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至2015年各类检查发现的常见问题及简要剖析——联社审计部按照联社理、监事会及经营层的安排,结合银监分局案防工作会议要求,审计部对近三年检查发现的常见问题尤其是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汇总。
请条线部门、各位主任高度重视,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切实进行问题整改,从根本上解决屡查屡犯的问题。
一、近三年屡查屡犯的问题(一)柜面操作方面(13类)1、未妥善保管印章、钥匙(1)柜员离柜印章未收捡(放于桌面、放入抽屉但未上锁、放于键盘下等);(2)将印章交由他人保管、使用(3)营业终了印章未入箱送往金库保管(4)尾箱钥匙未妥善保管、随意放置2、碰库制度执行不到位(1)未坚持碰库(2)碰库流于形式或虚假碰库(例)(3)日终未进行交叉碰库(4)碰库登记与实际不符(5)碰库未点重空(6)碰库频次不够3、交接制度执行不到位(1)未坚持当面交接(2)未对现金、重空进行全面清点(3)登记不全,如:未登记现金余额、无交接签字、无交接时间(时点)等(4)交接不连续(5)登记的交接时间与交接的尾箱凭证结余清单日期不符(6)无监交人或登记的监交人不合规,如:将移交人或接交人同时登记为监交人(7)柜员尾箱现金划转未当面清点(8)无交接依据(未打印尾箱结余清单等)(9)柜员长时间离柜未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4、营业终了现金、重空未全部入箱送入金库,存放于营业室保险柜(现金主要为硬币或小钞)5、营业期间成捆现金未放入保险柜保管,库存现金持续超限6、现金、重空调拨流程不规范(未收到现金、重空实物而先入账、或不及时入账)7、未执行双人双锁制度8、将非工作用包带入现金区9、柜员离开视线范围未签退10、柜员操作他人登陆的业务系统11、柜员办理本人业务12、授权业务办理不规范(1)擅自进行本地授权(无报备审批资料及登记)(2)授权未审核操作界面:河西案例(本地授权)、南坝案例(异地授权),办理柜员、授权人员均未认真核对,但南坝案例中办理柜员坚持了碰库制度,及时发现并上报,积极协调处理,当日款项追回(3)授权中心未按要求开通SCOA及身份核查系统13、不按规定流程进行业务操作,违反记账原则办理业务。
如:客户存款未填单、出纳在客户未确认存款信息的情况下将现金收入尾箱,后客户不认可存款金额(2013年3月23日,广州路社装修期间在南坝社营业,会计高勇,出纳闫春)。
又如:系统内某联社近期发生的客户在营业厅喝农药死亡的事件,也是因为客户不认可存款金额造成的。
再如,审计发现东风坪信用社2014年5月20日违反“先收款后记账,先记账后付款“的原则,先在收款人账户空存办理存入业务,然后才从付款单位下账,中间款箱空库长达约40分钟,存在极大案件隐患。
以上问题,在历年检查中多次发现,在柜面操作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归根结底,是柜员没有认识到执行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长期以习惯代替制度、以人情代替制度,从心底觉得有的业务规定和流程复杂、繁琐,不愿更改以往的简易操作方式,比如柜员交接、双人双锁、碰库等。
其实,2014年SC6000Z核心业务系统上线后,结合近年出现的案件,从岗位制约、制度制衡出发,省联社对相关业务制度进行了更新,对柜员交接、碰库等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比如:《省联社关于印发14个制度的通知》(川信联发【2014】203号)中的《四川省农村信用社款项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第六条办理现金业务的营业机构,现金须入柜员款箱内保管,并放置于有效监控范围内。
大宗现金应入保险柜或业务库保管。
”“第十三条领用到款箱后,柜员要检查款箱编号与当日系统领用尾箱号是否一致,款箱、锁具及封条是否完好无损,确认无误后,再根据系统打印的前一日营业终了时尾箱现金、凭证结余清单办理交接或碰库。
