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的六大企业集团

日本的六大企业集团

日本的六大企业集团(财团)作者不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当时支配着日本经济的财阀一个接一个被盟军总司令部(GHQ)解散。

这是因为盟军认为财阀们与军部密切勾结,导致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化。

根据GHQ的指示,财阀家庭的资产被冻结,家庭所有股票被没收。

四大财阀按照安田、三井、住友、三菱的顺序一个接一个被解散,家庭和干部们从经济界被清理了出去。

财阀的下属企业也不能继续使用财阀原有的厂名和商标,因此所有的公司都不得不改变原来的公司名称。

战后,人们都认为通过这样解散财阀,这些巨大的资本全部都会被毁灭,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财阀体系中,唯有银行不在解散之列。

因此,战后随着占领政策的变化,以这些残存的财阀银行为中心,开始是住友,接着三菱、三井等旧财阀又重新集结起来,组成了“社长会”。

为与此对抗,芙蓉(旧安田系)、三和、一劝也开始了企业集团的重新集结,形成了今天的六大企业集团。

这在当时被看成“财阀的重建”,而鼓噪一时。

但是在今天,尽管是同样的商标,内容却有所不同。

与战前那种单方面持有股票的“纵向系列”关系不同,现在是相互持股、派遣干部、通过融资银行和客户而结成的独立企业之间的水平的横向系列。

不用说那些已放弃了所持股票原财阀家庭再也没有复活。

现在,三井、三菱、住友、芙蓉、三和、一劝企业集团在日本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政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代表着日本的企业的大部分都加盟了上述的某一个集团,而且每一个成员企业又拥有很多关连企业和子公司,这个企业本身就形成一个巨大的企业集团。

赴日招商话你知李肖日本的商务礼仪日本人爱讲究商务礼仪,招商工作中要注意:(1)信函书写:一般不要把对方的姓名和职务分开两行书写,这样不礼貌。

(2)工作约会:须事先打电话约定(一般要提前一星期),并要守约,缩短原定约会时间及中途退席为不礼貌表现。

首次约会对方一般应由对方定时间。

(3)接待:一般要2人或以上在场,在主持人未到时应告知对方待候时间,并送上茶水、杂志,让客方安静等候。

(4)交换名片:一般为一见面就递名片,注意不要从(后)口袋取出名片,应站起来(特别在日式房间),一般客套话会提及“多多关照”。

(5)握手:对方为长辈或女士时,一般由对方先伸手。

(6)派发礼物:注意领导按职务高低、普通人按年龄大小分派。

(7)接收礼物:接收礼物时,在对方职务比自己高的情况下,弯腰受礼的同时,一般说“不好意思,谢谢”。

若拒绝时,可以“这是单位的规定”为由拒收。

拒绝对方递烟时,可说“我不习惯抽烟”,并把身旁的烟灰盅递给对方。

(8)送客:一般是送到电梯口,并把握好请求、叮嘱机会。

(9)举办会议:会议时间尽量要做到准时开始准时结束,一般是一小时最佳,二小时较好,三小时与会者会人心涣散,效果差。

(10)送礼:礼品要有特色,高性能的文房用具和用新型材料做成的产品较受欢迎;包装上一般用花色纸(但不选用荷花和菊花)。

(11)饮食(点食)方面:伊斯兰教徒禁酒,印度教徒禁牛肉,犹太教徒禁猪肉、墨鱼、鱿鱼、虾蟹等。

另日本人喝酒干杯一般只限于宴会开始,然后各自随意。

日本战后经济简况日本经济是自二战后迅速崛起的。

从1955至1973年,日本经济经历了近20年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其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9.8%,比同时的英国和美国增长速度快两倍。

去年底,日本的外汇储备达4786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世界第一。

此外,日本在钢铁、汽车、船舶等10多个行业的产量也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全球“500强”中日本企业有100家左右,占其五分之一。

全球10大银行之中,日本银行占了七家,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当中,日本公司均名列前茅。

而在科技方面,其产业应用技术水平实际上已强于美国,居世界第一。

事实上,今天的日本已成为多年来综合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地为四大传统工业地带: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京都)、中京工业区(名古屋)、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市),近年新兴工业发展地带还有关东、千叶、濑户内海、骏河弯等。

日本的海外投资日本对外大规模投资主要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日本人口袋的钱可用多得装不下来形容,当时一度有“东京23个区的地皮价值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这种说法。

1987年日本泡沫经济开始,大量日本企业纷纷进行海外投资。

80年代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逐渐超过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据世界第三位。

到1990年,日本对外投资达1800亿美元,超过美、英等国,居世界第一。

大量的日本企业为了生存,纷纷把生产据点向人工工资和生产原料低廉的外国转移,有的即开始从国外进口零件等生产有关物料,或以委托对方加工的形式进行合作等,其主要目标是着重向东南亚各国和中国拓展。

近年来,有迹象及数据显示,由于追求生产的低成本以及其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影响,日本企业正在兴起新一轮的大量海外投资热潮。

日本的企业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日本的企业结构是由极少数的大型企业和占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构成的。

日本现有200多万个法人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约占四分之三,采用股份公司形式的占一半以上。

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只有2000多家。

日本的企业建立了各式各样的集团。

而这些集团又分为所谓的“横向性企业集团”和“纵向性企业团体(GROUP)”这两种。

“横向性企业集团”指的是主要的大企业为加强彼此的相互关系所组成的大型企业集团,也即如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芙蓉)、三和、第一劝银这六大财团,是各大成员企业间不存在上下支配关系的松散联合体。

