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残检测中固相萃取考查方式的实验
固相萃取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是指农药目标物分子通过被吸附剂的吸附作用而保留在吸附剂上,然后用一定的溶剂将其洗脱下来的过程。
固相萃取法同样也可以用于固体/半固体样品制备中的净化过程。
固相萃取法根据吸附剂制备的方式可分为固相柱萃取和固相膜萃取,虽然两种方法略有不同,但是大致是相当的。
目前,商品化的固相萃取小柱或萃取膜种类较多,如常用于水样中农药残留萃取的吸附剂通常为键合硅胶柱(如LC-C18、LC-C8),此外,还有一些文献报道的吸附剂,如纳米碳、活性炭、XAD-2等材料做反相吸附剂;正相吸附剂如弗罗里硅土等。
虽然国内用于SPE为前处理的农残检测文献很多,但是固相萃取法目前在国内几乎没有相关的标准方法(SL 392-2007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C/MS)测定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所以如何建立固相萃取方法至关重要。
要建立固相萃取方法,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吸附剂的负载量(吸附容量)。
穿透体积、淋洗曲线等。
负载量是指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能吸附的最大目标物的总质量。
一般来说,吸附剂的负载量越大,能吸附的目标物总质量也越高。
在进行负载量实验时,可以将空白水样中的目标物浓度配制的较高些,然后用液液萃取法分体积测定流过吸附剂后的水样中的目标物含量。
由于水样中的目标物农药残留一般浓度都是较低的,所以负载量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穿透体积是指随着水样的不断加入,目标物分子被水样洗脱下来时的水样体积,即对某种吸附剂,能最大允许流过的水样体积。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衡量吸附剂富集倍数的一个参数。
穿透体积的确定是很重要的。
一般可以配制农药目标物分子较低浓度的水样(避免超过吸附剂的负载量),然后将水样流过吸附剂,分体积接收水样然后用液液萃取法测定目标物农药的含量。
在此操作中,一般开始的体积可以大一些(如100mL接收一次),到后来接收的体积要小一些(如50mL接收一次)。
这样就可以绘制一条穿透曲线。
也可以这样的初步确定穿透体积,即先根据实验设计预先估计一个水样体积的值V,然后直接接收该数值之后的水样进行萃取来确定穿透体积。
淋洗曲线是指萃取富集结束之后,使用某种溶剂将所吸附的目标物能完全洗脱下来所用溶剂的最小体积,包含洗脱溶剂的选择和体积。
对于不同的洗脱溶剂,所需要的淋洗体积略有差别。
一般淋洗体积的确定需要对高低浓度,及吸附剂上所吸附的高低含量的目标物都进行实验测定(在某些情况下,吸附剂上目标物的吸附量较大时,可能对淋洗溶剂体积要求不同)。
一般的操作是分体积接收淋洗溶剂,然后分别浓缩后用相应的仪器分析,这样也可以绘制一条淋洗曲线。
以上三个实验都是可以利用空白水样添加农药目标物标准溶液完成的;但是当分析脂溶性强的目标物时,如有机氯农药,一般的标准工作溶液都是使用的正己烷、异辛烷等溶剂配制的,如果直接将其溶解在空白水样中,这样会对结果造成失真,因为溶解到水中的目标物是不完全的。
所以这时需要转化溶剂,如转换为丙酮、甲醇等溶剂体系的。
一般含有目标物空白添加的水样应该即配即用,时间长了水中的目标物也会析出,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固相萃取的实验条件,如流速(压力)、水样的pH、水样中其他成分的含量等对萃取的效果不一定都会有影响,这个应该结合实验确定。
如流速,当使用C18固相萃取膜萃取水中的有机氯农药时,流速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而当水中含有适量的甲醇时,吸附效率能有所提高。
固相萃取的水样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预处理:如果水样中有悬浮物、颗粒较大的杂质等,在萃取之前,应该先用玻璃纤维滤膜进行过滤(孔径大小最好与萃取装置的筛板一致),否则容易堵塞筛板或萃取膜,对萃取造成影响。
进行固相萃取之前,应该先用甲醇和空白试剂水先后对吸附剂进行活化,然后在试剂水未接触空气之前加入水样。
在萃取过程中
务必不能使吸附剂接触空气,这样对实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当萃取结束之后,应该最大程度的抽干吸附剂中的水分,然后用洗脱溶剂进行淋洗目标物。
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萃取膜或萃取柱,要完全排除其中的水分是不太可能的,这使可以加入少量的丙酮,并与淋洗液一并接收。
固相萃取目前已有商品化的萃取装置,但是也可以自己进行设置,具体的可以参见EP A525.2中的最后部分。
与固相柱萃取相比,固相膜萃取的水样体积要大很多、萃取速度也要快一些。
虽然,固相萃取的优点较为明显,但是价格相对较贵,这是使用的主要障碍。
关于固相萃取柱或膜使用可以重复使用的问题,这个在条件实验下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一般两三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分析实际样品时,由于样品的性质,一般是一次性的。