近的调查,服务业、纺织业、化工、矿业以及多种流水线作业的职工容易出现职业性烦躁,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也常出现职业性烦躁。
(三)社交性亚健康
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包括社会交往、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家庭人家关系、邻里关系以及社区人际关系等。
社交性亚健康患者不能很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工作学习困难重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睦,没有亲朋好友,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人际关系交往等。
人际交往需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道德水准。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竞争的激烈,在人际交往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孤独、冷漠、猜疑、自闭、虚荣、傲慢等是社会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的代表。
现代人之间的情感互相沟通的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树起了一道屏障。
这也是现代人患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人数众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