“纵向性企业团体(GROUP)”是“一个在母公司一元化、垂直领导下活动的有机的事业集合体”。

具体说来,(前述的)企业集团内各大企业在其系统中又拥有大量的关系公司,各自建立有机的事业集组合团体(GROUP)。

现日本的海外子公司大都属关系公司性质。

母公司不仅拥有关系公司的股票,而且还向其派遣高层管理干部。

将子公司中的更小的企业作为所谓“转承包企业”纳入长期、经常性交易关系网络。

如丰田汽车公司与200家关联公司共同组成了丰田组合团体(GROUP),之后又在GROUP外部领导着约200家第一层转承包企业。

制造一辆小轿车需要约8000种、3万左右个零部件,其中多是由这些转承包企业长期、经常性提供的。

日本的六大企业集团(财团)日本有著名的六大企业集团(也称财团)。

它们是三菱财团、三井财团、住友财团、富士(芙蓉)财团、三和财团以及第一劝银财团。

这六大财团,都各自拥有核心的主力银行和综合商社,并分别由日本主要产业部门的代表性企业组成。

其主力银行和综合商社在集团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集团内进行资金融通及集团内部交易,或是组织成员企业参与巨型项目的共同投资等。

三菱财团:成立于1954年,共有28家大企业组成,是日本数一数二的巨大企业集团。

其核心企业有:东京三菱银行、三菱商事、三菱重工、三菱电机、本田技研、麒麟啤酒、旭玻璃等。

该集团主要以汽车、成套设备、军火、电子、石油化学、飞机、造船、核能等产业为重点,并致力于城市住宅开发和新材料开发等,控制着日本的军火工业,1977年后开始积极开展与我国经济交往。

经理会称“金曜会”。

三井财团:成立于1961年,目前有25家大企业组成。

其核心企业有樱花银行、三井物产、新王子制纸、东芝、丰田汽车、三越、东丽、三井不动产等。

该财团在化工、重型机械、综合电机、汽车制造、房地产、核发电、半导体、医疗及办公电子设备等行业拥有优势。

经理会称“二木会”。

住友财团:成立于1951年,目前有20家大企业组成。

该财团在金属业、金融业以及电气产业方面有较强的实力。

其核心大企业有住友银行、住友金属、住友化学、住友商事、松下电器、日本电器(NEC)、三洋电机、朝日啤酒等。

在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等部门有基础,后来又经营海洋开发和核能。

经理会称“白水会”。

芙蓉财团:成立于1966年,目前有29家大企业组成。

该财团在日本制造业、商业和金融业等各重要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

其核心企业有富士银行、日产汽车、日本钢管、札幌啤酒、日立、丸红、佳能、以及日本生产轴承最大企业“日本精工”及农业机械最大厂家“久保田”等。

以纺织业起家的丸红商社(MARUBENI)为日本的大型综合商社,是广东省的“省长顾问”企业,在广东省的投资企业有10多家,今后积极寻求与中国的物流业方面的合作是其目前经营目标之一。

经理会称“芙蓉会”。

三和财团:成立于1967年,目前有44家大企业组成。

其核心企业有三和银行、日商岩井、日本电信电话(NTT)、日棉、科思摩石油、神户制钢所、夏普、日本通运、积水化学工业等。

其中日商岩井及日棉居日本九大商社之列。

该财团在钢铁制造业、通讯业、液化气、陶瓷、橡胶等行业有较强实力。

经理会称“三水会”。

第一劝银财团:成立于1978年,目前有48家大企业组成。

该财团是六大财团中成立时间较晚而成员最多的一个财团。

其核心企业有第一劝业银行、伊藤忠商事、富士通、兼松、清水建设、川崎制铁、旭化成工业、富士电机、横滨橡胶等。

该财团在化工纤维、金融、光通讯、计算机、石油开发、食品等方面较有优势。

经理会称“三金会”。

活跃于广东的日本贸易经济团体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日本最大的财界团体,常代表财界向日本政府、国会和执政党提出建议和要求,被称作垄断资本的“总参谋部”。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该协会是以促进国际贸易、特别是中日贸易为宗旨的经济团体。

该协会在日本的东京、大阪、京都、金泽、神户、名古屋、北九州、新泻、那霸、札幌设有支局,故又统称为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10团体。

日本商工会议所(日商):日本国内457个商工会议所的联合组织,成员主要是日本的中小企业主。

该组织代表工商业界参与政府、国会的活动,对工商业界进行调查研究、调停、技术核定、指导或举办有关展览、组织企业交流等。

日中投资促进机构:该机构于1990年3月份在日本东京成立。

参加这一机构的日本商社、银行、企业等共有306家,担任该机构顾问的有日本政界以及经济界要人19人。

该机构以促进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和解决日中间投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为目的,与中方一道致力改进和完善中国的投资环境。

该机构的业务主要是:对大企业及中小企业的各种对华投资计划进行咨询及支援活动;接受纠纷咨询及协助解决;开展各种调查活动;提供有关投资的信息及具体业务服务等。

日本贸易振兴会:由日本中央政府设立,是作为全面推行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机构。

开始时致力于扩大日本的对外出口业务,到了上世纪80年代前期,转变为以促进进口为中心,并促进各层次的国际交流。

在中国设有北京代表处、上海代表处、大连代表处和香港代表处四个代表机构。

日本广东经济协力会:该会总部设在东京,主要由日本的政界、财界人士组成,以促进日本与广东省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为宗旨。

主要工作内容有:介绍日本企业前往广东投资,并承担有关咨询服务;派遣或接待日本与广东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代表团组;作为日本企业与广东省政府部门的协调窗口,协调在粤日资企业与广东省地方政府及当地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