”“第十五条营业期间,柜员款箱应放置于有效监控范围之内;柜员临时离柜且未出通勤门,应将现金、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印章及其他应存放物品入柜员款箱上锁保管,钥匙随身携带,但在本人视线范围内的除外;若出通勤门,应由值班柜员或另一前台柜员卡把清点现金大数无误后,按上述程序入箱上锁。
”“第十六条午间前台柜员应对其保管的款箱进行清点核对,及时发现是否存在长短款;午间实行休息的营业网点,在各自清点核对无误后,应双人上双锁,将款箱放入业务库保管,钥匙各自妥善保管,不得移交或交由他人保管。
”“第十七条营业终了,前台柜员要根据系统打印的尾箱现金、凭证结余清单与款箱中的现金、重要空白凭证核对并换人复核无误后,双方在现金、凭证结余清单上签字确认,现金、凭证结余清单专夹保管,定期装订。
”“第十八条日间交接的,应当面办清款箱交接手续,并登记《交接登记簿》(附件2);营业终了,应双人双锁入库(设业务库的营业机构)或交箱(不设业务库的营业机构),钥匙各自妥善保管,不得移交或交由他人保管。
”“第二十条柜员因轮班、休假、调离等必须将款箱保管的现金、重要单证、各类印章(除个人名章)办理交接,由营业机构其他人员进行全程监交并登记《交接登记簿》,做到当面交清,手续严密,有据可查。
”(二)业务办理不合规(6类)部分信用社、部分柜员疏于业务学习,对部分业务流程不熟悉,业务要求不清楚,业务知识缺乏,加之个别员工工作责任心不强,想当然地办理业务,制度执行不到位,业务操作不合规。
1、办理挂失业务不合规(1)挂失资料内容不完整(2)客户提前在结果栏签字或挂失解挂后结果栏无客户确认签字(存在法律上的风险)(3)未打印处理结果(4)专夹保管资料不全(客户身份证复印件、挂失申请书第二联)(5)违规保管客户联2、抹账业务不合规(1)柜员办理抹账业务未经有权人签字(2)无客户确认签字(3)未对错误的重空凭证切角作废(4)错账凭证上未按要求注明“已抹账”,未注明错账原因,抹账重记的未注明新的业务流水等。
抹账业务尤其是存款抹账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不认真审核、谨慎对待,很有可能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因违规操作给信用社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将带来负面影响,引发声誉风险。
针对辖内频频出现的存款抹账现象,审计部近期向联社运管部递送了风险提示,提请条线部门、授权中心关注和防范抹账业务隐藏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
省联社《SC6000Z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业务操作指南》对抹账(即柜面冲销业务)的范围、适用情况、以及流程、资料提供及审核要点等做了明确,“柜面冲销是柜员在业务发起当天,发现交易有错,在收回原错误凭证及回单联的情况下,经客户同意,有权审批人对错误交易真实性审批后,授权监督的条件下,发起柜面冲销交易。
”“二、资料审核:(一)原错误凭证客户已签字确认了的,是否经客户同意收回回单联,客户的签字证明与原错误业务凭证签字是否相符;(二)有权审批人审核柜员冲销前是否收回原错误凭证和回单,收回原错误凭证和回单是否加盖作废章,涉及存单或存折(存折至少破坏磁条)的是否剪掉凭证右下角作废并加盖作废章,在原错误的记账凭证上是否说明冲销原因,无误后,有权审批人签注是否同意冲销意见并签章确认;(三)有权审批人必须严格审查所有柜台冲销类特殊业务的真实性,确保真实合规后方可签注处理意见并签章确认,对审批的柜台冲销类业务真实性负全责;(四)客户签字确认办理完毕的正常业务或客户要求取消已办理完毕、尚未签字确认的正常业务,只能采取正常存取款交易处理,不能使用柜台冲销交易。
”3、冻结解冻(1)部分柜面人员不清楚相关规定,不熟悉操作流程(2)未按相关规定登记《查询、冻结、解冻、扣划登记簿》4、账户管理(10类)(1)部分柜员缺乏账户管理知识,某些信用社所有与对公账户有关的业务均由一名柜员经办,该柜员不在岗时,即使简单的开销户业务,临柜柜员也不知道何从下手,无法答复客户关于开户资料的咨询(2)未取得人行开户许可违规办理资金转付。
