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 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 断改善,从而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断改善,从而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面临的形势
本章小结
现代物流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 现代物流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其 主要功能包括:包装、装卸搬运、运输、 主要功能包括: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保 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等。 管、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等。 现代物流管理学尽管形成的时间不长, 现代物流管理学尽管形成的时间不长,但发 展十分迅速,这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展十分迅速,这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向必然是: 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向必然是: 第一,扩大化;第二,一体化;第三,社会化; 第一,扩大化;第二,一体化;第三,社会化; 第四,系统化。 第四,系统化。
(三)合理化阶段
这一时期物流管理的内容从企业内部延伸到 企业外部, 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对物流的 战略研究上。 战略研究上。
(四)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阶段 信息化、智能化、
二、影响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因素
(一)市场营销的发展 (二)顾客中心理念的建立 (三)石油危机及经济危机 (四)政府对运输业管制的放松 (五)经济全球化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六)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广 (七)新型管理概念的引入 (八)其他新技术的发展 (九)外包概念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第二节 现代物流管理的形成及其发展
一、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 (一)初级阶段
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事后勤活动的组织为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提供了重 要的实证依据, 要的实证依据,1946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全美输送 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全美输送 物流协会。 物流协会。 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引入物流概念以来,在 年从美国引入物流概念以来, 日本自 年从美国引入物流概念以来 对国内物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物流称为“ 对国内物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物流称为“物 的流通” 物流” 的流通”。至1965年,“物流”一词正式为理论 年 界和实业界全面接受。 界和实业界全面接受。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
物流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被动的仓储和运输, 物流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被动的仓储和运输, 而且开始注重系统运作,即考虑包括包装、装卸、 而且开始注重系统运作,即考虑包括包装、装卸、 流通加工、运输在内的物流系统整体效益。 流通加工、运输在内的物流系统整体效益。
三、现代物流发展阶段
一、距离短
凡是“移动”都要产生距离, 凡是“移动”都要产生距离,距离移动得越 费用越大,距离移动得越短,费用越小, 长,费用越大,距离移动得越短,费用越小,所 以物流合理化的目标,首先是距离短。 以物流合理化的目标,首先是距离短。
二、时间少
主要指的是产品从离开生产线算起至到达最 终用户的时间,包括从原材料生产线到制造、 终用户的时间,包括从原材料生产线到制造、加 工生产线这段时间,也就是物品在途时间少。 工生产线这段时间,也就是物品在途时间少。
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有些辅助性加工活动要在物流过 程中进行,这种活动一般称为流通加工。 程中进行,这种活动一般称为流通加工。 配送:集包装、装卸搬运、保管、 配送:集包装、装卸搬运、保管、运输于一 并通过这些活动完成将物品送达的目的。 体,并通过这些活动完成将物品送达的目的。 物流信息:指获取表达物流活动的有关知识、 物流信息:指获取表达物流活动的有关知识、 资料、消息、情报、数据、图形、文件、语言、 资料、消息、情报、数据、图形、文件、语言、 声音等信息,以及信息加工与处理的技术。 声音等信息,以及信息加工与处理的技术。
二、现代物流的功能
包装:被称为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 包装:被称为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 装卸搬运:指在同一范围内进行的、 装卸搬运:指在同一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 “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 的活动。 的活动。 运输:运输是实现空间效果的主要手段, 运输:运输是实现空间效果的主要手段,是 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 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 储存保管:包括存储、管理、 储存保管:包括存储、管理、保养和维护等 活动。 活动。
五、费用省 六、安全、准确、环保 安全、准确、
第四节 我国的物流管理
一、计划经济下的物流
在这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行政 区域进行的, 区域进行的,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指 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 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 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三、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
(一)产业布局:新的物流中心伴随产业转移而兴起 产业布局: (二)产业分工:物流产业由水平分工转向垂直分工 产业分工: (三)运营模式:物流管理与设施“软”“硬”分离 运营模式:物流管理与设施“ ”“硬 (四)产业驱动力:物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 产业驱动力: 趋于一致
第三节 物流管理合理化目标
(二)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日本经济高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日本经济高 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 速增长、商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的年代。 速增长、商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的年代。 日本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速道路网、 日本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速道路网、 港口设施、流通聚集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港口设施、流通聚集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及其内涵
我国六部委(即国家经贸委、铁道部、 我国六部委(即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 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 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于 2001年 月在《 2001年3月在《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 干意见》 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 干意见》中,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 原材料、 “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 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 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 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 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 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 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 综合性服务。 综合性服务。”
它应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它应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实质流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运输)。 实质流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运输)。 实质存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存储)。 实质存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存储)。 信息流通(指相关信息的联网)。 信息流通(指相关信息的联网)。 管理协调(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 管理协调(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有效 控制的过程)。 控制的过程)。
此时国家逐渐加大力度对一些老的仓储、 此时国家逐渐加大力度对一些老的仓储、运 输企业进行改革、改造和重组, 输企业进行改革、改造和重组,使它们不断提供 新的物流服务,与此同时, 新的物流服务,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适应市 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企业。 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企业。
四、目前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第一章
现代物流管理概述
学习目标与要 学习目标与要求
掌握现代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掌握现代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了解现代物流的功能; 了解现代物流的功能; 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形成及其发展; 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形成及其发展; 了解我国物流管理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了解我国物流管理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第一节 现代物流的概念及功能
三、整合好
物流是一个系统,强调的是综合性、整合性。 物流是一个系统,强调的是综合性、整合性。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物流的作用,降低成本、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物流的作用,降低成本、提 高效益。 高效益。
四、质量高
物流质量高的内容有:运输、保管、包装、 物流质量高的内容有:运输、保管、包装、 装卸搬运、配送和信息各环节本身的质量要高; 装卸搬运、配送和信息各环节本身的质量要高; 为客户服务的质量要高;物流管理的质量要高等。 为客户服务的质量要高;物流管理的质量要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