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 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 PPT课件
探究题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 进奏院(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 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新唐书卷54·食货志》 材料二 珍藏至今的“济南刘家功夫针”商标铜 版,为现存中国最早的商标,其上部文字为: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 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 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绕,请记白”。
【名师指津】解此类题要牢记论从史出原则,仔细阅读材 料,不能主观臆断,结论、观点一定要来自材料。本题考 查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正确信息的能力。“(中原)藉之可 以得马”意指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以草木之叶,易边 场之用”可得出促进贸易发展;从“利之最大者也”可以 判断出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D答案在材料中无法得出。
2. 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地主)土地所(私)有制。 (4)影响:战国时商鞅变法所确立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地主据此剥削压迫农民,造成 社会两极分化。直到1952年冬,土地改革才完全废除了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考改编题)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 “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 生了重大影响。明朝谢肇制《五杂俎》记载:西戎茶马 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 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 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材料反映出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 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财政收入 B. 促进贸易发展 C. 增强军事力量 D. 同情救助土蕃
【答案】(1)功能:汇兑。(2分) 作用:使各地之间的商 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2分) (2)商家意图:认明商标,谨防假冒;保证质量,放心使 用。(2分)商家特点:针铺采取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 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重信誉质量;重视商品的 品牌意识和广告效应。 (3分) (3)指商业经济。(2分)表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商业经营的时间和地域均被打破;形成四大商业 名镇;对外贸易发达等。(答任意2点可得4分)新经济的 萌芽: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井田制的认识。井田制 是一种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中“王土”能体现这一点。A反 映的是王位世袭制;C反映的是土地兼并;D只是反映 了现象。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农业: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主要组织方式—— 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主要特点——农业生产水平较 高,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土地制度的基本特 点——地主土地私有制。 (2)手工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 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生产部门。多种经营
古代经济政策
(高考改编题)“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 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 B. 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 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D.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名师指津】此类概念题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对 其来龙去脉、背景、过程、性质、影响等都要有清楚的认 识。本题考查对重农抑商这一政策的理解。“重农抑商” 政策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适应了农耕社会的需求,但阻 抑了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仍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从当前我国正在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角度考查古代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是今 后的命题新方向。复习中应注意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商业 发展进行整理构建,总结出古代商业发展的共性特点及 原因。
1. (2010·湖南文综)下表反映了( )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 表
材料三 有学者提出……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明 清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 新经济的萌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飞钱的功能。(2分)它的出现 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2分) (2)据材料二商标内容,概括商家意图和商家特点。(5分) (3)材料三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2分)列 举其泛起“微澜”的两个表现。(4分)明清时期“新经济 的萌芽”又是指什么?(2分)
2. (2010·山东师大附中)下图是某中学生的漫画作品, 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
①那时候中国与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②政策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该政策使中国长期免受西方殖民者侵略 ④实施该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D 【解析】本题考查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该政策 并不完全禁绝一切贸易,只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 如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该 政策也不能使中国长期免受侵略。选项中对根源和直接 原因的表述是正确的。所以选D。
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出现第 一次高峰。宋元时期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纸币最早出现,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期。明清时期,一大批商 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徽商晋商等“商帮”的 兴起,使明清商业出现许多新特点。
考点二 古代的经济政策 ①氏族公社 ②井田制 ③按亩收税 ④封建土地私有制 ⑤土地兼并 ⑥小农经济 ⑦均田制 ⑧鱼鳞图册 ⑨小农经济 10地租征收 11商殃 12汉武帝 13专卖制 度 14资本主义萌芽 15封闭性 16明太祖 17闭关锁国 18资本主义萌芽 ☆高考资源库☆
表现:城市中市和坊界限被打破,开封、临安集政治、军事、 商业中心于一身;城郊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
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四大名镇;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同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国内商税和海外贸易税收成为政府重 要财源。古代商业发展状况:中国古代商业起源早,受“重农
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模式极大地影响着一个国家 的经济发展。当前我国政府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倡 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低碳经济,节能降耗,管理 创新和本考点有着较好的结合点。复习时应注意从生产 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个角度一分为二地认识和理解相关经 济政策。
1. (2010·济南外国语期末)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 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
A. 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 社会经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幅度衰退 C. 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 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A 【解析】此题宜用排除法。表格中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排除B;能作为支付手段的生活 资料只是少数几种(谷、布),故C错误;D容易由表格数据 排除。A亦不难理解。(表格中宝钞由减少到消失)。
二、古代的经济政策 (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
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 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 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 之中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 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全 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 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 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 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第2课时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考点一 古代商业的发展
①商人 ②官府控制商业 ③重农抑商 ④大运河 ⑤柜坊 ⑥交子 ⑦大都 ⑧市场 ⑨徽商 ⑩县 11市长 12坊和市 13草市 14景德 15商业 16经济重心 17扬州 18丝绸之路 19广州 20市舶使 21对外贸易 22泉州 23厚往薄来 24闭关锁国 25十三行 ☆高考资源库☆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 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 的?(2分)他的根据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3分)这种现 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3分) 【答案】(1)观点:“农本商末”、“重本抑末”。(2分) 根据: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 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工商 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夺劳动力。(3分) (2)社会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 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买卖。(3分)影响: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 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 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 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3分)
3.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误区警示☆ 1. 古代“市”长只管市场交易,按时开市、闭市,与今天市 长职权不同。 2. 中国古代并不一直抑商,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 支持商业的发展。 3. “闭关锁国”政策并不完全禁绝一切贸易,只是严格限制 对外交往和贸易,如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 对外贸易。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 官方主持下进行。 4.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 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但也有弊端,它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和扩大 再生产,特别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情况下,仍把农 业和商业对立起来,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制约经济发展的制 度原因。 5.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都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具体表现, 都根源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