(3)新开户账户资料不全,包括:无双人上门核实影像、无对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的联网核查记录、加盖印章不全或不规范、资料填写要素不全等;未按规定保管帐户资料(该留未留、该由客户领走而未领走)(4)新开存款账户首次发生付款业务及售出重要空白凭证时未进行热线验证(5)开销户未在规定时间内书面通知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6)单位账户销户不合规(未及时上报、未将资金转往基本账户等)(7)印鉴卡管理不规范,部分印鉴卡要素记载不完整(8)未按要求确定对账频率和开展对账工作,对账协议不规范、未坚持双人对账、单位定期账户未按规定纳入对账范围、未按规定对保证金账户实行双线对账、对账回执无对账人员签字、未折角验印、填写要素不全等(9)未年检或年检未通过帐户未控制交易(10)未使用密码支付器的账户未纳入重点账户对账(关于支付密码器100%覆盖,《四川银行业从业人员五十个严禁(修订版)》第15页说明:银行业机构对只办理网上银行业务、不出售支付凭证、不办理柜台支付业务的客户可以不要求其购买支付密码器)5、反洗钱(1)未及时进行客户风险等级划分(2)尽职调查要素不全(3)未按规定定期召开风险等级评审会6、大额资金进出管理(1)未进行登记或登记簿登记要素不齐(2)无分级审批记录(三)ATM、POS、电子银行及科技风险(5类)1、ATM管理(10类)(1)加钞完成未测试即对外营业(2)加钞后未拨乱保险箱密码(3)拨动密码未进行物理遮挡(4)登记的加钞人员与实际不符(5)ATM机长款未及时清理(6)ATM加钞流程不合规(未进行有效清点复核、加钞人员未做到双人同进同出等)(7)ATM机加钞间无空调、堆放杂物等(8)ATM密码封存不合规,未注明封存日期等(9)变换复核员与管理员时未对密码与钥匙进行交接,无交接记录(10)ATM钥匙保管不合规(带出营业室、未密封、未平行交接等)2、POS管理(7类)(1)pos资料收集不完整,未收集有日期的商户回访人员与商户的合影照片,无负责人征信报告(2)未按规定的频次对特约商户进行回访及培训,未按月对低效商户进行清理(3)未建立《特约商户领用POS机具登记簿》《POS设备故障维护登记簿》(4)未对特约商户进行交易测试(5)无风险监测表(6)特惠商户优惠折扣率审批表、特惠商户信息管理表填写不规范(7)未对助农取款代理点进行巡检工作3、电子银行(1)存在操作人员设置不合理或人员变动后未及时调整的现象,导致混岗操作、1人操作(2)电子银行业务办理不规范(协议签订、要素填写、留存身份证复印件核查等)(3)开立企业网银,未联网核查经办人员及企业负责人的身份证件4、代理业务不合规(1)代理业务批量失败后未重新加密上传,直接转对方存款账户(2)无代理协议(3)无交接签字,无代理经办人身份证件(4)代理业务资金科目余额长期未清理5、UK及密码(1)UK未妥善保管,随意放置,或交予他人使用(2)使用密码登陆的柜员,输入密码未进行物理遮挡,未定期修改密码(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内管系统、OA系统等)(四)安防案防方面1、主任履职不到位(1)未按规定频次查库(包括尾箱、ATM)(省联社十四个制度之《业务库管理办法》明确营业机构库由“营业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设有该岗位的网点)分别每周验箱查库一次”;《款箱管理暂行规定》:自助银行设备钞箱日常检查由设备管理网点(部门)负责人或值班柜员比照营业机构库检查组织实施,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检查后必须在《自助银行设备运行管理日志》进行记录)(2)查库不全面(未清点重空、未清点全部现金、未清点全部尾箱)(3)查库不实,查库登记簿记录的查库人与实际不符(4)未按规定调阅视频监控或调阅频次不够(5)大额取款主任未签字审批(6)对各级检查发现问题重视不够,未及时进行整改落实2、员工安全意识不强(1)下班未检查并关闭电源(2)营业期间不关闭防尾随门(3)外来人员进出营业室未登记(4)未主动要求检查人员出示相关证件(5)营业终了未进行夜间设防(6)值班人员对110报警器设防、撤防操作不熟悉,同时未设立单独防区(银监局检查)3、监控问题(联社正在统一整改)4、部分社线路凌乱、老化,存在消防隐患(五)信贷管理(20类)从操作层面来看,信贷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查”制度执行不严或流于形式,经办人员的责任心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