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丰厚学生人文底蕴
(国学活动总结)
头道河满族乡中心小学
2014-12-25
国学经典蕴藏着我国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
国学教育是中国人在向国际化迈进时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弃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动力。
头道河小学开展以“爱国、诚信、敬业、友善”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一方面丰厚孩子们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
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宣传发动
1、我校对开展国学活动尤为重视, 活动初专门召开会议,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职责,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同时学校通过培训会、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展板宣传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全面系统的讲解学习国学的重要性,转变师生的观念,达到思想认识的统一。
2、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使全体家长了解国学,全力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
3、、建立国学文化走廊。
一楼张挂爱国诗人画像,配诗词,二楼张挂二十四孝图,配故事,走进校园漫步走廊,国学知识举目可见,传统文化弥漫周身,墙壁以无声的语言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内涵。
(二)具体实施内容
1、确定国学为我校的校本教材,经过领导选拔和学校教师推荐确定了以寇玉凡、关海洋、杨文富等为主要编写人员的教材编写组,经过不断的修订改进,最终形成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和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校本教材。
此教材共分六个年段、十二本教材,其中教材又分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慈孝五个单元。
此教材中第课内容以古诗、儿歌、故事等为主,做到了图文并茂。
并根据不同年级特点设计不同难易的内容。
同时在双周上国学课,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2、艺术特色班活动。
学校在开展国学活动初,经过领导小组讨论,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成立了象棋、戏曲、书法活动小组,每个活动小组由各自负责人专项指导,定期开展活动。
3、结合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由我校教师亲自编排《国学韵律操》。
并利用体育课、间操、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教授,现在我校的国学韵律操已做得非常的整齐。
对我校国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的学习和活动。
4、在日常教学中无声渗透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间接涉及到立志、修身、处世等国学知识,课外阅读教材、思品、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国学知识也占有了足够多的教学资源。
我们通过音乐、美术、思品课讲述故事、情境表演、美文诵读等形式将国学知识渗透其中。
学校对教师提出国学教育做到“两有”一是要“有感”,要对国学有感情,有自己的认识,要把对国学的理解贯穿到日常教学当中去。
二是要“有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搜索相关的国学知识,将要讲的课备熟备透,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三是要“有恒”,要对国学教育持之以恒,不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利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这一黄金时期,用国学的经典教导天性善良的儿童,即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四是要“有变”,在推广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国学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的,要取其精华舍之糟粕。
5、开展与国学有关的系列活动。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在校园里如火如荼地开展。
办
板报、手抄小报、写读书体会、讲故事、唱爱国主义歌曲等灵活多样的活动,让校园升温不少。
在国庆节之际,向同学们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精心制作短假作业,以作业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感受作为中国的骄傲和自豪。
在“九九重阳节”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敬老、爱老”;将“革命火炬代代传”,以入队仪式为契机,向一年级新生进行礼仪教育。
(三)、努力方向。
国学经典的学习还得不到部分学生尤其是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学生虽然学习了经典中的道理,但生活中的某些行为还是没有改变,没有做到言行一致。
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这项活动。
向着“传播国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