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学使用家用电器》优秀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学使用家用电器》优秀教案

《科学使用家用电器》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5个活动环节。

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使用家用电器的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参与技术实践等活动,认识常用的几中家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习科学使用家用电器的方法。

在探究如何使用家用电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解决的能力。

“学习与探究”环节通过对自已家中家用电器的调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来掌握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使用家用电器的兴趣。

“实践与体验”环节选择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家用电器,安排了“使用电冰箱的学问”“巧用微波炉”“冷冻食品的解冻与制作”3个活动,前两个活动通过学习探究电冰箱和微波炉的功能特点,来对食品进行保鲜、储存和加工。

第3个活动是在开展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冷冻食品的解冻与制作方法,使学生了解巧妙利用电冰箱和微波炉这些家用电器的功能会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二)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家庭中都有很多家用电器,这些电器的使用对学生来说都不陌生,他们已经了解了这些家用电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在活动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了解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家用电器。

二、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电冰箱、微波炉的结构及用途,学会阅读常用家用电器的说明书。

2.通过学习烹饪微波鸡翅、制作冷冻食品,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了解常用家用电器的特点、功能,掌握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一般使用方法,养成安全使用家电及节约用电的习惯。

本课重难点:重点:掌握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科学、合理的使用家用电器。

三、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介入小组活动。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本课教学资源建议: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网络专题链接、微波炉、烹饪鸡翅和制作牛奶雪糕所需的材料和器具。

学具准备:电冰箱、微波炉使用说明。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综合实践活动教室五、教学评价建议: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操作过程、制作方法、作品的色、香、味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过程性评价。

鼓励生与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评价。

六、教学课时建议建议:课内3课时(40分钟)+课外1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课件播放视频(网址:),让学生在班级内交流,这段视频表达的是什么内容?里面出现了哪几种家用电器?2.让学生自由交流。

3.师小结,揭示课题《科学使用家用电器》(设计意图:以学生比较喜欢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下一步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学习与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已想要了解家用电器的哪些问题。

2.小组汇报交流。

预设可能会有以下问题:(1)家用电器有哪些?(2)使用家用电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冷冻食品如何解冻?(4)家用电器上面的3C标志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

)3.归纳梳理,制定调查表(1)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梳理,由各活动小组确定调查内容。

(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研讨交流,完成下表。

家用电器使用情况调查表(设计意图:从活动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到小组人员的分工均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而不是由教师来指定,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防止活动的盲目性。

)(三)组织实施,自主实践由各小组的组长组织本组的成员,在课下按照活动方案进行活动实施。

(四)板书设计科学使用家用电器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要求接通电源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师生交流、询问课外活动的实施进展情况,教师简单评价(二)学习与探究活动一:交流家用电器使用情况调查表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完成的调查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交流资料的方法:不要把自已收集到的资料一字不漏的读下来,要用笔在关键词下标注,只需要把关键的词、句读出来就可以了。

然后由组长完成以下表格。

家用电器使用情况调查表2.小组汇报交流。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在这名学生进行汇报后进行补充与订正。

小组汇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以方便对汇报小组的评价与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总结交流活动成果,使孩子们在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品尝着活动中的酸甜苦辣的同时,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同时培养孩子们自我反思的能力。

)活动二:使用电冰箱的学问1.教师引导语:电冰箱是最基本的家用电器,你对电冰箱了解的哪些?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负责记录。

2.小组汇报、交流。

预设1:通常家用电冰箱单门、双门、三门的预设2.电冰箱的基本作用是制冷.预设3.电冰箱的基本功能是保鲜、保存食物、蔬菜、水果等。

预设4.电冰箱双门冰箱上部为多层冷藏室,温度一般可在3℃-10℃左右:下部为多层冷冻室,温度在-18℃以下。

3.师出示资料卡。

学生阅读资料卡,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冰箱保持稳定的低温环境呢?4.学生小组交流,小组长做记录。

5.小组汇报:预设1:打开冰箱门,温度就会上升,所以应尽量少开冰箱门.预设2:开门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温度会上升。

预设3:温度高的食品要等凉了之后再放到冰箱里。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小结:同学们的方法可以使冰箱保持在低温状态,这样一方面可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另一方面又可以节约能源,真是一举两得。

(三)拓展与延伸1.提问:冰箱里的食品,放置的时间长了,会有干缩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2.设计制作调查问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问题,制作调查表。

3.班级交流小组汇报:我们小组想研究什么问题,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4、完善表格,课外实施小组内完善各自的调查表格,准备课下实施。

(设计意图:通过本活动,把探究活动拓展到课外,使学生明白,一堂课的结束不是探究的结束,而是拓展活动的延伸。

)(四)交流与评价为学生提供活动评价量表,学生利用量表进行自评与互评。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成员间的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

设计本量表的目的,是便于学生和家长操作,使评价具体化、明细化,使评价切实落到实处。

)(四)板书设计使用电冰箱的学问少开冰箱门保持低温开门时间不要太长温度高的食物不要直接放冰箱内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语:微波炉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家用电器,它加热速度快,清洁卫生,还有解冻的功能,用微波炉来烹饪鸡翅,能够享受无油烟烹饪的乐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微波炉烹饪鸡翅。

(二)学习与探究课件出示制作过程:1.准备材料:鸡翅一斤,葱、姜、花椒、八角适量,耗油、料酒、酱油、盐等调味品,啤酒适量。

2.腌制:在鸡翅北面划几刀,放入容器中,倒入适量料酒。

加水没过鸡翅,浸泡10分钟左右。

沥干水后加入八角、花椒、姜、葱段、少许盐和味精进行调味,再加入少量的酱油、耗油,约1000毫升啤酒,将鸡翅至少腌制15分钟。

3.烹饪:腌制完的鸡翅,放入微波炉专用容器内,盖上保鲜膜,上面用牙签戳几个孔。

放入微波炉,高火5分钟。

中途取出翻面,使鸡翅受热更均匀。

再入微波炉高火3分钟,美味的鸡翅就做好了。

(三)拓展与延伸你还会用微波炉烹饪什么家常菜?试着回家做一做,让父母品尝一下。

(四)板书设计巧用微波炉准备材料腌制烹饪第四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语:电冰箱的主要功能是冷藏食品,冷冻室内的食品在使用之前,一般都要进行解冻。

就是把冷冻的食品恢复到冻结前的新鲜状态。

你知道怎样将冷冻食品解冻的吗?(二)学习与探究1.学生小组交流,解冻食品的方法有哪些,小组长负责记录。

2.学生汇报交流:预设1:放在温水里浸泡。

预设2:放在外面自然解冻。

预设3:可以放在微波炉内解冻。

3.师小结:用微波炉解冻食品虽然方便快捷,但是有些事情需要注意。

师课件出示知识窗。

知识窗:微波炉解冻的注意事项1.冷冻食品不能放在金属器皿中解冻。

2.食品的边缘部分如鱼尾,要用铝箔遮蔽。

3.为了使食品受热均匀,在解冻过程中,应关闭微波炉,变换食品的摆放位置。

4.密封包装食品要预先在包装袋上扎些小孔。

5.食品块越小、越薄,解冻速度越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